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基板及其制造方法以及具有该基板的显示器技术

技术编号:3169817 阅读:10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显示基板包括基础基板,该基础基板具有显示区域和围绕显示区域的外围区域,形成在显示区域的像素电极,形成在外围区域的衬垫部分,形成在外围区域且具有多个形成在外围区域邻近衬垫部分区域的多个孔的粘结部分,和形成在衬垫部分和粘结部分上的导电粘结件,以电接触衬垫部分和集成电路终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显示基板, 一种制造该显示基板的方法以及具有该显 示基板的显示装置。尤其是,本专利技术涉及具有强可靠性的显示基板,制造 该显示基板的方法以及具有该显示基板的显示装置。
技术介绍
一4殳来说,显示器包括显示面板和驱动该显示面板的驱动电路。显示面板包括阵列基板。该阵列基板包括多条栅极线(gate line),多条数据线和 多个由该栅极线和数据线限定的像素部分。驱动电路包括给该多条栅极线 提供栅极信号的栅极驱动电路和给该多条数据线提供数据信号的源极驱动 电路。栅极驱动电路和源极驱动电路可以在一块芯片中安装在阵列基板上。 目前通用实践中,栅极驱动电路直接形成在阵列基板上,以制造具有例如 薄等需求特征的显示器。进一步,为了防止栅极驱动电路腐蚀,相当厚的 有机层形成在阵列基板的姗极驱动电路上。为了在阵列基板上安装源极驱动电路,多个衬垫形成在阵列基板上。 多个衬垫中的单独衬垫通过形成在有机层中的接触孔电连接到下金属层。在包括阵列基板的显示面板的面板坠落试验工序中,由于有机层和下 金属层上的保护层之间的粘合力较弱,保护层由阵列基板脱落。另外,源 极驱动电路沿保护层脱落。结果,接触缺陷形成在源极驱动电路和衬垫之 间,从而降低了源极驱动电路的驱动可靠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具有强可靠性的显示基板,帝j造该显示基板的方法以及具 有该显示基板的显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典型实施例中,显示基板包括基础基板,其具有显示区围区域的衬垫部分;形成在外围区域的粘结部分,且具有多个形成在外围区域上的邻近衬垫部分的区域内的孔,以及形成在4t垫部分和粘结部分上 的导电粘结件,用以电接触衬垫部分和集成电路终端。显示基板进一步包括形成在像素电极下的有机层,形成在基础基板上 的第 一绝缘层和形成在第 一绝缘层上的有机层。所述多个孔中的各个孔通过外围区域内的部分有机层形成,且导电粘 结件粘结到通过各个孔曝露的第 一绝缘层。第二绝缘层形成在基础基板上。另外,所述多个孔中的各个孔可通过形成在外围区域内的第 一绝缘层 和有机层的部分形成,且导电粘结件可粘结到通过各个孔曝露的第二绝缘层。可替换的,所述多个孔中的各个孔可通过形成在外围区域内的第一绝 缘层和有机层的同步构图形成,且显示基板进一步包括通过各个孔曝露的虚拟构图(dummy pattern)。显示基板进一步包括开关元件,包括电连接到由第一金属层形成的像 素电极的沟道层,以及由第二金属层形成的源电极和漏电极。虚拟构图由沟道层的构图形成,或者在可替换典型实施例中,通过第 二金属层构图形成。进一步,虛拟构图可为多层结构,通过沟道层构图和第二金属层构图 形成。显示基板进一步包括形成在基础基板上的阶梯补偿构图,其中阶梯补 偿构图由第一金属层的构图形成。所述多个孔中的各个孔通过形成在外围区域的部分有机层、第一绝缘 层和第二绝缘层同时构图形成,且导电粘结件粘结到通过各个孔曝露的第 二绝缘层。像素电极包括透明电极和反射电极,且有机层可形成在反射电极上。 在可替换实施例中,有机层具有形成在其上的凹构图和凸构图。 进一步的,具有第一厚度的第一部分有机层可形成在具有衬垫部分的 外围区域内,具有第二厚度的有机层的第二部分可形成在其上形成有像素 电极的显示区域内,且有机层的第二部分的第二厚度可大于第一部分有机 层的第一厚度。显示基板进一 步包括形成在外围区域上的栅极电路部分,且形成在外 闺区域的部分有机层可覆盖该栅极电路部分。在本专利技术的另一典型实施例中,显示基板包括基础基板,其具有显示 区域和围绕显示区域的外围区域,形成在显示区域的像素电极,形成在外 围区域的衬垫部分和形成在外围区域且具有多个在外围区域的邻近衬垫部 分的区域内形成的多个孔的电路部分。