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朱兴永专利>正文

电容器自动组装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22319 阅读:3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由一素子输送加工装置、橡胶盖输送加工装置及铝壳输送加工装置等装置所组成,其中素子输送加工装置设有一旋转盘,旋转盘的周缘上设有复数个夹具,藉由旋转盘上所设的复数个夹具,电容器自动组立机能在同样的加工速度与加工时间之下,夹持更多素子原料,而与橡胶盖原料套设在一起从而提高其工作效率及生产产量。(*该技术在200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容器自动组装机。一般常用的电容器自动装机,其设有素子输送装置、橡胶盖输送装置及铝壳输送装置等,在生产制造时,每一装置在针对其中一元件作加工时,只能一次作一个,无法同时加工数个元件,使得产量无法增加,而影响其市场竞争力及工作成本。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提供一种电容器自动组装机,主要素子输送加工装置能在同样的加工速度与加工时间之下,往复夹持更多素子原料,而与橡胶盖原料套设在一起,提高其工作效率及生产量。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电容器自动组装机,主要包括有素子输送加工装置、橡胶盖输送加工装置及铝壳输送加工装置等装置所组成,其素子输送加工装置包含有至少一第一夹持机构设有至少一个以上的夹具,至少一第二夹持机构设有至少一个以上的夹具,第二夹持机构设有二转轴,第一转轴与一传动机构枢设在一起,在第一转轴上设有一凸柄,凸柄的一端设有一推块,另在第二转轴对应于推块的位置处枢设有一分度块,分度块形成数个曲块,一旋转盘,旋转盘枢设在第二转轴的一端且对应于第一夹持机构,在旋转盘的周缘上设有数个夹具,旋转盘籍由第二转轴的转动,能间歇式转动。素子供输装置设有一振荡盘,在振荡盘内置设有数个素子,振荡盘的出口处与一分列转盘接设在一起,分列转盘的出口处接设有一输送道,在输送道出口处的一侧邻近第一夹持构。第一夹持机构设有至少一转杆,转杆并枢设在固定座上,轴杆上穿套设有二可左右移动的固定块,二固定块分别藉由一摇臂与一相互啮合的齿轮相接设,在二固定块上枢设有夹具。在第一夹持机构所设的夹具的一侧位置处设有直立二枢轴,二枢轴的底端系固定有一固定座上,而在二枢轴上并枢设有压块。传动机构在第一转轴上设有一链条带动的链轮。在邻近于旋转盘的第二转轴上设有一块体,于块体的左右二侧各向外延伸设有一凸块,在凸块上且对应于旋转盘夹具的位置处设有压块,其中一凸块上接设有一蜗杆。本技术的组装机由于素子输送加工装置设有一旋转盘,旋转盘的周缘上设有复数个夹具,藉由旋转盘上所设的数个夹具,电容器自动组立机能在同样的加工速度与加工时间之下,夹持更多素子原料,而与橡胶盖原料套设在一起,从而提高其工作效率及生产产量。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案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电容器自动组装机的组装图。图2为本技术的素子输送加工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第一夹持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动作情形示意图一。图5为本技术的动作情形示意图二。如图1-5所示,本技术主要包括有一素子输送加工装置10、橡胶壳输送加工装置20及铝壳输送加工装置30等装置所组成。图1所示,本技术的电容器自动组装机100包括有一素子输送加工装置10、橡胶盖输送加工装置20及铝壳输送加工装置30等装置所组成,藉由这些装置使素子、橡胶壳及铝壳组装成一电容器裸料,再将该组装后的电容器裸料,送至另一电容器加工机器上作最后的制造加工,而完成电容器成品,本技术的特征在于素子输送加工装置10结构的改进,橡胶盖输送加工装置20及铝壳输送加工装置30则非本技术的特征,因此,在此不予以详加赘述。如图1、2所示,其中素子输送加工装置10设有一振荡盘1,在振荡盘1内置设有数个素子原料,振荡盘1的出口处与一分列转盘2接设在一起,使得素子由振荡盘1输送至分列转盘2上后能一一排列整齐,分列转盘2的出口处接设有一输送道21,在输送道21出口处之一侧设有第一夹持机构3,第一夹持机构3设有轴杆31,轴杆31的二端固定在固定座32上,在轴杆31上穿套设有二固定块33、34,二固定块33、34的一端并分别藉由一摇臂(图中未示)与一相互啮合的齿轮35、36相接设,使得当二齿轮35、36往内转动时,二摇臂亦会跟着带动二固定块33、34移动,使二固定块33、34靠近在一起,若二齿轮35、36往外转动时,二固定块33、34则会分开。