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济南大学专利>正文

具有COX-2抑制和抗氧化作用的丁烯酸内酯二聚体及其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398947 阅读:8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06 04:3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芳香丁烯酸内酯二聚体及其制备方法和在COX‑2抑制剂及抗氧化药物中的应用。本发明专利技术从一株曲霉属真菌

Dimer of butenolide with COX-2 inhibition and antioxidation and its applic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具有COX-2抑制和抗氧化作用的丁烯酸内酯二聚体及其应用
本专利技术属于海洋天然药物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芳香丁烯酸内酯二聚体及其在制备COX-2抑制剂和抗氧化药物中的应用。
技术介绍
环氧合酶(COX)是催化花生四烯酸氧化合成前列腺素的关键酶。COX-1主要存在于正常细胞中,催化产生维持正常生理功能的前列腺素;COX-2在大多数组织中呈诱导型表达,是炎症过程中重要的诱导酶,是非甾体抗炎药物的作用靶标,但是目前市售的非甾体抗炎药在长期服用后会引起肠胃及肾脏不良反应,同时,COX-2在多种肿瘤组织中高表达,在肿瘤发生发展、浸润转移以及新生血管生成中都起了重要作用,已成为肿瘤防治的新靶点之一。因此,开发新的COX-2抑制剂对于炎症和癌症的治疗都具有重要意义。氧化损伤不仅与衰老、肿瘤相关,还与许多其他疾病有着密切的关系,如冠心病、心衰、阿尔茨海默症、慢性炎症等,抗氧化剂能够清除氧自由基,改善氧化损伤,对于氧化应激相关疾病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曲霉属真菌及其发酵物中分离的具有COX-2抑制活性和抗氧化活性的芳香丁烯酸内酯二聚体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曲霉属真菌AspergillusterreusSCAU011,保藏于中国普通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中心(CGMCC),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3号,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保藏编号:CGMCCNo.19270,保藏日期:2019年12月27号。一种曲霉属真菌AspergillusterreusSCAU011及其发酵产物在生产COX-2抑制剂和抗氧化剂中的应用。所述曲霉属真菌AspergillusterreusSCAU011培养后可产生发酵产物,所述发酵产物中含有COX-2抑制活性和抗氧化活性物质,其发酵液可用于生产具有COX-2抑制活性和抗氧化活性的药物或添加剂。一种曲霉属真菌AspergillusterreusSCAU011产生的芳香丁烯酸内酯二聚体化合物,其结构式如图1所示。一种上述芳香丁烯酸内酯二聚体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曲霉属真菌AspergillusterreusSCAU011的发酵;(2)从步骤(1)所得发酵物中经提取得到发酵提取物;(3)步骤(2)中的提取物通过正相硅胶柱、快速中压层析柱、反相C18柱高效液相等方法进行分离。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含有步骤(2)中提取物,或图1所示化合物或其盐在制备COX-2抑制剂或抗氧化剂的药物、药物中间体中的用途。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含有含有步骤(2)中提取物,或图1所示化合物或其盐的COX-2抑制剂或抗氧化剂的药物。所述COX-2抑制剂和抗氧化剂药物还包括医学上可接受的辅料。所述COX-2抑制剂和抗氧化剂药物还可以包括其他有效成分,以增强抑制COX-2或抗氧化效果。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优点:本专利技术的芳香丁烯酸内酯二聚体可以通过AspergillusterreusSCAU011的发酵提取分离获得,具有抑制COX-2的活性和清除氧自由基的活性,在制备COX-2抑制剂和抗氧化剂发面具有应用潜力。附图说明图1为芳香丁烯酸内酯二聚体化合物的结构式。图2为菌种SCAU011平板培养图片。图3为图1所示化合物的氢谱(600MHz)和碳谱(150MHz)数据(CDCl3)。图4为图1所示化合物主要的1H-1HCOSY、HMBC信息。图5为图1所示化合物的ECD谱图。