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卸车用后门翻起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984970 阅读:8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08 14: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一种自卸车用后门翻起装置,包括车侧板、车底板以及卸料门,所述车侧板设置在所述车底板上表面,所述卸料门销轴转动连接在所述车侧板之间,所述车侧板、车底板以及卸料门上设置有翻转结构,所述翻转结构,主要包括:驱动电机、钢丝绳、拉动部以及限位部,所述驱动电机设置在所述车底板底面,所述拉动部设置在所述车侧板、所述车底板以及所述卸料门上,所述钢丝绳连接在所述拉动部与所述驱动电机之间,所述限位部设置在所述车侧板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拉动卸料门翻转,同时进行限位固定,避免卸料门产生晃动,有效的改善了自转的卸料门会产生撞击的情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卸车用后门翻起装置
本技术属于一种货车
,尤其涉及一种自卸车用后门翻起装置。
技术介绍
货车是一种主要为载运货物而设计和装备的商用车辆,它能否牵引一挂车均可,载货汽车一般称作货车,又称作卡车,指主要用于运送货物的汽车,有时也指可以牵引其他车辆的汽车,属于商用车辆类别。一般可依造车的重量分为重型和轻型两种。绝大部分货车都以柴油引擎作为动力来源,但有部分轻型货车使用汽油、石油气或者天然气。现在的自卸货车的卸料门都是通过运输斗的倾斜卸料时,自重垂直,行程打开的状态,但是随着运输斗的晃动,与运输斗之间会产生撞击,导致变形,因此,针对上述问题,在本文中做出改善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本技术提供一种自卸车用后门翻起装置,包括车侧板、车底板以及卸料门,所述车侧板设置在所述车底板上表面,所述卸料门销轴转动连接在所述车侧板之间,所述车侧板、车底板以及卸料门上设置有翻转结构;所述翻转结构,主要包括:驱动电机、钢丝绳、拉动部以及限位部;所述驱动电机设置在所述车底板底面,所述拉动部设置在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卸车用后门翻起装置,包括车侧板(1)、车底板(2)以及卸料门(3),所述车侧板(1)设置在所述车底板(2)上表面,所述卸料门(3)销轴转动连接在所述车侧板(1)之间,其特征在于,所述车侧板(1)、车底板(2)以及卸料门(3)上设置有翻转结构;/n所述翻转结构,主要包括:驱动电机(4)、钢丝绳(5)、拉动部以及限位部;/n所述驱动电机(4)设置在所述车底板(2)底面,所述拉动部设置在所述车侧板(1)、所述车底板(2)以及所述卸料门(3)上,所述钢丝绳(5)连接在所述拉动部与所述驱动电机(4)之间,所述限位部设置在所述车侧板(1)内。/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卸车用后门翻起装置,包括车侧板(1)、车底板(2)以及卸料门(3),所述车侧板(1)设置在所述车底板(2)上表面,所述卸料门(3)销轴转动连接在所述车侧板(1)之间,其特征在于,所述车侧板(1)、车底板(2)以及卸料门(3)上设置有翻转结构;
所述翻转结构,主要包括:驱动电机(4)、钢丝绳(5)、拉动部以及限位部;
所述驱动电机(4)设置在所述车底板(2)底面,所述拉动部设置在所述车侧板(1)、所述车底板(2)以及所述卸料门(3)上,所述钢丝绳(5)连接在所述拉动部与所述驱动电机(4)之间,所述限位部设置在所述车侧板(1)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卸车用后门翻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拉动部,主要包括:滑槽(6)、拉杆(7)、弹簧(21)、豁口(8)、第一滑轮(9)、长腔(10)、第二滑轮(11)、插孔(12)、固定槽(13)以及第三滑轮(14);
所述滑槽(6)开在所述卸料门(3)侧表面,所述拉杆(7)滑动嵌装在所述滑槽(6)内,所述弹簧(21)连接在所述拉杆(7)与所述滑槽(6)之间,所述豁口(8)开在所述卸料门(3)上端面,所述第一滑轮(9)设置在所述豁口(...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金钟李若英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华驰重工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