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前部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678876 阅读:5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18 20:54
一种车辆前部结构,可提高朝向车辆后方的载荷传递效率。各前柱(12)具有第一前柱(16)、及位于第一前柱(16)的车辆后方且沿上下方向延伸设置的第二前柱(18),第二前柱(18)具有从车辆上部朝向车辆前方倾斜的倾斜部(20)、从倾斜部(20)的下端部朝向车辆前方弯曲的弯曲部(22)、及经由弯曲部(22)延伸向车辆下方的下方延伸设置部(24),各上构件(14)在车辆后方端部设有沿上下方向延伸的上下结合部(30),上下结合部(30)较第一前柱(16)的下端部(16a)位于车辆后方下部,将上构件(14)的车辆后方端部结合于前柱(12)的车宽方向外侧,弯曲部(22)被配置在上下结合部(30)的车辆后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车辆前部结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车辆前部结构,其包括第一前柱(frontpillar)、及位于第一前柱的车辆后方的第二前柱。
技术介绍
例如,在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车辆前部结构中,前柱包含配置在车辆前方侧的前方前柱、及配置在车辆后方侧的后方前柱。所述专利文献1的车辆前部结构中,使前围板侧梁(cowlsidemember)的车辆后方端部延伸向车辆后方,并在第一固定点固定于后方前柱的下端。由此,专利文献1中,能够将正面碰撞时从车辆正面输入的碰撞载荷经由第一固定点而传递至后方前柱。[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第6056543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问题]此外,在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车辆前部结构中,使作为前围板侧梁的一部分的车辆后方端部延伸向车辆后方,而固定至前柱的车宽方向外侧。由此,专利文献1中,朝向车辆后方的载荷传递效率有可能下降。本专利技术是有鉴于此点而完成,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辆前部结构,能够提高朝向车辆后方的载荷传递效率。[解决问题的技术手段]为了达成所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是一种车辆前部结构,其包括:左右一对前柱,分别配置在车辆前部的左右两侧,且沿上下方向延伸设置;以及左右一对上构件,连接于所述各前柱的下方,且沿车辆前后方向延伸设置,所述各前柱具有第一前柱及第二前柱,所述第二前柱位于所述第一前柱的车辆后方且沿上下方向延伸设置,其中,所述第二前柱具有:倾斜部,从车辆上部朝向车辆前方倾斜;弯曲部,从所述倾斜部的下端部朝向车辆前方弯曲;以及下方延伸设置部,经由所述弯曲部而延伸向车辆下方,所述各上构件在车辆后方端部设有沿上下方向延伸的上下结合部,所述上下结合部较所述第一前柱的下端部而位于车辆后方下部,将所述上构件的车辆后方端部结合于所述前柱的车宽方向外侧,所述弯曲部被配置在所述上下结合部的车辆后方。[专利技术的效果]本专利技术中,能够获得一种可提高朝向车辆后方的载荷传递效率的车辆前部结构。附图说明图1是从车辆外侧观察适用了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的车辆前部结构的、车辆前部的右侧部分的侧面图。图2是图1所示的车辆前部的局部放大侧面图。图3是沿着图2的III-III线的纵剖面图。图4是沿着图2的IV-IV线的横剖面图。图5是从车厢内侧观察配置在车辆前部的右侧的第二前柱的放大侧面图。图6是沿着图5的VI-VI线的纵剖面图。图7是从图2的箭头A方向观察的箭头图。[符号的说明]10:车身前部12:前柱14:上构件14a:(上构件的)上端部14b、14c:(上构件的)车辆后方端部16:第一前柱16a:(第一前柱的)下端部18:第二前柱20:倾斜部20a:(倾斜部的)下端部22:弯曲部24:下方延伸设置部30:上下结合部36:外侧加强筋部38:内侧加强筋部40:上部空间部(空间部)42:下部空间部(空间部)具体实施方式接下来,一边适当参照附图,一边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另外,各图中,“前后”表示车辆前后方向,“左右”表示左右方向(车宽方向),“上下”表示车辆上下方向(铅垂上下方向)。如图1所示,车辆前部10是具备下述部分而构成,即:左右一对前柱12、12,分别配置在车辆前部10的左右两侧,且沿上下方向延伸设置;以及左右一对上构件14、14,连接于各前柱12的下方,且沿车辆前后方向延伸设置。