【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总体上属于半导体
,更具体地说属于半导体上的焊盘
技术介绍
随着在半导体加工业中发展到利用铜来取代铝,需要能够将铜丝焊部(copper wire bond)固连到铜质焊盘上。伴随铜质焊盘的一个问题是,当对它们进行化学机械抛光(CMP)时,会发生表面凹陷现象。一种解决方案是在铜质焊盘上形成氧化槽,来提高平整度。但是,氧化槽会使得难以可靠地将金属与探针或者丝焊部发生接触。不带有切槽,不仅更难以进行CMP工艺,而且探针会损坏所述垫片,从而损害对丝焊部的接触能力。因此,需要一种焊盘结构,其允许存在切槽,并且不仅可以将铜丝丝焊到铜质焊盘上,而且能够可靠地与探针发生接触。附图简述下面借助于示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例证,但是本专利技术并不局限于附图中所示内容,在附图中,相似的附图标记指示相似构件,其中附图说明图1示出了一个半导体衬底一部分的横剖视图,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切槽;图2示出了图1中所示的那部分半导体衬底,其上形成有一个金属层;图3示出了图2中所示半导体衬底在平整化处理之后的状态;图4示出了图3中所示半导体衬底在钝化层形成之后的状态;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在半导体衬底(10)上制取焊盘(100)的方法,包括:在该半导体衬底上形成一个介电层(12);对介电层(12)进行图案化处理,以在该介电层(12)上的焊盘区域中形成多个功能部件(14);在介电层(12)的上方、多 个功能部件(14)之间以及多个功能部件(14)上淀积一个铜层(16);对铜层(16)进行化学机械抛光处理,以形成一个基本上平整的表面,该表面由多个功能部件(14)的显露顶表面以及铜层(18)的顶表面组成,铜层(18)的顶表面在经过深 内蚀刻之后用于直接接收一个探针(80); 对所述多个功能部件(14) ...
【技术特征摘要】
US 2001-9-14 09/952,5271.一种在半导体衬底(10)上制取焊盘(100)的方法,包括在该半导体衬底上形成一个介电层(12);对介电层(12)进行图案化处理,以在该介电层(12)上的焊盘区域中形成多个功能部件(14);在介电层(12)的上方、多个功能部件(14)之间以及多个功能部件(14)上淀积一个铜层(16);对铜层(16)进行化学机械抛光处理,以形成一个基本上平整的表面,该表面由多个功能部件(14)的显露顶表面以及铜层(18)的顶表面组成,铜层(18)的顶表面在经过深内蚀刻之后用于直接接收一个探针(80);对所述多个功能部件(14)进行深内蚀刻,以在经过深内蚀刻的铜层中形成凹槽(15);以及在经过深内蚀刻的铜层上和所述凹槽中形成一个阻隔层(22)。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还包括在所述半导体衬底上形成一个钝化层(20);和在进行深内蚀刻处理之前,在所述焊盘区域上的钝化层(20)中形成至少一个局部开口(90)。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还包括在所述钝化层上形成一个聚酰亚胺层;和在进行深内蚀刻处理之前,在所述焊盘区域上的聚酰亚胺层中形成至少一个局部开口。4.一种用于制取半导体结构的方法,包括提供一个半导体衬底(10);在该半导体衬底(10)上形成一个介电层(12);对介电层(12)进行蚀刻处理,以在一个焊盘区域中形成多个功能部件(14);在介电层(12)上淀积铜(16),以在该介电层(12)上形成一个铜层(16),并且在所述功能部件(14)之间以及其上形成铜填料(18);去除部分铜层(16)和铜填料(18),以形成一个基本上平整的表面,该表面包括铜填料(18)的顶表面和各个功能部件(14)的顶表面;对所述多个功能部件(14)进行凹陷...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托马斯S小林,斯科特K波兹德,
申请(专利权)人:自由度半导体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US[美国]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