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有机化合物、有机电致发光材料及其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396860 阅读:5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06 03:5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有机化合物、有机电致发光材料及其应用,所述有机化合物具有如式I所示结构,以氮杂二苯并菲作为中心骨架结构,通过取代位点和取代基的特殊设计赋予其较低的HOMO能级和合适的LUMO能级,所述有机化合物具有较高的三线态能级E

An organic compound, organic electroluminescent material and its applic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有机化合物、有机电致发光材料及其应用
本专利技术属于有机电致发光材料
,具体涉及一种有机化合物、有机电致发光材料及其应用。
技术介绍
相比于传统的无机电致发光器件,有机电致发光器件(OLED)具有响应快、发光效率高、自发光、视角宽、超薄、温度适应性好、生产工艺简单以及能耗低等优点,被逐步应用于柔性显示、平板显示、固态照明和车载显示中,并具有极大的潜力替代主流的液晶显示器,成为显示领域的明星技术。同时,人们对于显示装置的性能要求也不断带动着有机光电类材料和OLED器件向着更高性能的方向发展。近年来,随着有机电致发光技术的不断革新,OLED器件从初始的三明治结构逐渐发展为多种功能层构成的复杂结构。以经典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为例,其层叠结构包括阴极、阳极和位于阴极和阳极之间的有机膜层,有机膜层中包含发光层、电子传输层、空穴传输层、空穴注入层和电子注入层等。最早应用于电致发光器件中的电子传输材料为8-羟基喹啉铝(Alq3),但是Alq3的电子迁移率比较低,大约在10-6cm2/vs,使得器件的电子传输和空穴传输不均衡。随着OLE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有机化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机化合物具有如式I所示结构:/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有机化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机化合物具有如式I所示结构:



其中,X1、X2、X3、X4、X5、X6、X7、X8各自独立地选自C或N,且X1、X2、X3、X4、X5、X6、X7、X8中至少有一个为N;
L1、L2各自独立地选自单键、取代或未取代的C1~C20直链或支链亚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1~C20亚烷氧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1~C20亚烷硫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3~C20亚环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6~C40亚芳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3~C40亚杂芳基中的任意一种;
R1、R2各自独立地选自氢、氰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6~C40芳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3~C40杂芳基、中的任意一种,虚线代表基团的连接位点;
Ar1、Ar2各自独立地选自取代或未取代的C1~C20直链或支链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1~C20烷氧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1~C20烷硫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3~C20环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6~C30芳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2~C30杂芳基中的任意一种;
Ar3选自取代或未取代的C6~C30亚芳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2~C30亚杂芳基中的任意一种;
n1、n2各自独立地选自0~2的整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化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取代的芳基、取代的杂芳基、取代的亚芳基、取代的亚杂芳基、取代的直链或支链烷基、取代的烷氧基、取代的硫代烷氧基、取代的环烷基中的取代基选自氰基、卤素、羟基、硝基、C1~C20直链或支链烷基、C1~C20烷氧基、C1~C10烷硫基、C6~C30芳基、C2~C30杂芳基、C6~C20芳胺基或C3~C20环烷基中的至少一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化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X1、X2、X3、X4、X5、X6、X7、X8中N的个数为1个或2个。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有机化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X1、X2、X3、X4、X5、X6、X7、X8中N的个数为2个,且X1、X2、X3、X4中有一个为N,X5、X6、X7、X8中有一个为N。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有机化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机化合物具有如式I-1、式I-2、式I-3或式I-4中任一项所示结构:



其中,L1、L2、R1、R2、n1、n2各自独立地具有与权利要求1中相同的限定范围。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有机化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机化合物具有如式I-5、式I-6、式I-7或式I-8中任一项所示结构:



其中,L1、L2、R1、R2、n1、n2各自独立地具有与权利要求1中相同的限定范围。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化合物,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冉佺高威牛晶华张磊代文朋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天马有机发光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