另外,图1中,仅示出车辆前部10的右侧部分,而省略了左侧部分的图示。各前柱12具有第一前柱16与第二前柱18。第一前柱16较第二前柱18而位于车辆前方,且沿上下方向延伸设置。第二前柱18位于第一前柱16的车辆后方,且沿上下方向延伸设置。第一前柱16包含配置在车宽方向外侧的第一前柱外件、及配置在车宽方向内侧的第一前柱内件。第一前柱16的下端连结于第二前柱18的后述的弯曲部22的前端。另外,第一前柱内件包含未图示的第一前柱加强材(stiffener)。第二前柱18包含配置在车宽方向外侧的第二前柱外件、及配置在车宽方向内侧的第二前柱内件。另外,第二前柱内件也包含配置在第二前柱内件的车宽方向外侧的前柱加强材。第二前柱18的沿着端面方向的剖面积大于第一前柱16的沿着端面方向的剖面积。由此,第二前柱18的刚性/强度高于第一前柱16的刚性/强度。如图1所示,第二前柱18具有倾斜部20、弯曲部22及下方延伸设置部24。倾斜部20以从车辆上部的车顶(roof)部26朝向车辆前方下降的方式而倾斜。弯曲部22从所述倾斜部20的下端部20a朝向车辆前方以大致水平地弯曲的方式而延伸。下方延伸设置部24连结于弯曲部22的下端部,并且经由弯曲部22而延伸至车辆下方的侧封(sideseal)28为止。另外,本实施方式中,使弯曲部22与下方延伸设置部24包含不同的构件,将弯曲部22的下端与下方延伸设置部24的上端一体地接合,但并不限定于此,也可一体地构成弯曲部22与下方延伸设置部24。如图2所示,下方延伸设置部24具有:大致平坦的平面部24a;前方侧部24b,连续于平面部24a的车辆前方侧,且朝车内侧凹陷;以及后方侧部24c,连续于平面部24a的车辆后方侧,且朝车内侧凹陷。如图2所示,在车辆后方部位,各上构件14具有:大致平坦的横壁15a;以及下壁15b,连续于横壁15a的下端,且朝向车内侧凹陷。而且,如图1及图2所示,各上构件14在所述上构件14的车辆后方端部,设有沿上下方向延伸的上下结合部30。所述上下结合部30具有:上侧结合部32a,结合于弯曲部22的下端部;以及下侧结合部32b,结合于下方延伸设置部24的车辆前方侧的上端部。各上构件14的车辆前方端部连结于前副车架(frontsubframe)34(参照图1)。如图2所示,上下结合部30较第一前柱16的下端部16a而位于车辆后方下部,将上构件14的车辆后方端部结合于第二前柱18的车宽方向外侧。第二前柱18的弯曲部22被配置在上构件14的上下结合部30的车辆后方位置。在各前柱12的弯曲部22,设有外侧加强筋(bead)部36。所述外侧加强筋部36包含朝向前柱12的外侧(车厢外侧)突出的凸部(参照图3),且从车厢外侧呈侧视大致直线状地延伸。而且,外侧加强筋部36以下述方式倾斜,即,从上构件14的车辆后方侧的上端部14a朝向倾斜部20的下端部20a而朝车辆后方稍许上升(参照图2的粗虚线)。如图5所示,在各前柱12的倾斜部20与弯曲部22的边界附近部位,设有内侧加强筋部38。所述内侧加强筋部38包含朝向前柱12的内侧(车厢内侧)突出的凸部(参照图6),从车厢内侧俯视呈大致圆弧状。而且,内侧加强筋部38从上构件14的上端部朝向第二前柱18延伸向车辆后方。上构件14的车辆后方端部(上下结合部30)在与各前柱12的车辆前后方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车辆前部结构,其包括:左右一对前柱,分别配置在车辆前部的左右两侧,且沿上下方向延伸设置;以及左右一对上构件,连接于所述各前柱的下方,且沿车辆前后方向延伸设置,/n所述各前柱具有第一前柱及第二前柱,所述第二前柱位于所述第一前柱的车辆后方且沿上下方向延伸设置,所述车辆前部结构的特征在于,/n所述第二前柱具有:/n倾斜部,从车辆上部朝向车辆前方倾斜;/n弯曲部,从所述倾斜部的下端部朝向车辆前方弯曲;以及/n下方延伸设置部,经由所述弯曲部而延伸向车辆下方,/n所述各上构件在车辆后方端部设有沿上下方向延伸的上下结合部,/n所述上下结合部较所述第一前柱的下端部而位于车辆后方下部,将所述上构件的车辆后方端部结合于所述前柱的车宽方向外侧,/n所述弯曲部被配置在所述上下结合部的车辆后方。/n

【技术特征摘要】
20190311 JP 2019-0433311.一种车辆前部结构,其包括:左右一对前柱,分别配置在车辆前部的左右两侧,且沿上下方向延伸设置;以及左右一对上构件,连接于所述各前柱的下方,且沿车辆前后方向延伸设置,
所述各前柱具有第一前柱及第二前柱,所述第二前柱位于所述第一前柱的车辆后方且沿上下方向延伸设置,所述车辆前部结构的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前柱具有:
倾斜部,从车辆上部朝向车辆前方倾斜;
弯曲部,从所述倾斜部的下端部朝向车辆前方弯曲;以及
下方延伸设置部,经由所述弯曲部而延伸向车辆下方,
所述各上构件在车辆后方端部设有沿上下方向延伸的上下结合部,
所述上下结合部较所述第一前柱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凉平
申请(专利权)人: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