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朱兴永专利>正文

电容器自动组装机的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22320 阅读:26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电容器自动组装机的结构,主要包括有素子输送加工装置、橡胶盖输送加工装置及铝壳输送加工装置等装置所组成,铝壳输送加工装置包括铝壳供输装置和往复加工机构,往复加工机构设有一转盘,在转盘的周缘位置处设有至少一个以上夹具,而在相对于夹具另侧的转盘周缘上设有至少一个以上压板,并在转盘上枢设有一可转动的凸块,凸块在二夹具之间转动,转盘的二侧各设有一会转动的座体,二座体二外侧各设有一封口机构,节省了加工时间,提高了生产效率。(*该技术在200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容器自动组装机的结构。一般习用的电容器自动组装机,其设有素子转送装置、橡胶盖输送装置及铝壳输送装置等,但在生产制造时,每一装置在针对其中一元件作加工时,只能一次作一个,无法同时加工数个元件,使得产量无法增加,而影响其市场竞争力及制作成本。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提供一种电容器自动组装机的结构,主要是改进铝壳输送加工装置,而使进料及加工动作同步进行,能节省加工时间,增进生产产量。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电容器自动组装机的结构,主要包括有素子输送加工装置、橡胶盖输送加工装置及铝壳输送加工装置等装置所组成,其中铝壳输送加工装置包括铝壳输送装置和往复加工机构,往复加工机构设有一转盘,在转盘的周缘位置处设有至少一个以上夹具,而在相对于夹具另侧的转盘周缘上设有至少一个以上压板,并在转盘上枢设有一可转动的凸块,凸块在二夹具之间转动,转盘的二侧各设有一会转动的座体,座体二侧设有一封口机构。铝壳供输装置设有一振荡盘,而振荡盘的出口处设有一输送道。在输送道的出口处设有一夹持座,夹持座低于输送道,夹持座内设有一可上下移动的凸柱。在对应于夹持座的上方设有一可上下移动的插杆,插杆固定在一支架上,支架设在橡胶盖输送加工装置所设的可上下移动的固定板上。座体内设有一可上下伸缩且转动的凸杆。在对应于座体上方位置处设有一感测装置,感测装置设有一杆针,杆针一端固定在一板块上,另端则对应于座体,板块则再与一曲柄枢设在一起,曲柄的另端则与蜗杆接设在一起,而在曲柄上接设有一感应器。封口机构设有一固定座,固定座上枢设有一枢接块,于枢接块的二侧各固设有一板块,于二板块之间有一转杆穿套设一移动块,移动块的一端固设有一尖锥杆,尖锥杆对应于转盘二侧所设的座体,而移动块的另侧则与一蜗杆及弹簧枢设在一起,而蜗杆则在与组装机的驱动机构相组接,而在封口机构的其中一侧锁固有一呈L状的块体,块体的中间位置处藉由一转杆枢设在固定座上,块体的一端枢接在板块上,另一端则锁固在蜗杆上。由于本技术在铝壳输送加工装置上的往复加工机构上设有至少一以上的夹具及压板,因此,在整个加工程序上,能够实现进料与加工运作同步进行,而节省加工时间,提高了生产效率。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案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组装机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铝壳输送加工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铝壳输送加工装置的正视图;图4为本技术的往复加工机构的剖面示意图;图5为图4的部分结构放大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铝壳输送加工时的动作情形示意图一;图7为本技术铝壳输送加工时的动作情形示意图二;图8为本技术的封口机构动作情形的示意图一;图9为本技术的封口机构动作情形的示意图二。如图1-9所示,本技术主要包括有一素子输送加工装置10、橡胶盖输送加工装置20及铝壳输送加工装置30等装置所组成。如图1所示,本技术的电容器自动组装机100包括有一素子输送加工装置10、橡胶盖输送加工装置20及铝壳盖输送加工装置30等装置所组成,藉由这些装置使素子原料、橡胶盖原料及铝壳原料组装成一电容器配料,再将组装后的电容器裸料,送至另一电容器加工机器上作最后的制造加工,而完成电容器成品,由于,本技术的特征是在于铝壳输送加工装置30的结构改进,因此,素子转送加工装置10及橡胶盖输送加工装置20,在此不予以详加赘述。如图1、2所示,本技术的铝壳输送加工装置30设有一往复加工机构1,往复加工机构1置设有存放铝壳原料的振荡盘11,振荡盘11的出口处亦设有一输送道12,在输送道12的出口处设有一夹持座13。