另,在每一固定块33、34上各设有一夹具37、38,其中,靠近输送道21出口处的固定块33上的夹具37,其夹持部371向下,而另一固定块34上的夹具38的夹持部381向上,另,如图3所示,在二夹具37、38的一侧位置处设有直立的二枢轴39、40,二枢轴39、40的底端固定在一固定座41上,在二枢轴39、40上套设有可同步上下活动的二压块42、43,其中,当二压块42、43往上移动时,上压块42挤压夹具37,使夹具37的夹持部371张开,若二压块42、43往下移动时,则下压块43的系挤压夹具38,使夹具38的夹持部381张开。如图1、2所示,其中,在靠近夹具38的一端位置处设有第二夹持机构5,第二夹持机构5设有二转轴51、52,二转轴51、52系分别枢设在二固定座53、54上,其中,下转轴51上枢设有一链条55所带动的链轮56,链条55接设至组装机100的驱动机构(驱动机构非本技术的特征之一,于此不予以赘述),使链轮56转动时下转轴51亦跟着转动,而在链轮56邻侧的下转轴51上凸设有一凸柄57,凸柄57的一端设有一推块571,在凸柄57邻侧的转轴51上另设有一圆块58,在上转轴52对应于于下转轴51所设的圆块58位置处枢设有一分度块59,分度块59在本技术的最佳实施例中设有四个曲块591,而每一曲块591形成的一弧度592,能贴置在下转轴51的圆块58侧缘上,且每一曲块591之间并留有空隙。如图2所示,其中,上转轴52的一端凸出于固定座54之外,接设有一旋转盘60,在旋转盘60的周缘上设有数个夹具61,因系设有四个曲块59,所以在旋转盘50的上下左右位置处各设有一夹具61,夹具61随着上转轴52的转动而能360度间歇式转动,且当任一夹具61转至上转轴52的左侧位置处时,位于左侧的夹具61’夹持部611’位于第一夹持机构3所设的夹具38夹持部381上方,使从该夹具38处夹持素子原料,而当任一夹具61转至上转轴52的右侧位置处时,位于右侧的夹具61”夹持部611”位于组装机100上所设的套接机构7的夹持板71位置处,(套接机构,另案申请,在此不再详加赘述)另,在邻近于旋转盘60的上转轴52上设有一块体62,于块体62的左右二侧各向外延伸设有一凸块621,在凸块621上且对应于夹具61的位置处设有压块622,如图5所示,压块622恰能挤压夹具61,夹具61的夹持部611张开,并在其中一凸块62上接设有一蜗杆63,蜗杆63接设至组装机100的驱动机构上。如图4、5所示,本技术作动时,其中,素子原料的振荡器1会先将素子原料输送至分列转盘2上,再由分列转盘2一一的将素子原料输送至输送道21上,当素子原料输送至输送道21出口时,第一夹持机构3的夹具37即会通过二相互啮合齿轮35、36向外转动,而靠近输送道21出口,且二压块42、43会同时向上移动,使上压块42挤压具37,使夹具37的夹持部371张开,当夹具37一移动至素子原料位置处时,二压块42、43即会向下,使上压块42无法挤压夹具37,而使夹具37的夹持部371闭合,夹持住素子原料,而后,二相互啮合的齿轮35、36又会向内转动,使二夹具37、38靠近在一起,并呈一直线,其中夹具37夹持住素子原料,另一夹具38的夹持部381系张开,且素子原料的二导线位于夹具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容器自动组装机,主要包括有素子输送加工装置、橡胶盖输送加工装置及铝壳输送加工装置等装置所组成,其特征在于:素子输送加工装置包含有设有至少一个以上夹具的第一夹持机构,设有至少一个以上夹具的第二夹持机构,其中第二夹持机构设有二转轴,第一转轴与一传动机构枢设在一起,在第一转轴上设有一凸柄,凸柄的一端设有一推块,另在第二转轴对应于推块的位置处枢设有一分度块,分度块设有数个曲块,一旋转盘枢设在第二转轴的一端且对应于第一夹持机构,在旋转盘的周缘上设有数个夹具。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容器自动组装机,主要包括有素子输送加工装置、橡胶盖输送加工装置及铝壳输送加工装置等装置所组成,其特征在于素子输送加工装置包含有设有至少一个以上夹具的第一夹持机构,设有至少一个以上夹具的第二夹持机构,其中第二夹持机构设有二转轴,第一转轴与一传动机构枢设在一起,在第一转轴上设有一凸柄,凸柄的一端设有一推块,另在第二转轴对应于推块的位置处枢设有一分度块,分度块设有数个曲块,一旋转盘枢设在第二转轴的一端且对应于第一夹持机构,在旋转盘的周缘上设有数个夹具。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容器自动组装机,其特征在于素子供输装置设有一振荡盘,在振荡盘内置设有数个素子,振荡盘的出口处与一分列转盘接设在一起,分列转盘的出口处接设有一输送道,在输送道出口处的一侧邻近第一夹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兴永
申请(专利权)人:朱兴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