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卸车用后门翻起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984970 阅读:5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08 14: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一种自卸车用后门翻起装置,包括车侧板、车底板以及卸料门,所述车侧板设置在所述车底板上表面,所述卸料门销轴转动连接在所述车侧板之间,所述车侧板、车底板以及卸料门上设置有翻转结构,所述翻转结构,主要包括:驱动电机、钢丝绳、拉动部以及限位部,所述驱动电机设置在所述车底板底面,所述拉动部设置在所述车侧板、所述车底板以及所述卸料门上,所述钢丝绳连接在所述拉动部与所述驱动电机之间,所述限位部设置在所述车侧板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拉动卸料门翻转,同时进行限位固定,避免卸料门产生晃动,有效的改善了自转的卸料门会产生撞击的情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卸车用后门翻起装置
本技术属于一种货车
,尤其涉及一种自卸车用后门翻起装置。
技术介绍
货车是一种主要为载运货物而设计和装备的商用车辆,它能否牵引一挂车均可,载货汽车一般称作货车,又称作卡车,指主要用于运送货物的汽车,有时也指可以牵引其他车辆的汽车,属于商用车辆类别。一般可依造车的重量分为重型和轻型两种。绝大部分货车都以柴油引擎作为动力来源,但有部分轻型货车使用汽油、石油气或者天然气。现在的自卸货车的卸料门都是通过运输斗的倾斜卸料时,自重垂直,行程打开的状态,但是随着运输斗的晃动,与运输斗之间会产生撞击,导致变形,因此,针对上述问题,在本文中做出改善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本技术提供一种自卸车用后门翻起装置,包括车侧板、车底板以及卸料门,所述车侧板设置在所述车底板上表面,所述卸料门销轴转动连接在所述车侧板之间,所述车侧板、车底板以及卸料门上设置有翻转结构;所述翻转结构,主要包括:驱动电机、钢丝绳、拉动部以及限位部;所述驱动电机设置在所述车底板底面,所述拉动部设置在所述车侧板、所述车底板以及所述卸料门上,所述钢丝绳连接在所述拉动部与所述驱动电机之间,所述限位部设置在所述车侧板内。优选的,所述拉动部,主要包括:滑槽、拉杆、弹簧、豁口、第一滑轮、长腔、第二滑轮、插孔、固定槽以及第三滑轮;所述滑槽开在所述卸料门侧表面,所述拉杆滑动嵌装在所述滑槽内,所述弹簧连接在所述拉杆与所述滑槽之间,所述豁口开在所述卸料门上端面,所述第一滑轮设置在所述豁口内,所述长腔开在所述车侧板侧表面内,所述第二滑轮设置在所述长腔内,所述插孔开在所述车底板上表面,所述固定槽开在所述插孔内相对两侧表面,所述第三滑轮设置在所述固定槽内。优选的,所述限位部,主要包括:长槽、移动杆、卡槽、卡块、侧槽以及液压缸;所述长槽开在所述长腔内侧表面,所述移动杆活动套装在所述长腔内,所述卡槽开在所述移动杆侧表面,所述卡块销轴转动连接在所述长槽内,所述侧槽开在所述卡槽内侧表面,所述液压缸设置在所述侧槽内且输出端与所述卡块铰链连接。优选的,所述滑槽与所述拉杆截面呈T形结构。优选的,所述卡槽与所述卡块形状、大小相匹配。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和积极效果在于,通过拉动卸料门翻转,同时进行限位固定,避免卸料门产生晃动,有效的改善了自转的卸料门会产生撞击的情况。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自卸车用后门翻起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自卸车用后门翻起装置的局部放大图;图3为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自卸车用后门翻起装置的局部放大图;以上各图中,1、车侧板;2、车底板;3、卸料门;4、驱动电机;5、钢丝绳;6、滑槽;7、拉杆;8、豁口;9、第一滑轮;10、长腔;11、第二滑轮;12、插孔;13、固定槽;14、第三滑轮;15、长槽;16、移动杆;17、卡槽;18、卡块;19、侧槽;20、液压缸;21、弹簧。