该电路部分具有安装在电路部分的 集成电路(IC)。显示基板进一 步包括形成在基础基板上的第 一绝缘层,形成在第 一绝 缘层上的有机层和形成在有机层和基础基板之间的第一绝缘层。多个孔中的每个孔通过外围区域内的部分有机层形成。第二绝缘层形成在基础基板上。所述多个孔中的各个孔通过形成在外围区域内的第 一绝缘层和有机层 的部分形成。虚拟构图可通过每个孔曝露。显示基板进一步包括开关元件,该开关元件包括电连接到第一金属层 形成的像素电极的沟道层,以及第二金属层形成的源电极和漏电极。 虛拟构图通过沟道层构图或第二金属层构图形成。虚拟构图可以为多层结构,且可通过沟道层构图和第二金属层构图形成。显示基板进一步包括阶梯补偿构图,形成在基础基板上,由第一金属 层构图形成。所述多个孔中的各个孔通过形成在外围区域的有机层、第一绝缘层和 第二绝缘层同步构图形成。像素电极包括透明电极和反射电极,且有机层形成在反射电极上。 有机层具有形成在其上的凹构图和凸构图。具有第一厚度的有机层的第 一部分形成在具有衬垫部分的外围区域 内,具有第二厚度的有机层的第二部分形成在其上形成有像素电极的显示 区域内,有机层的第二部分的第二厚度大于第一部分有机层的第一厚度。栅极电路部分可形成在外围区域。形成在外围区域的部分有机层覆盖 栅极电路部分。在本专利技术的又一典型实施例中,在制造显示基板的方法中,形成基础基板,开关元件形成在基础基板的显示区域内且衬垫图案形成在围绕显示 区域的外围区域内。然后,有机层形成在基础基板上且有机层构图以在邻 近衬垫图案的区域内形成粘结部分。粘结部分具有多个形成在其中的孔。 然后,像素电极形成且电连接到开关元件且衬垫电极电连接到衬垫图案。 然后,导电粘结件形成在衬垫电极和粘结部分上。导电粘结件电接触衬垫 电才及和IC终端。第一绝缘层可形成在基础基板上。导电粘结件粘结到通过多个孔中的每个孔透露的第 一绝缘层。 第二绝缘层形成在基础基板上。粘结部分的形成包括同步构图第 一绝缘层和有机层。 导电粘结件粘结到通过孔曝露的第二绝缘层。 柵极电路部分可形成在外围区域。有机层形成步骤形成了部分有机层以覆盖櫥极电路部分。 在本专利技术另外一个典型实施例中,显示器包括显示面板。该显示面板包括基础基板;形成在基础基板上且具有显示区域和外围区域的显示基 板;面对显示基板的相对基板;形成在显示区域的像素电极;形成在外围 区域的衬垫部分;粘结部分,形成在外围区域且具有多个在外围区域邻近 衬垫部分的区域形成的孔。显示器进一步包括形成在衬垫部分和粘结部分的导电元件和通过导电 元件电连接到衬垫部分的集成电路。显示基板进一步包括形成在基础基板上的第 一绝缘层和形成在第 一绝 缘层上像素电极下的有机层的第一部分。所述多个孔中的各个孔通过部分有机层的第一部分形成在外围区域, 导电粘结件粘结到通过各个孔曝露的第一绝缘层。第二绝缘层形成在基础基板上。所述多个孔中的各个孔通过外围区域内的部分有机层的第一部分和部 分第一绝缘层形成,且导电粘结件粘结到通过各个孔曝露的第二绝缘层。孔可通过形成在外围区域内的第一绝缘层和有机层同步构图形成,且 显示基板可进一步包括由各个孔的每个曝露的虛拟构图。显示器可进一步包括开关元件,该开关元件包括电连接到第一金属层形成的像素电极的沟道层,以及由第二金属层形成的源电极和漏电极。虚拟构图由沟道层构图形成或由第二金属层构图形成。 虛拟构图可为多层结构,通过沟道层和第二金属层构图形成。 阶梯补偿构图可形成在基础基板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显示基板,包括:基础基板,具有显示区域和围绕显示区域的外围区域;形成在显示区域的像素电极;形成在外围区域的衬垫部分;粘结部分,形成在外围区域且具有多个孔形成在外围区域上邻近衬垫部分的区域内;和 导电粘结件,形成在衬垫部分和粘结部分 上,以电接触衬垫部分和集成电路终端。

【技术特征摘要】
