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光敏感材料有孔填涂大马士革的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02204 阅读:2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集成电路制备工艺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使用光敏感材料有孔填涂大马士革的制造工艺。大马士革工艺是一种新兴的金属布线技术,该技术存在较为突出的是通孔填充问题,常规的填充试剂和后续光刻工艺使用多种不同类型化学物质,工艺繁琐、复杂。本发明专利技术使用光敏感材料有孔填涂大马士革的制造工艺,能够在减少化学试剂使用种类的情况下利用新颖的有孔填充技术,使用2-5次填涂、烘烤,控制停留在大马士革通孔中的空气气泡体积、大小,所在位置,改善大马士革的填充工艺。(*该技术在202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集成电路工艺
,具体涉及使用光敏感材料有孔填涂大马士革的工艺
技术介绍
伴随集成电路制造工艺的不断进步,半导体器件的体积正变得越来越小,要将它们连接起来也更加困难。在过去的30年中,半导体工业界都是以铝作为连接器件的材料,但随着芯片的缩小,工业界需要更细,更薄的连接,而且铝的高电阻特性也越来越难以符合需求。而且在高密度特大规模集成电路的情况下,高电阻容易造成电子发生“跳线“,导致附近的器件产生错误的开关状态。也就是说,以铝作为导线的芯片可能产生无法与预测的运作情况,同时稳定性也较差。在如此细微的电路上,铜的传输信号速度比铝更快、而且也更加稳定。传统集成电路的金属连线是以金属层的刻蚀方式来制作金属导线,然后进行介电层的填充、介电层的化学机械抛光,重复上述工序,进而成功进行多层金属叠加。但当金属导线的材料由铝转换成电阻铝更低的铜的时候,由于铜的干刻较为困难,因此新的镶嵌技术对铜的制程来说就极为必须。镶嵌技术又称为大马士革工艺,字源来自以镶嵌技术闻名于世的叙利亚城市大马士革,早在2,500年前在那里所铸造的刀剑,就已经使用这项技术来锻造。镶嵌技术是首先在介电层上刻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使用光敏感材料有孔填涂大马士革的工艺,其特征是采用多重填涂并每次填涂后伴随烘烤,所述的多重填涂并烘烤可为2-5次。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使用光敏感材料有孔填涂大马士革的工艺,其特征是采用多重填涂并每次填涂后伴随烘烤,所述的多重填涂并烘烤可为2-5次。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艺,其特征是,所述的光敏感材料由酮类,醚类或烷烃类有机溶剂和感光交联树脂构成,分子量在85,000~150,000之间。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艺,其特征是,所述光敏感材料的每次填涂剂量为1.5ml~5ml,烘烤温度为60C~25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骏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华虹集团有限公司上海集成电路研发中心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1[中国|上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