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化学发光系统。
技术介绍
电化学发光(ECU是电化学技术与化学发光技术相结合的产物,是指通 过施加一定的电压进行电化学反应,在电极表面产生一些电生物质,然后这 些电生物质之间或电生物质与体系中的某些组分之间通过电子传递形成激发 态,由激发态返回到基态而产生的一种发光现象。电化学发光具有灵敏度高, 线性范围宽,反应可控,仪器设备简单,操作简单等特点。由于电化学发光 基团可以跟许多物质如氨基酸,胺类和醇类发生共反应,也可作为发光标记 物与生物大分子如核酸和蛋白质等进行偶联,所以广泛应用于基因检测、免 疫诊断、食品安全,药物分析和环境监测等多个领域。目前,在氧化还原机制的电化学发光反应系统中,包含两种核心组分, 发光基团和共反应物。发光基团主要应用金属螯合物,如三联吡啶钌 等,由于其电化学可逆,可重复激发,发光效率高,检测灵敏度 高等特点,已成为研究和应用最多的电化学发光活性物质。共反应物主要是 几种有机化合物,早期是草酸盐(BardA. J., et al. , J. Am. Chem. Soc. 1977, 99, 5399 - 5403),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化学发光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作为强还原剂的锡离子或其化合物;一可以通过氧化还原反应形成激发态而发光的三联吡啶钌发光基团;以及一作为还原剂和发光基团实施氧化还原反应的磷酸电解质缓冲体系。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世平,樊春海,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1[中国|上海]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