具体实施方式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技术,但是,本技术还可以采用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技术并不限于下面公开说明书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实施例,由说明书附图1-3可知,本方案包括车侧板1、车底板2以及卸料门3,所述车侧板1设置在所述车底板2上表面,所述卸料门3销轴转动连接在所述车侧板1之间,所述车侧板1、车底板2以及卸料门3上设置有翻转结构;所述翻转结构,主要包括:驱动电机4、钢丝绳5、拉动部以及限位部;所述驱动电机4设置在所述车底板2底面,所述拉动部设置在所述车侧板1、所述车底板2以及所述卸料门3上,所述钢丝绳5连接在所述拉动部与所述驱动电机4之间,所述限位部设置在所述车侧板1内;所述拉动部,主要包括:滑槽6、拉杆7、弹簧21、豁口8、第一滑轮9、长腔10、第二滑轮11、插孔12、固定槽13以及第三滑轮14;所述滑槽6开在所述卸料门3侧表面,所述拉杆7滑动嵌装在所述滑槽6内,所述弹簧21连接在所述拉杆7与所述滑槽6之间,所述豁口8开在所述卸料门3上端面,所述第一滑轮9设置在所述豁口8内,所述长腔10开在所述车侧板1侧表面内,所述第二滑轮11设置在所述长腔10内,所述插孔12开在所述车底板2上表面,所述固定槽13开在所述插孔12内相对两侧表面,所述第三滑轮14设置在所述固定槽13内;所述限位部,主要包括:长槽15、移动杆16、卡槽17、卡块18、侧槽19以及液压缸20;所述长槽15开在所述长腔10内侧表面,所述移动杆16活动套装在所述长腔10内,所述卡槽17开在所述移动杆16侧表面,所述卡块18销轴转动连接在所述长槽15内,所述侧槽19开在所述卡槽17内侧表面,所述液压缸20设置在所述侧槽19内且输出端与所述卡块18铰链连接;所述滑槽6与所述拉杆7截面呈T形结构,所述卡槽17与所述卡块18形状、大小相匹配。具体使用时:打开卸料门3时,启动驱动电机4,输出端拉动钢丝绳5,钢丝绳5穿过插孔12以及长腔10,通过第一滑轮9、第二滑轮11以及第三滑轮14进行辅助滑动,拉动拉杆7,拉杆7在滑槽6内移动,通过弹簧21的力辅助,使钢丝绳5在驱动电机4输出端拉动,通过拉杆7移动的一端距离形成拉力,拉动卸料门3通过销轴连接处向上翻转打开,打开后,液压缸20输出端推动卡块18卡入到移动杆16的卡槽17内进行限位固定,这样能够避免卸料门3晃动产生撞击。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是对本技术作其它形式的限制,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可能利用上述揭示的
技术实现思路
加以变更或改型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应用于其它领域,但是凡是未脱离本技术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技术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改型,仍属于本技术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卸车用后门翻起装置,包括车侧板(1)、车底板(2)以及卸料门(3),所述车侧板(1)设置在所述车底板(2)上表面,所述卸料门(3)销轴转动连接在所述车侧板(1)之间,其特征在于,所述车侧板(1)、车底板(2)以及卸料门(3)上设置有翻转结构;/n所述翻转结构,主要包括:驱动电机(4)、钢丝绳(5)、拉动部以及限位部;/n所述驱动电机(4)设置在所述车底板(2)底面,所述拉动部设置在所述车侧板(1)、所述车底板(2)以及所述卸料门(3)上,所述钢丝绳(5)连接在所述拉动部与所述驱动电机(4)之间,所述限位部设置在所述车侧板(1)内。/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卸车用后门翻起装置,包括车侧板(1)、车底板(2)以及卸料门(3),所述车侧板(1)设置在所述车底板(2)上表面,所述卸料门(3)销轴转动连接在所述车侧板(1)之间,其特征在于,所述车侧板(1)、车底板(2)以及卸料门(3)上设置有翻转结构;
所述翻转结构,主要包括:驱动电机(4)、钢丝绳(5)、拉动部以及限位部;
所述驱动电机(4)设置在所述车底板(2)底面,所述拉动部设置在所述车侧板(1)、所述车底板(2)以及所述卸料门(3)上,所述钢丝绳(5)连接在所述拉动部与所述驱动电机(4)之间,所述限位部设置在所述车侧板(1)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卸车用后门翻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拉动部,主要包括:滑槽(6)、拉杆(7)、弹簧(21)、豁口(8)、第一滑轮(9)、长腔(10)、第二滑轮(11)、插孔(12)、固定槽(13)以及第三滑轮(14);
所述滑槽(6)开在所述卸料门(3)侧表面,所述拉杆(7)滑动嵌装在所述滑槽(6)内,所述弹簧(21)连接在所述拉杆(7)与所述滑槽(6)之间,所述豁口(8)开在所述卸料门(3)上端面,所述第一滑轮(9)设置在所述豁口(...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金钟李若英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华驰重工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