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容器自动装配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22457 阅读:20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一种电容器自动装配机,用以将绝缘块与导线体及铝壳体一并装配及封口之自动化生产,它将绝缘块置于工作旋盘上,以微调器微调至正确插接位置,使进料夹插器得以夹插导线件于绝缘块上,再经检视器检视,使不良品由退料杆中退出,将连料器送入之壳体与通过检视之半成品于装配器中装配,再经封口后,由取料器取出完成之电容器,从而能达到低成本,高效率之自动化经济生产。(*该技术在200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容器自动装配机。为寻求经济之生产,则必须改良生产设备,缩短生产流程;这是自动化之必要条件,而一般电容器装配机分成三部机种,即导线缠绕机、绝缘块结合机、壳体装配机等,在整个生产线上造成(一)成本过高(二)流程过长(三)速度减缓而这些弊端正是经济生产的最大致命伤,因此惟有寻求低成本,短流程,高速度之电容器装配机,才是电容器经济生产根本之道。本技术的创作人有鉴于此,积多年从事电容器制造机械生产之经验,特钻研深究,悉心改良,将绝缘块及壳体之组合融合一体,并采用自动化之生产,以降低人力、物力、财力之损耗,提高电容器制造之经济生产。本技术之主要目的在提供一种电容器自动装配机,使导线体与绝缘块于工作旋盘上,藉微调器予以微调绝缘柱之位置,使进料夹持器将导线件置入绝缘块上,由检视器检视不良品,以退料杆退出不良品后旋至装配器上,将半成品插定入转盘之承座上,藉进料器之进壳体,使得装配器得以将半成品装入壳体内,经封口,由出料器予以夹取出料,以完成自动化之电容器装配工作。兹配合附图,对本技术详细说明如下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工作转盘外观图2是本技术工作转盘的部分外观图;图3是本技术微调器结构图;图4是本技术进料夹插器结构图;图5是本技术装配结构图;图6是本技术进料器结构图;图7是本技术出料器结构图。请参阅图1及图2,本技术是将两转盘与中央固定盘以同步马达同时动作。本技术之生产流程为绝缘块进入工作转盘(2)→微调器(3)微调→导线件进入工作旋盘→检视器(5)→退料器(6)退料→装配器(7)装配(此时壳体一并进入转盘(10)配合工作生产→封口→出料器(9)出料。整个生产之细节为(一)电容器之绝缘块(A)进入工作转盘。(参看图2,图2-1,2-2)绝缘块(A)以绝缘块震荡机藉震荡方式令其排列整齐经导槽(1a)送到前端(图2-2)固定块(1e)定位后藉顶钳(1f)向上顶出,此顶钳(1f)是由滑块(1g)带动上升下降。绝缘块被顶出后就置入工作转盘(2)之插孔(21)内,因插孔(21)呈锥形,因此仅略压入而已。(二)微调器微调(如图3)微调器(3)是由心轴(31)、插针(32)、弹簧(33)、外柱(34)等主要元件组成,其中心轴(31)可上下升降及旋转,因此当绝缘块位于此时,插针受心轴(31)之上升而顶着绝缘块,并使其旋转以有效地置入工作转盘(2)之插孔(21)内,并予以定位。(三)导线件进入工作转盘(如图4)请参阅图4,其中导槽(1a)于槽之末端设有一L状之挡块(41),以一弹簧(411)固接于槽座上,挡块(41)之一端是可旋转式的枢接;此种结构之特色是在于使电容器(B)之绝缘块(A)上▲导线件(C)下滑送至导槽(1a)时,得以将之阻挡,不致使其滑脱而落出(如图4-1),故夹送座(44)在夹持导线件(C)时,得以较为方便;而在夹送座(44)之上料夹具(42)夹持导线件(C)至中止座(45)之夹体(451)上时,因其为组分供夹持,故亦略具微调之作用;当夹送座(44)将导线件(C)送至承座(11),欲由上料夹具(42)上送时,动作采用与传统不同之方式。因本技术之上料夹具(42),它的中央为一转轴(421),适当位置处设有一定位轮(422),末端为上下两具夹体(423),由开夹杆予以控制夹定之物件;此处之特征为当转轴(421)旋转180°时,固定位轮(422)之造型(图4-2之A详图),为对称位置之下弯,故可满足定点之控制(如以微动开关之类),当微动控制后可令转轴(421)动作,使上料夹具(42)之夹体(423)恰可于下方承座(11)上接一导线件,然后旋转至上方停止,并予以上升,以送至引料座(43A)上穿过工作旋转绝缘块,当引料座(43A)送出导线件(C)时,上送座下沈,朝下之夹体再夹定导线件上送,如此周而复始。