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装结构及具有其的封装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303645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26 22: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揭示了一种封装结构及具有其的封装体,所述封装结构包括:柔性线路板;电性连接且叠装设置于所述柔性线路板上的芯片;电性连接且设置于所述芯片上的无源组件;其中,所述无源组件设置于芯片贴近所述柔性线路板的一面,所述柔性线路板对应所述无源组件的位置贯通开设至少一个通孔,所述无源组件通过所述通孔曝露于所述柔性线路板之外。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封装结构及具有其的封装体,通过在柔性线路板的引脚结合区开设通孔,并将电性连接在芯片上的无源组件通过通孔曝露于柔性线路板之外,可以使封装后的封装结构整体面积减小,进一步的,也可以使具有该封装结构的封装体的面积和厚度均减小。

Package structure and package with i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封装结构及具有其的封装体
本技术属于半导体制造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封装结构及具有其的封装体。
技术介绍
目前,液晶显示器发展迅速,高清、高频显示器已进入主流市场,作为液晶显示器的重要模块组成的芯片封装结构也面临升级和换代。现有技术中,涉及的封装体包括:基板,以叠装在基板上的封装结构,所述封装结构如图1所示,其包括:柔性线路板10,分别电性连接且独立叠装设置于所述柔性线路板10上的芯片30和无源组件50。现有技术中,由于芯片和无源组件独立封装于柔性线路板上,如此,柔性线路板的面积需要做的很大,另外,封装结构叠加于基板使,柔性线路板需要弯曲,由于柔性线路板的引脚接合区域外存在无源组件,如此,其在高度上也需要占用一定空间,进而间接增加封装体的厚度,浪费材料及增加制造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封装结构及具有其的封装体。为了实现上述技术目的之一,本技术一实施方式提供一种封装结构,其包括:柔性线路板;电性连接且叠装设置于所述柔性线路板上的芯片;电性连接且设置于所述芯片上的无源组件;其中,所述无源组件设置于芯片贴近所述柔性线路板的一面,所述柔性线路板对应所述无源组件的位置贯通开设至少一个通孔,所述无源组件通过所述通孔曝露于所述柔性线路板之外。作为本技术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芯片通过若干导电凸块电性连接于所述柔性线路板;且通过所述导电凸块间隔使所述芯片与所述柔性线路板之间形成容置空间。作为本技术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无源组件包括:微透镜、电容、电感至少其中之一;所述导电凸块由金,铜和锡的复合材料,铜、镍和金的复合材料至少其中一种制成。作为本技术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无源组件设置于所述容置空间内。作为本技术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无源组件设置于所述容置空间并延伸至所述通孔内。作为本技术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无源组件设置于所述容置空间并通过所述通孔延伸到所述柔性线路板远离所述芯片的一面之外。作为本技术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导电凸块形成导电引脚,所述容置空间对应所有导电引脚的内接合区设置。作为本技术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通孔在所述内接合区设置为1个。作为本技术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通孔在所述内接合区对应每一无源组件均设置为1个。为了实现上述技术目的另一,本技术一实施方式提供一种封装体,其包括:基板,以及叠装设置于所述基板上、且如上所述的封装结构。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封装结构及具有其的封装体,通过在柔性线路板的引脚结合区开设通孔,并将电性连接在芯片上的无源组件通过通孔曝露于柔性线路板之外,可以使封装后的封装结构整体面积减小,进一步的,也可以使具有该封装结构的封装体的面积和厚度均减小。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
技术介绍
涉及的封装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2、图3分别为本技术一实施方式涉及的封装结构的不同角度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将结合附图所示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行详细描述。但这些实施方式并不限制本技术,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根据这些实施方式所做出的结构、方法、或功能上的变换均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内。需要说明的是,本文使用的例如“上”、“下”等表示空间相对位置的术语是出于便于说明的目的来描述如附图中所示的一个单元或特征相对于另一个单元或特征的关系。