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沥青质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600620 阅读:23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用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沥青质的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仪,紫外多波长检测器,波长为220-370nm,色谱柱尺寸为50-70cm长,直径为0.8cm,色谱柱担体为HSG-10及HSG-15混合固定相,四氢呋喃与C↓[1]↑[0]-C↓[3]↑[0]醇按如下体积百分比:醇5-70%,四氢呋喃30-95%配成移动相,流速为1.0-2.0ml/min,进样量为1-5μl。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组份峰呈现性好,分辨率高、重复性较好,可表征多种沥青质的性能及结构特征。(*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一种色谱分析方法,具体地说涉及。沥青类产品的主要烃族组成为沥青质,即沥青的庚烷不溶物。通常,沥青质含量占总量的70%以上。目前对沥青质的仪器分析,仅能以薄层(棒)色谱/氢火焰(检测)分析方法及高效凝胶渗透色谱法实现分离分析。其中,薄层/氢火焰法采用的仪器通常为Latroscan TH-10分析仪,薄层棒为0.9mm直径,150mm长的CHROMAROD硅胶棒。色谱分析过程是将点了样的薄层棒依次置于不同溶剂中推展后干燥;再推展、干燥,继而进行扫描/氢火焰检测。展开剂涉及烷烃、甲苯、三氯甲烷和甲醇。谱图中最后一个峰,即原点峰为沥青质。由于硅胶棒的色谱塔板数不高等因素,沥青质也仅能以一个总峰呈现。在凝胶渗透色谱法中,尽管涉及的仪器很多,但对沥青质的组份分析却无能为力。由于目前高效液相色谱的研制水平所限,缺少对沥青质分析所适宜的固定相、移动相体系等诸多原因造成了至今并未能真正“高效”分析沥青质成份,沥青质仅能获得一个色谱峰,组份间的分离缺少的分辨率。目前现有的两种分析方法对不同来源,不同特征的沥青质无法给于若干彼此具有清晰、高分辨的谱峰段份。本专利技术的专利技术目的是提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沥青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分析方法如下:(1)使用高效液相色谱分析仪,检测器为紫外多波长检测器,波长为220-370nm;色谱柱尺寸长为50-70cm,直径为0.5-0.8cm;(2)色谱柱担体为HSG-10及H SG-15混合固定相,重量百分比为:HSG-10为70-90%,HSG-15为10-30%;(3)以四氢呋喃与C↓[1]↑[0]-C↓[3]↑[0]醇配制移动相按如下体积百分比:醇5-70%,四氢呋喃30-95%,流速为1.0-2.0m l/min,样品进样量为1-5μl;(4)以正庚烷抽提沥青质:取沥青类产品0.1-1.0g,连续500-10...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昌鸣阎瑞萍张立安杨建丽刘振宇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4[中国|山西]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