引料座(43A)是由摆臂(431)及引料块(43)构成,引料块(43)上设有一倒锥形槽,中央分别横一隔肋,并设有一孔,因此在上料夹具(42)上送之导线件则以遵循一定之位置以穿定绝缘体,而在上送后,引料座(43A)之摆臂(431)可向两侧张开,并于张开时以摆臂(431)拨动开夹杆,使夹体(432)自动张开,并等待上送座之旋转,如此动作结束便能使导线体有效地穿入绝缘块。(四)检视器(配合参看图1及图1A详图)是用于检视电容器是否完整之结构。是针对电容器双脚可以导电的原理加以设计。如图1A所示,电容器是倒置在插孔(21)内,两脚向上,在检视器(5)的内侧设有两微动开关,且此检视器(5)配合工作转盘(2)以步进动作的方式做进出的动作,亦即当工作转盘(2)停妥后,检视器(5)才进入到检视位置。其高度在电容器两脚能触碰处。其动作方式是当工作转盘(2)移动令电容器转到检视器(5)之处时有一档块将其导致触碰微动开关(51),若可导电则可令工作转盘立刻续动,若电容器为不良品则令微动开关不动作而使工作转盘停止动作,故可剔除不良品。(五)退料杆当检视器检视出不合乎标准之元件,立即在旋转至退料杆(6)处时,退料杆(6)作动,将不良品退出工作转盘(2)外。(六)装配器装配(配合参看图1、5)当通过检视之半成品旋转至此处时,悬臂(71)由固定盘(22)延伸出,可做上下动作,而固定杆(72)由悬臂(71)前端接入以带动悬臂(71)左右动作。悬臂(71)包括(如图5-1所示)滑轮(711)、插针(712)、滑动块(713)、弹簧(714)、上盖(715)、定位块(716)等元件,定位槽(16)之中央内乃置一滑动块(713),其一端底部设有一条槽(161),侧面另有一侧槽,滑轮(711)即由此穿过而与滑动块(713)锁固;滑动块(713)前端置有一垂直之插针(712),后端为一弹簧(714)以供受压或藉其恢复力推动滑动块(713)位移。由于上盖(715)上仍设有一条槽,故插针(712)可随 滑动块(713)之位移而移动,滑轮(711)亦可于侧槽上活动;弹簧(714)则使其如图所示时处于受压之状态,故其必有一反向之弹力以全力推开滑动块(713),依如此之配合,则有使悬臂(71)上之插针(712)形成前伸后退之运动。定位杆固设于与工作转盘(2)不相连的位置处,可将悬臂(71)以同步动作下拉。摆臂(731)、插定块(732)及齿轮构成一工作环(如图5及图5-2),摆臂(731)之一端内侧固定一插定块(732)无贴合之一面上有内陷之夹孔沟,摆臂(731)之后端则固接于齿轮,由于摆臂(731)设有相对之另一组,故得以藉齿轮之配合,而具有开合之功能,即当齿轮在啮合处向B旋转时,两摆臂(731)相互靠合,使两插定块(732)相靠合,而造成夹孔沟之拼合成一夹孔,而在向A旋转时,则成一张开之独立状态。实施时(如图5-3,请同时配合图5),由于工作转盘(2)之插孔(21)是已置有将绝缘块插入导线上之半成品,故在插孔(21)旋至插针(712)的适当位置时,固定盘(22)亦逐渐下沈,在此同时以同步马达令定位杆之前端定轨向悬臂(71)之滑轮(711)贴靠(此时之悬臂内部为图5-1之状态),而在固定盘(22)下沈中,定轨呈右弯状,故滑罢(711)乃藉悬臂(71)内弹簧之回复力继续贴靠在定轨上,以致形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容器自动装配机,包括工作转盘、微调器、进料夹插器、检视器、退料器、装配器、进料器、出料器等组件,其特征在于:工作转盘是一圆盘其上调有若干插孔,中央为一固定盘专以承载绝缘块及半成品;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电容器自动装配机,包括工作转盘、微调器、进料夹插器、检视器、退料器、装配器、进料器、出料器等组件,其特征在于工作转盘是一圆盘其上调有若干插孔,中央为一固定盘专以承载绝缘块及半成品;微调器,置于工作转盘下,以专作绝缘块之定位微调;进料夹插器,用以使导线件穿过夹具并与绝缘块结合;检视器,用以微动开关检视半成品之优劣;退料器,专以针退之方式退出不良之半成品;装配器,用以使半成品与壳体插接一体;进料器,将壳体置于其内,以置入转盘供装配;出料器,以夹具之上下及旋转夹定,以取出完成品;藉震荡机将绝缘块送上工作转盘,以微调器微调正确而适当之位置,以便能配合进料夹插器之夹插导线件,再经检视器之检视,由退料杆退出不良品,使进料器进入之壳体与通过检视之半成品于装配器中装配,再经封口后由出料器出料。2.如权利要求1所述之电容器自动装配机,其特征在于,所说微调器包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永兴
申请(专利权)人:世宏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