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铝质埋入式密舱口盖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219812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20 21: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铝质埋入式密舱口盖,包括舱口,所述舱口的上端设置有舱口盖主体,所述舱口盖主体与舱口之间设置有合页,所述舱口盖主体的上端内部设置有提拉机构,所述舱口盖主体的下端舱口的内部设置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的底端设置有观察窗,所述舱口盖主体的内部靠近观察窗的上方设置有防护机构,所述舱口的外侧设置有三组固定机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铝质埋入式密舱口盖,避免把手凸起阻碍甲板上的物体移动,可以对观察窗形成保护,避免观察窗的表面划损,不仅可以对舱口盖主体起到固定作用,且可以避免水进入舱口内,密封性较好。

An aluminum embedded hatch cov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铝质埋入式密舱口盖
本技术涉及舱口盖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铝质埋入式密舱口盖。
技术介绍
舱口是指能垂直进入船舱的门或格子盖,即船舶甲板上供装卸货物、机件或人员进出用的开口,舱口一般配有舱口盖,是船上封闭舱口的设备,埋入式是舱口盖主体隐藏在船体内的安装方式;现有的舱口盖有一些缺点,首先,舱口盖的把手凸出在外,会阻碍在甲板上移动的物体,其次,舱口盖上的贯穿窗表面易划损,不便于使用,另外,舱口盖密封不牢固,且密封性较差,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我们提出了这种铝质埋入式密舱口盖。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铝质埋入式密舱口盖,可以有效解决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铝质埋入式密舱口盖,包括舱口,所述舱口的上端设置有舱口盖主体,所述舱口盖主体与舱口之间设置有合页,所述舱口盖主体的上端内部设置有提拉机构,所述舱口盖主体的下端舱口的内部设置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的底端设置有观察窗,所述舱口盖主体的内部靠近观察窗的上方设置有防护机构,所述舱口的外侧设置有三组固定机构。优选的,所述提拉机构包括转槽、活动轴、放置槽、把手、指槽,所述转槽开设于舱口盖主体的内部,所述转槽的内侧设置有活动轴,所述活动轴的外表面与转槽活动连接,所述舱口盖主体的上端内部靠近活动轴的前方设置有U形放置槽,所述活动轴的前端放置槽的内侧设置有把手,所述把手与放置槽固定连接,且把手的外表面与放置槽的内表面活动连接,所述舱口盖主体的内部放置槽的后端开设有指槽。优选的,所述防护机构包括固定孔、凹形橡胶塞、连接板,所述固定孔的内侧设置有凹形橡胶塞,所述凹形橡胶塞的外表面与固定孔的内表面活动连接,所述凹形橡胶塞的上端设置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下端外表面与凹形橡胶塞的上端外表面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固定机构包括内螺纹套管、外螺纹杆、T形夹板,所述内螺纹套管的外表面与舱口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内螺纹套管的内侧设置有外螺纹杆,所述外螺纹杆的外表面与内螺纹套管的内表面活动连接,所述外螺纹杆的上端设置有T形夹板,所述T形夹板的下端外表面与外螺纹杆的上端外表面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舱口的下部外侧设置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与舱口固定连接,所述舱口盖主体为铝材料,所述舱口盖主体通过合页与舱口活动连接。优选的,所述固定块的上端外表面与舱口盖主体的下端外表面固定连接,且固定块的外表面与舱口的内表面活动连接,所述舱口盖主体的下端固定块的外侧设置有密封圈,所述密封圈的上端外表面与舱口盖主体的下端外表面固定连接,所述观察窗与固定块固定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该铝质埋入式密舱口盖,通过活动轴在转槽内部转动可以将把手移出,通过把手便于拉动打开舱口盖主体,且通过放置槽可以放置把手,避免把手凸起阻碍甲板上的物体移动,通过指槽便于拉动把手,操作比较方便,将凹形橡胶塞插入固定孔内可以将固定孔密封,进而可以对观察窗形成保护,避免观察窗的表面划损,且通过连接板可以将凹形橡胶塞拉出,通过观察窗可以看到船内情况,通过外螺纹杆在内螺纹套管内部转动可以带动T形夹板下移,进而使T形夹板压在舱口盖主体的上端,可以使密封圈受力挤压,不仅可以对舱口盖主体起到固定作用,且通过密封圈可以避免水进入舱口内,密封性较好,使用的效果相对于传统方式更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种铝质埋入式密舱口盖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一种铝质埋入式密舱口盖的局部视图;图3为本技术一种铝质埋入式密舱口盖的提拉机构的剖切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一种铝质埋入式密舱口盖的固定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一种铝质埋入式密舱口盖的防护机构的爆炸图。