空间相对位置的术语可以旨在包括封装结构在使用或工作中除了图中所示方位以外的不同方位。例如,如果将图中的设备翻转,则被描述为位于其他单元或特征“下表面的单元将位于其他单元或特征“上表面”。因此,示例性术语“下表面”可以囊括上表面和下表面这两种方位。封装结构可以以其他方式被定向(旋转90度或其他朝向),并相应地解释本文使用的与空间相关的描述语。结合图2、图3所示,本技术一实施方式提供一种封装结构,所述封装结构包括:柔性线路板10;电性连接且叠装设置于所述柔性线路板10上的芯片30;电性连接且设置于所述芯片30上的无源组件50;其中,所述无源组件50设置于芯片30贴近所述柔性线路板10的一面,所述柔性线路板10对应所述无源组件50的位置贯通开设至少一个通孔11,所述无源组件50通过所述通孔11曝露于所述柔性线路板10之外。本技术一具体示例中,所述无源组件50为感光元件、射频发射元件等,其安装需求需要曝露在柔性线路板10的外侧,例如:微透镜、电容、电感等元器件。所述芯片30通过若干导电凸块70电性连接于所述柔性线路板10;且通过所述导电凸块70间隔使所述芯片30与所述柔性线路板10之间形成容置空间。当然,在本技术的其他实施方式中,所述导电凸块70也可以替换为焊线,在此不做进一步的赘述。所述导电凸块70为导电金属材质,例如:由金,铜和锡的复合材料,铜、镍和金的复合材料等制成,用于连接所述芯片30和所述柔性线路板10,以使其之间电性导通。本技术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导电凸块70形成导电引脚,所述容置空间对应所有导电引脚的内接合区设置。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中,将柔性线路板10上,导电引脚之间的区域称之为内接合区,将导电引脚之外的区域称之为外接合区。本技术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通孔11在所述内接合区设置为1个,其通孔11的形状、大小、数量均不受限制,其形状例如:规则和/或不规则多边形,曲线形、圆形等;其大小只要保证将芯片30上的无源组件50全部曝露于柔性线路板10之外即可。对于通孔11的数量,本技术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通孔11在所述内接合区设置为1个。本技术另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通孔11在所述内接合区对应每一无源组件50均设置为1个。另外,所述通孔11的开口尺寸可以在其延伸方向上保持不变或依次递减,在此不做进一步的赘述。需要说明的是,柔性线路板10上具有线路,柔性线路板10开设通孔11的位置未设置线路,如此,开设通孔11后不会影响封装结构的电子性能。本技术第一可实现方式中,所述无源组件50设置于所述容置空间内。本技术第二可实现方式中,所述无源组件50设置于所述容置空间并延伸至所述通孔11内。本技术第三可实现方式中,所述无源组件50设置于所述容置空间并通过所述通孔11延伸到所述柔性线路板10远离所述芯片30的一面之外。相应的,本技术一实施方式提供一封装体,所述封装体包括:基板,以及叠装设置于所述基板上、且上所述的封装结构;所述基板例如:玻璃板,PCB板,所述封装结构与所述基板叠加时,所述封装结构中的柔性线路板10弯曲且设置于所述基板上,在本技术中,由于所述无源组件50设置于芯片30与所述柔性线路板10之间,如此,柔性线路板10的外引脚区可相应缩减,同时,柔性线路板10与基板叠装时,由于柔性线路板10的外引脚区不再设置无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封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封装结构包括:/n柔性线路板;/n电性连接且叠装设置于所述柔性线路板上的芯片;/n电性连接且设置于所述芯片上的无源组件;/n其中,所述无源组件设置于芯片贴近所述柔性线路板的一面,所述柔性线路板对应所述无源组件的位置贯通开设至少一个通孔,所述无源组件通过所述通孔曝露于所述柔性线路板之外。/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封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封装结构包括:
柔性线路板;
电性连接且叠装设置于所述柔性线路板上的芯片;
电性连接且设置于所述芯片上的无源组件;
其中,所述无源组件设置于芯片贴近所述柔性线路板的一面,所述柔性线路板对应所述无源组件的位置贯通开设至少一个通孔,所述无源组件通过所述通孔曝露于所述柔性线路板之外。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封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芯片通过若干导电凸块电性连接于所述柔性线路板;且通过所述导电凸块间隔使所述芯片与所述柔性线路板之间形成容置空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封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无源组件包括:微透镜、电容、电感至少其中之一;
所述导电凸块由金,铜和锡的复合材料,铜、镍和金的复合材料至少其中一种制成。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封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无源组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春燕
申请(专利权)人:颀中科技苏州有限公司北京奕斯伟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