KR 2007-2-22 17967/07;KR 2007-5-4 43674/071、一种显示基板,包括基础基板,具有显示区域和围绕显示区域的外围区域;形成在显示区域的像素电极;形成在外围区域的衬垫部分;粘结部分,形成在外围区域且具有多个孔形成在外围区域上邻近衬垫部分的区域内;和导电粘结件,形成在衬垫部分和粘结部分上,以电接触衬垫部分和集成电路终端。2、 如权利要求1中的显示基板,其中,进一步包括 形成在基础基板上的第一绝缘层;和 形成在第一绝缘层上的有机层。3、 如权利要求2中的显示基板,其中所述多个孔中的各个孔通过部 分有机层在外围区域形成,和导电粘结件粘结到通过各个孔曝露的第 一绝缘层。4、 如权利要求2中的显示基板,其中,进一步包括形成在基础基板 上的第二绝缘层。5、 如权利要求4中的显示基板,其中所述多个孔中的各个孔通过形 成在外围区域的第一绝缘层和有机层的部分形成,和导电粘结件粘结到通过各个孔曝露的第二绝缘层。6、 如权利要求4中的显示基板,其中所述多个孔中的各个孔通过形 成在外围区域的第 一绝缘层和有机层同步构图形成,和显示基板进一步包括由每个孔曝露的虛拟构图。7、 如权利要求6中的显示基板,其中,进一步包括开关元件,其包 括电连接到第 一金属层形成的像素电极的沟道层,和第二金属层形成的源 电才及禾。漏电才及。8、 如权利要求7中的显示基板,其中虛拟构图通过沟道层构图形成。9、 如权利要求7中的显示基板,其中虚拟构图通过第二金属层构图 形成。10、 如权利要求7中的显示基板,其中虛拟构图是多层结构,通过沟道层构图和第二金属层构图形成。11、 如权利要求7中的显示基板,其中,进一步包括形成在基础基板 上的阶梯补偿构图。12、 如权利要求11中的显示基板,其中阶梯补偿构图通过第一金属 层构图形成。13、 如权利要求4中的显示基板,其中所述多个孔中的各个孔通过形 成在外围区域的部分有机层、第一绝缘层和第二绝缘层同步构图形成,和导电粘结件粘结到通过各个孔曝露的第二绝缘层。14、 如权利要求2中的显示基板,其中像素电极包括透明电极和反射 电极。15、 如权利要求14中的显示基板,其中有机层形成在反射电极上。16、 如权利要求15中的显示基板,其中有机层具有形成在其上的凹 构图和凸构图。17、 如权利要求2中的显示基板,其中具有第一厚度的第一部分有机层形成在具有衬垫部分的外围区域, 具有第二厚度的有机层的第二部分形成在具有像素电极形成在其上的 显示区i或,和有机层的第二部分的第二厚度大于第 一部分有机层的第 一厚度。18、 如权利要求2中的显示基板,其中,进一步包括形成在外围区域 的栅极电路部分。19、 如权利要求18中的显示基板,其中形成在外围区域的部分有机 层覆盖栅极电^部分。20、 一种显示基板,包括基础基板,具有显示区域和围绕显示区域的外围区域; 形成在显示区域上的像素电极; 形成在外围区域上的衬垫部分;电路部分,形成在外围区域且具有多个孔形成在外围区域邻近衬垫部 分的区域内;和安装在电路部分上的集成电路。21、 如权利要求20中的显示基板,其中,进一步包括 形成在基础基板上的第一绝缘层;和形成在第一绝缘层上的有机层。22、 如权利要求21中的显示基板,其中所述多个孔中的各个孔通过部分有机层在外围区域形成。23、 如权利要求21中的显示基板,其中,进一步包括形成在基础基 板上的第二绝缘层。24、 如权利要求23中的显示基板,其中所述多个孔中的各个孔通过 形成在外围区域的第 一绝缘层和有机层的部分形成。25、 如权利要求24中的显示基板,其中,进一步包括由每个孔曝露 的虛拟构图。26、 如权利要求25中的显示基板,其中,进一步包括开关元件,该 开关元件包括电连接到第 一金属层形成的像素电极的沟道层,和第二金属 层形成的源电极和漏电极。27、 如权利要求26中的显示基板,其中虚拟构图由沟道层构图形成。28、 如权利要求26中的显示基板,其中虛拟构图由第二金属层构图 形成。29、 如权利要求26中的显示基板,其中虚拟构图具有多层结构,且 由沟道层构图和第二金属层构图形成。30、 如权利要求26中的显示基板,其中,进一步包括形成在基础基 板上的阶梯补偿构图。31、 如权利要求30中的显示基板,其中阶梯补偿构图由第一金属层 构图形成。32、 如权利要求23中的显示基板,其中所述多个孔中的各个孔通过 形成在外围区域的有机层、第 一绝缘层和第二绝缘层同步构图形成。33、 如权利要求21中的显示基板,其中像素电极包括透明电极和反 射电极。34、 如权利要求33中的显示基板,其中有机层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炫荣郑宽旭太胜奎
申请(专利权)人: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KR[韩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