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免疫层析多重检测试纸盘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15583 阅读:18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免疫层析多重检测试纸盘,包括一试纸盘底壳、一可与试纸盘底壳盖合的试纸盘上盖、以及一置于试纸盘底壳上的试纸条与试纸盘上盖之间的引流片,所述试纸盘上盖设加样孔,且加样孔正对引流片,所述加样孔连通一设于上盖内面由多个引流通道组成的引流槽,所述底壳设与上盖的多个引流通道位置和数量对应的试纸条承载台,且所述引流片边缘搭接于所述试纸条承载台上所承载的试纸条靠近加样孔一端的样品垫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试纸条特殊的排列方式、引流片的使用以及试纸盘外壳上引流槽的设计,克服了在先技术中联合检测模式中存在的液体样品分配不均匀、层析反应不均一、液体样品溢流损失等问题,使得均匀快速的同步检测得以顺利进行。(*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免疫诊断
,具体涉及一种免疫层析多重检测技术中的 免疫层析试纸盘,使得对一份样品进行一次操作即可获得多种目标被检物存在与否 的检测结果。
技术介绍
免疫层析技术是一种较为成熟的现场快速检测技术。传统的免疫层析试纸参见 图1所示,主要由以下几部分组成分析膜(主要材质为硝酸纤维素膜)101、结 合垫(主要材质为玻璃纤维)102、样品垫(主要材质为玻璃纤维或吸水纸)103、 吸水垫(主要材质为吸水纸)104,各个部分按照一定的重叠关系粘贴固定于粘性 底衬105上。上述各部分之间的相互重叠,保证了液体在试纸条上流动的连续性。 当进行检测时,将样品滴加到样品垫103上,样品通过渗透与虹吸作用进入结合垫 102,使其中的标记物-生物活性分子结合物重新溶解游离,并在吸水垫104的虹吸 作用下,离开结合垫102进入膜,在其内部向吸水垫104的方向流动。此过程中结 合物、目标被检物、检测带106、质控带107之间将特异地发生一定的免疫反应, 并产生具有指示性的信号。常用的可产生指示性信号的标记物为胶体金、荧光素、 染料等。然而,无论是何种免疫层析试纸,其所采取的检测模式均为对一份样品 进行一次实验操作,获得一种目标被检物存在与否的检测结果,即"一对一"检测 模式。这种模式在对可疑样品进行多种目标被检物筛査时,操作繁琐,且历时较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在先技术"一对一"检测模式所造成的繁琐、历时 长等缺点,提供一种免疫层析多重检测试纸盘,可实现对一份样品进行一次实验操 作而完成多种目标被检物的同时检测,即"一对多"检测模式。本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如下一种免疫层析多重检灘试纸盘,包括一试纸盘底壳、 一可与试纸盘底壳盖合的 试纸盘上盖、以及一置于试纸盘底壳上的试纸条与试纸盘上盖之间的引流片,所述 试纸盘上盖设加样孔,且加样孔正对引流片,所述加样孔连通一设于上盖内面由多 个引流通道组成的引流槽,所述底壳设与上盖的多个引流通道位置和数量对应的试 纸条承载台,且所述引流片边缘搭接于所述试纸条承载台上所承载的试纸条靠近加 样孔一端的样品垫上。上述免疫层析多重检测试纸盘中,所述试纸盘为圆形、方形、长方形、菱形、 正多边形任一几何形状,所述加样孔设于几何形状的几何中心位置,所述试纸盘底 壳的多条试纸条承载台以中心对称形式或轴对称形式排列。上述免疫层析多重检测试纸盘中,每一承载台边沿分布有多组固定档片,在每 一承载台靠近试纸盘底壳边缘方向设数值编号区。上述免疫层析多重检测试纸盘中,所述试纸条承载台由三道凸起组成,且靠近 对称中心或对称轴一端由同高档片封住。上述免疫层析多重检测试纸盘中,所述试纸盘上盖内面在所述引流槽的通道向 外延伸位置间隔设有多组压片,还顺序间断设有结果观察窗、终点指示窗和倒钉。上述免疫层析多重检测试纸盘中,试纸盘底壳上分布有多排凹下铆钉,对应在 上盖内面设凸起铆钉。上述免疫层析多重检测试纸盘中,所述引流通道由两个高边与一个低边组成, 且所有引流通道依次顺序连接;所述高边内面与所述承载台的外延咬和并直抵试纸 盘底壳的底面;所述低边的高h2与高边的高hl的关系是h2-hl—(承载台高+试纸条粘性底衬厚度+试纸条样品垫厚度)。具体的,所述免疫层析多重检测试纸盘的试纸盘为圆形、菱形或正多边形,所 述加样孔设于几何中心位置,所述试纸盘底壳的多条试纸条承载台以中心对称形式 排列。