图6为图1所示化合物的Mosher试剂衍生物结构及其δH(Δδ=δS−δR)差值。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说明,但本专利技术不受下述实施例的限制。实施例中的实验方法,如无特别说明,均采用本领域常规技术,实验试剂均为商业购买。本专利技术的菌种AspergillusterreusSCAU011保藏于中国普通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中心(CGMCC),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3号,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保藏编号:CGMCCNo.19270,保藏日期:2019年12月27号。实施例1菌种的分离纯化与鉴定。从湛江特呈岛红树林保护区沉积物中,经分离纯化获得菌种AspergillusterreusSCAU011,其典型培养物图片如图2所示:菌落呈圆形,菌丝白色,孢子土黄色。经ITSrDNA检测,与GeneBank数据进行比较,鉴定为Aspergillusterreus真菌。实施例2发酵物的制备。种子培养基的配制方法:土豆浸出液200mL,葡萄糖20g,海盐30g,用水定容到1L。将PDB培养基装入20个500mL的三角烧瓶中,每瓶约150mL,在121℃高压蒸汽灭菌25分钟,备用。大米培养基配置方法:将市售大米80g,酵母浸膏0.4g,葡萄糖0.4g,无菌水120mL,海盐3.6g置于1L三角瓶中,共60瓶。121℃高压蒸汽灭菌25分钟,备用。用无菌竹签挑取适量的真菌AspergillusterreusSCAU011菌种接种入种子培养基中,28℃摇床(180rpm)培养3天得到种子液,然后用移液枪接种10mL种子液到1L的装有大米培养基的三角烧瓶中,于28℃静置培养30天后,收取发酵的培养基。将发酵的大米培养基用95%乙醇浸泡,浸取液回收乙醇后剩余水相,再用乙酸乙酯进行萃取,减压浓缩得到乙酸乙酯提取物作为粗提物。实施例3芳香丁烯酸内酯二聚体的制备。按照实施例2的方法获得4.0kg发酵大米培养基,将大米培养基用95%乙醇浸泡、浸取液回收乙醇后剩余水相再用乙酸乙酯进行萃取,减压浓缩得到乙酸乙酯提取物60g。乙酸乙酯提取物用正相硅胶(100-200目)进行柱层析,以二氯甲烷-甲醇作为洗脱剂,从体积比100:0到0:100进行梯度洗脱,根据薄层层析情况合并各个流份,回收洗脱溶剂,获得7个馏分(Fr.1-Fr.7)。Fr.5进一步以二氯甲烷-丙酮作为洗脱剂进行正相硅胶(200-300目)柱层析,根据薄层层析情况合并各个流份,回收洗脱溶剂,获得6个馏分(Fr.5-1-Fr.5-6)。组分Fr.5-4以甲醇-水作为洗脱剂进行快速中压(反向C-18)层析分离,根据薄层层析情况合并各个流份,回收洗脱溶剂,获得9个馏分(Fr.5-4-1-Fr.5-4-9)。组分Fr.5-4-9采用高效液相半制备(色谱柱为YMC-PackODS-A10mm×250mm,流速为3.0mL/min,检测波长254nm,流动相为体积比为76:24:0.05的甲醇-水-乙酸)在出峰时间为11.2min时分离纯化得到图1所示化合物(6.3mg)。图1所示化合物是淡黄色胶状,易溶于氯仿、甲醇、DMSO,难溶于水,比旋光度值[α]29D77.1(c0.36,MeOH)。对分离获得的化合物进行高分辨质谱(HR-ESIMS)、1HNMR、13CNMR、2D1H-1HCOSY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曲霉属真菌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曲霉属真菌AspergillusterreusSCAU011,保藏于中国普通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中心,保藏号为CGMCCNo:19270。


2.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曲霉属真菌产生的芳香丁烯酸内酯二聚体,其结构式如图1所示。


3.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曲霉属真菌AspergillusterreusSCAU011在制备权利要求2所述的图1所示化合物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曲霉属真菌AspergillusterreusSCAU011的发酵;
(2)从步骤(1)所得发酵物中经提取得到发酵提取物;
(3)步骤(2)中的提取物通过正相硅胶柱、快速中压层析柱、反相C18柱高效液相等方法进行分离。


4.C...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华鲍洁贺菲张玉颖
申请(专利权)人:济南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