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车辆座椅锁止机构
本技术涉及车辆座椅
,特别涉及一种车辆座椅锁止机构。
技术介绍
目前,大部分车辆驾驶位的座椅均能实现前后调节,并可通过锁止系统锁定调节后的座椅位置。现有的锁止系统主要包括与座椅固连的上轨、与车身底板固连的下轨,以及可转动地设于上轨上的棘爪,并于上、下轨上分别形成有若干齿窗,从而可当棘爪卡置于上、下轨相重合的齿窗内时,可实现对上、下轨间相对滑动的锁定。由于结构设计不合理,现有的锁止系统结构复杂,零部件较多,成本较高,从而使得车辆座椅的重量较重。另外,现有结构需要在上轨上开设较大的开口才能实现该锁止系统的装配,大大削弱了上轨的结构强度。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旨在提出一种车辆座椅锁止机构,其结构简单,零部件较少,且成本较低,便于装配。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车辆座椅锁止机构,配置于可相对滑动、并于两者间限定出空腔的上轨和下轨之间,以构成对两者间相对滑动的锁止,该车辆座椅锁止机构包括:扭杆件,固定于所述上轨上,所述扭杆件具有扭转段,以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车辆座椅锁止机构,配置于可相对滑动、并于两者间限定出空腔(7)的上轨(1)和下轨(2)之间,以构成对两者间相对滑动的锁止,其特征在于,该车辆座椅锁止机构包括:/n扭杆件(3),固定于所述上轨(1)上,所述扭杆件(3)具有扭转段(303),以及与所述扭转段(303)一体连接的自由段(304),所述自由段(304)呈折弯状,且所述自由段(304)的部分被配置为并排于所述扭转段(303)而沿所述上轨(1)长度方向布置的轴体(3041);/n锁止件(4),包括配置于所述空腔(7)内的锁止部(401),以及与所述锁止部(401)固连的承力部(402),所述锁止部(401)可转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辆座椅锁止机构,配置于可相对滑动、并于两者间限定出空腔(7)的上轨(1)和下轨(2)之间,以构成对两者间相对滑动的锁止,其特征在于,该车辆座椅锁止机构包括:
扭杆件(3),固定于所述上轨(1)上,所述扭杆件(3)具有扭转段(303),以及与所述扭转段(303)一体连接的自由段(304),所述自由段(304)呈折弯状,且所述自由段(304)的部分被配置为并排于所述扭转段(303)而沿所述上轨(1)长度方向布置的轴体(3041);
锁止件(4),包括配置于所述空腔(7)内的锁止部(401),以及与所述锁止部(401)固连的承力部(402),所述锁止部(401)可转动的设于所述轴体(3041)上,并为因所述扭转段(303)挡置而构成对所述上轨(1)和所述下轨(2)间相对滑动的锁止,所述承力部(402)具有位于所述空腔(7)外的承力端(4021),且所述承力端(4021)承接外力驱使可使所述承力部(402)驱动所述锁止部(401),以由所述锁止部(401)迫使所述扭转段(303)扭转,而解除对所述上轨(1)和所述下轨(2)间的锁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座椅锁止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扭转段(303)为沿所述上轨(1)的长度方向延伸的直线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座椅锁止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轨(1)包括相对布置的左侧壁(101)和右侧壁(103),以及连接所述左侧壁(101)和所述右侧壁(103)的顶壁(102),且于所述右侧壁(103)与所述顶壁(102)的连接处(104)构造有凹入所述空腔(7)内的沉耳(105),所述轴体(3041)因所述沉耳(105)的约束而被限定于所述连接处(104)。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辆座椅锁止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左侧壁(101)上形成有伸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学究,周俊,赵磊,倪梦强,李晓娜,王鹏硕,
申请(专利权)人:诺创汽车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