如图4、5所示,夹持座13低于输送道12,使输送道1 内的铝壳经输送后即能位于夹持座13上,夹持座13内设有一可上下移动的凸柱14,并在对应于夹持座13的上方设有一可上下移动的插杆2,插杆2亦固定在一支架21上,支架21则设在橡胶盖输送加工装置20所设的可上下移动的固定板201上,铝壳输送加工装置30另设有一转盘3,转盘3的周缘位置处有二夹具4、5,在相对于二夹具4、5另侧的转盘3周缘上则设有二压板6、7,并在转盘3上枢设有一可转动的凸块31,凸块31只在二夹具4、5之间转动,且当凸块31位于夹具4或夹具5位置处时,即会挤压二夹具4、5的夹臂41、42、51、52,使二夹具4、5的夹持部43、53张开。另,在转盘3的二侧各设有一座体32,座体32内亦设有一可上下伸缩及转动的凸杆321,如图3所示,而在对应于座体32上方则设有一感测机构8,感测机构8设有一杆针81,杆针81固定在一板块82上,而板块82则在与一曲柄83枢设在一起,曲柄83的另端则与蜗杆84接设在一起,在曲柄83上接设有一感应器85,当蜗杆84往上移动时,曲柄83另端会往下,使板块82上的杆针81向下挤压素子原料,使素子原料往铝壳原料内移动,使铝壳原料的上端部余留有封口部,并藉由感应器85感应素子原料是否有往下移动。如图2、3所示,另,在二座体32的二外侧各设有一封口机构9,封口机构9设有一固定座91,于固定座91上枢设有一枢接块92,于枢接块92的二侧各固设有一板块93,于二板块93之间籍由一轴杆94穿套设一移动块95,移动块95的一端系固设有一尖锥杆96,尖锥杆96并对应于转盘3二侧所设的座体32,而在移动块95上穿套设有一螺杆951及弹簧952,且锁固在枢接块92上,从而调整移动块95位移的距离,移动块95的另端则与一蜗杆97及弹簧98枢设在一起,而蜗杆97则在与组装机的驱动机构相组接,而在封口机构9的其中一侧锁固有一呈L状的块体99,该块体99的中间位置处是由一轴杆991枢设在固定座91上,块体99的一端系枢接在板块93上,而另一端则锁固在蜗杆97上。本技术作动时,如图6、7所示,当素子原料套设有橡胶盖原料的元件,橡胶盖输送加工装置20所设的工作旋盘202转至铝壳输送加工装置30时,往复加工装置1所设的振荡盘11即会输送铝壳至夹持座13上,同时,转盘3上的其中一夹具4亦会转至夹持座13位置处,且夹具4的夹持部43会受到转盘3上的凸块31挤压夹臂41、42而张开,当夹具4已位于夹持座13的位置后,凸块31则又离开夹具4而转至另一夹具5处,使夹具4的夹持部43闭合,而此时磨板6则随着转盘3的转动,而转至对应于座体32的位置处,因此,当本技术的夹具4位于夹持座13位置处时,磨具6则对应于左侧座体32,同时,当夹具4位于夹持座13的位置时,则另一夹5对应于右侧座体32的位置。因此,当夹具4位于夹持座13位置时,夹持座13内凸柱14即会往上移动,而带动铝壳原料往上移动,同时,对应于夹持座13上方的插杆2亦会往下移动,使被橡胶盖输送加工装置20所设的夹持器203所夹持的素子原料往下移动,并与往上的铝壳原料相互套设在一起,当套设完后,转盘3即会将夹具4转至座体32的位置处上,使夹具4所夹持的已套设有铝壳原料的素子置放在座体32上,一但套有铝壳原料的素子输送至座体32后,凸块31会转至夹具4上,使夹具4的夹持部43张开,并使转盘3转动,使夹具4又回到夹持座13的位置处,又夹持另一已套设好橡胶的素子,此时,座体32内的凸杆321即会下移动,使磨板6正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容器自动组装机的结构,主要包括有素子输送加工装置、橡胶盖输送加工装置及铝壳输送加工装置等装置所组成,其特征在于:铝壳输送加工装置包括铝壳供输装置和往复加工机构,往复加工机构设有一转盘,在转盘的周缘位置处设有至少一个以上夹具,而在相对于夹具另侧的转盘周缘上设有至少一个以上压板,转盘的二侧各设有一会转动的座体,二座体二外侧各设有一封口机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容器自动组装机的结构,主要包括有素子输送加工装置、橡胶盖输送加工装置及铝壳输送加工装置等装置所组成,其特征在于铝壳输送加工装置包括铝壳供输装置和往复加工机构,往复加工机构设有一转盘,在转盘的周缘位置处设有至少一个以上夹具,而在相对于夹具另侧的转盘周缘上设有至少一个以上压板,转盘的二侧各设有一会转动的座体,二座体二外侧各设有一封口机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容器自动组装机的结构,其特征在于铝壳供输装置设有一振荡盘,而振荡盘的出口处设有一输送道。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容器自动组装机的结构,其特征在于在输送道的出口处设有一夹持座,夹持座低于输送道,夹持座内设有一可上下移动的凸柱。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容器自动组装机的结构,其特征在于在对应于夹持座的上方设有一可上下移动的插杆,插杆固定在一支架上,支架设在橡胶盖输送加工装置所设的可上下移动的固定板上。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容器自动组装机的结构,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兴永
申请(专利权)人:朱兴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