图中:1、舱口;2、固定板;3、舱口盖主体;4、提拉机构;41、转槽;42、活动轴;43、放置槽;44、把手;45、指槽;5、合页;6、防护机构;61、固定孔;62、凹形橡胶塞;63、连接板;7、固定机构;71、内螺纹套管;72、外螺纹杆;73、T形夹板;8、固定块;9、观察窗;10、密封圈。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技术。如图1-5所示,一种铝质埋入式密舱口盖,包括舱口1,舱口1的上端设置有舱口盖主体3,舱口盖主体3与舱口1之间设置有合页5,舱口盖主体3的上端内部设置有提拉机构4,舱口盖主体3的下端舱口1的内部设置有固定块8,固定块8的底端设置有观察窗9,舱口盖主体3的内部靠近观察窗9的上方设置有防护机构6,舱口1的外侧设置有三组固定机构7。提拉机构4包括转槽41、活动轴42、放置槽43、把手44、指槽45,转槽41开设于舱口盖主体3的内部,转槽41的内侧设置有活动轴42,活动轴42的外表面与转槽41活动连接,舱口盖主体3的上端内部靠近活动轴42的前方设置有U形放置槽43,活动轴42的前端放置槽43的内侧设置有把手44,把手44与放置槽43固定连接,且把手44的外表面与放置槽43的内表面活动连接,舱口盖主体3的内部放置槽43的后端开设有指槽45。防护机构6包括固定孔61、凹形橡胶塞62、连接板63,固定孔61的内侧设置有凹形橡胶塞62,凹形橡胶塞62的外表面与固定孔61的内表面活动连接,凹形橡胶塞62的上端设置有连接板63,连接板63的下端外表面与凹形橡胶塞62的上端外表面固定连接。固定机构7包括内螺纹套管71、外螺纹杆72、T形夹板73,内螺纹套管71的外表面与舱口1的外表面固定连接,内螺纹套管71的内侧设置有外螺纹杆72,外螺纹杆72的外表面与内螺纹套管71的内表面活动连接,外螺纹杆72的上端设置有T形夹板73,T形夹板73的下端外表面与外螺纹杆72的上端外表面固定连接。舱口1的下部外侧设置有固定板2,通过固定板2可以使舱口1安装更牢固,固定板2与舱口1固定连接,舱口盖主体3为铝材料,舱口盖主体3通过合页5与舱口1活动连接。固定块8的上端外表面与舱口盖主体3的下端外表面固定连接,且固定块8的外表面与舱口1的内表面活动连接,舱口盖主体3的下端固定块8的外侧设置有密封圈10,通过密封圈10可以避免水进入舱口1内,密封圈10的上端外表面与舱口盖主体3的下端外表面固定连接,观察窗9与固定块8固定连接,通过观察窗9可以看到船内情况。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为一种铝质埋入式密舱口盖,使用者将手指插入指槽45内拉动把手44,使活动轴42在转槽41内部转动将把手44移出,通过把手44便于拉动打开舱口盖主体3,且通过放置槽43可以放置把手44,将凹形橡胶塞62插入固定孔61内将固定孔61密封,进而可以对观察窗9形成保护,避免观察窗9的表面划损,通过连接板63可以将凹形橡胶塞62拉出,通过观察窗9可以看到船内情况,通过外螺纹杆72在内螺纹套管71内部转动可以带动T形夹板73下移,进而使T形夹板73压在舱口盖主体3的上端,可以使舱口盖主体3下端的密封圈10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铝质埋入式密舱口盖,包括舱口(1),其特征在于:所述舱口(1)的上端设置有舱口盖主体(3),所述舱口盖主体(3)与舱口(1)之间设置有合页(5),所述舱口盖主体(3)的上端内部设置有提拉机构(4),所述舱口盖主体(3)的下端舱口(1)的内部设置有固定块(8),所述固定块(8)的底端设置有观察窗(9),所述舱口盖主体(3)的内部靠近观察窗(9)的上方设置有防护机构(6),所述舱口(1)的外侧设置有三组固定机构(7)。/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铝质埋入式密舱口盖,包括舱口(1),其特征在于:所述舱口(1)的上端设置有舱口盖主体(3),所述舱口盖主体(3)与舱口(1)之间设置有合页(5),所述舱口盖主体(3)的上端内部设置有提拉机构(4),所述舱口盖主体(3)的下端舱口(1)的内部设置有固定块(8),所述固定块(8)的底端设置有观察窗(9),所述舱口盖主体(3)的内部靠近观察窗(9)的上方设置有防护机构(6),所述舱口(1)的外侧设置有三组固定机构(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铝质埋入式密舱口盖,其特征在于:所述提拉机构(4)包括转槽(41)、活动轴(42)、放置槽(43)、把手(44)、指槽(45),所述转槽(41)开设于舱口盖主体(3)的内部,所述转槽(41)的内侧设置有活动轴(42),所述活动轴(42)的外表面与转槽(41)活动连接,所述舱口盖主体(3)的上端内部靠近活动轴(42)的前方设置有U形放置槽(43),所述活动轴(42)的前端放置槽(43)的内侧设置有把手(44),所述把手(44)与放置槽(43)固定连接,且把手(44)的外表面与放置槽(43)的内表面活动连接,所述舱口盖主体(3)的内部放置槽(43)的后端开设有指槽(4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铝质埋入式密舱口盖,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机构(6)包括固定孔(61)、凹形橡胶塞(62)、连接板(63),所述固定孔(61)的内侧设置有凹形橡胶塞(62),所述凹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施雷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万马船舶配套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