或者,所述试纸盘为方形或长方形,所述加样孔设于对称轴上,所述试纸盘底 壳的多条试紙条承载台在对称轴两侧对称排列。上述免疫层析多重检测试纸盘,在上盖外面对应试纸盘底壳数值编号设同样的 数值编号,另设用以标注样品的检测序号的ID窗口,用户持握指示,以及插入方 向指示。本技术通过设计一种特殊的免疫层析试纸盘建立一种免疫层析多重检测 模式,使得多种免疫层析试纸可同步均匀的发生免疫层析反应对一份样品进行检 测。采用本技术齙设计,通过试纸条特殊的排列方式、引流片的使用以及试纸 盘外壳上引流槽的设计,克服了在先技术中联合检测检测模式中存在的液体样品分配不均匀、层析反应不均一、液体样品溢流损失等问题,使得多重检测模式中均匀 快速的同步检测得以顺利进行。附图说明图l:试纸条结构图图2:试纸盘底壳图3A:试纸盘上盖内面图3B:试纸盘上盖内面中引流通道结构图图4:试纸盘上盖外面图5:试纸盘组装图图6:中心对称十项联检试纸盘底壳图7A:中心对称十项联检试纸盘内面图7B:中心对称十项联检试纸盘内面中引流通道结构图图8:中心对称十项联检试纸盘外面图9:中心对称十项联检试纸盘组装图图10:轴对称十项联检试纸盘底壳图11A:轴对称十项联检试纸盘上盖内面图11B:轴对称十项联检试纸盘上盖内面中引流通道结构图 图12:轴对称十项联检试纸盘上盖外面 图13:轴对称十项联检试纸盘组装图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设计的试纸盘包括四部分试纸盘底壳l (参见图2、图6、图10)、 试纸盘上盖2 (参见图3A/3B与图4、图7A/7B与图8、图11A/11B与图12)、引 流片3 (参见图5、图9、图13)与试纸条4 (参见图l),所述试纸盘底壳l与所 述试纸盘上盖2盖合后配合使用,所述引流片3置于纸盘底壳1上所承载的试纸条 与试纸盘上盖2之间。试纸盘底壳1包含有多条试纸条承载台11,多条试纸条承载台11以中心对称 形式(参见图2、图6)或轴对称形式形式(参见图10)排列;每一承载台11边 沿分布有多组固定档片12与同高档片13,在每一承载台11靠近试纸盘底壳1边 缘方向设数值编号区Al,试纸盘底壳上还分布有多排凹下铆钉14;继续參见图2所示,其中,所说的试纸条承载台11,由三道凸起组成,且靠近对称中心或对称轴一端由同高档片13封住,从而阻止液体样品的溢流损失;所 说的固定档片12,位于试纸条承载台11周围,所说的试纸条承载台11与固定档 片12组合,用于承载免疫层析试纸并将免疫层析试纸固定,从而使免疫层析试纸 保持与承载台11 一致的中心对称形式或轴对称形式,试纸条样片垫聚拢于对称中 心或对称轴;所说的数值编号区A1,设于每个试纸条承载台ll边侧,用于指示承 载于试纸条承载台11上的不同种类试纸条;所说的多排凹下铆钉14用于与试纸盘 上盖2扣合固定,其中,其最内靠近对称中心或对称轴的一组凹下铆钉14,可同 时作为定位钉15,用于固定引流片3的位置。参见图3和图4所示,试纸盘上盖2包括试纸盘上盖内面与试纸盘上盖外面, 由引流槽21、多组压片22、 23、 24、倒钉25、多排凸起铆钉26、加样孔27、结 果观察窗28、终点指示窗29、以及数值编号区B1、 ID窗口B2、持握指示B3以 及插入方向指示B4组成;引流槽21、压片22、 23、 24、倒钉25、凸起铆钉26分 布在试纸盘上盖内面,加样孔26、结果观察窗27、终点指示窗28穿透试纸盘上盖 2内面和外面,数值编号B1、 ID窗口B2、持握指示B3以及插入方向指示B4仅 分布在试纸条上盖外面;其中,所说的引流槽21,由与每个试纸条对应的引流通道20组合一体而成; 所说的引流通道20,参见图3B所示,包括两个高边201与一个低边202;所说的 高边201,其内面与承载台11的外延咬和并直抵试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免疫层析多重检测试纸盘,其特征在于,包括一试纸盘底壳、一可与试纸盘底壳盖合的试纸盘上盖、以及一置于试纸盘底壳上的试纸条与试纸盘上盖之间的引流片,所述试纸盘上盖设加样孔,且加样孔正对引流片,所述加样孔连通一设于上盖内面由多个引流通道组成的引流槽,所述底壳设与上盖的多个引流通道位置和数量对应的试纸条承载台,且所述引流片边缘搭接于所述试纸条承载台上所承载的试纸条靠近加样孔一端的样品垫上。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蕾杜宗敏杨瑞馥黄惠杰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微生物流行病研究所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