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利用尾气热量进行后视镜除霜的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163963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16 00: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利用尾气热量进行后视镜除霜的装置,包括与车辆尾气排放管相接触的融霜系统,该融霜系统包括包裹在车辆尾气排放管外侧的热交换部分,安装于车辆的后视镜内的融霜部分,以及连通所述热交换部分和融霜部分的通风管路;所述热交换部分吸收车辆尾气排放管内尾气热量并形成高温气流,所述通风管路用于将热交换部分形成的高温气流送入融霜部分,所述融霜部分与后视镜的镜面接触,蒸发镜面表面的水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无需电加热,更加节能,且除霜效率和预热时间远优于现有的电加热的方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利用尾气热量进行后视镜除霜的装置
本技术涉及车辆设计领域,具体是一种利用回收尾气进行后视镜自动除霜的装置。
技术介绍
后视镜对车辆的行驶安全具有重要作用,它为司机倒车、判断后车距离、避让路边障碍物提供了帮助。而一旦后视镜的作用受到影响,将会造成严重的后果,由此造成的事故也屡见不鲜。在冬季气温较低时,后视镜上会蒙上一层薄薄的霜,这会极大的影响后视镜的反射效果,使驾驶员无法通过后视镜看清后方的情况。所以遇到此问题一般会有两种情况:一、驾驶员在行驶过程中手动的去擦拭;二、任由霜层停留在后视镜上,汽车继续行驶,无论何种情况无疑都是非常危险的。目前,很多车型都会配有后视镜电加热除霜功能,虽然能够解决上面的问题,但同时也带来了一些新的问题,如电加热的方式不够环保,容易造成车载电瓶的馈电。并且由于使用的不是很频繁,很多司机在打开后会忘记关闭加热系统,导致后视镜局部过热使加热电阻丝烧坏并损伤镜体。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目的:本技术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利用尾气热量进行后视镜除霜的装置,在节能环保的同时,解决冬季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利用尾气热量进行后视镜除霜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与车辆尾气排放管相接触的融霜系统,该融霜系统包括包裹在车辆尾气排放管外侧的热交换部分,安装于车辆的后视镜内的融霜部分,以及连通所述热交换部分和融霜部分的通风管路;/n所述热交换部分吸收车辆尾气排放管内尾气热量并形成高温气流,所述通风管路用于将热交换部分形成的高温气流送入融霜部分,所述融霜部分与后视镜的镜面接触,蒸发镜面表面的水汽。/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利用尾气热量进行后视镜除霜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与车辆尾气排放管相接触的融霜系统,该融霜系统包括包裹在车辆尾气排放管外侧的热交换部分,安装于车辆的后视镜内的融霜部分,以及连通所述热交换部分和融霜部分的通风管路;
所述热交换部分吸收车辆尾气排放管内尾气热量并形成高温气流,所述通风管路用于将热交换部分形成的高温气流送入融霜部分,所述融霜部分与后视镜的镜面接触,蒸发镜面表面的水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尾气热量进行后视镜除霜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热交换部分包括若干贴合在车辆尾气排放管上的换热片组成的换热片组,包裹在换热片组外的空心圆柱状的热交换室,所述热交换室上开设有排气口,排气口处设置有负压风机,所述通风管路的进风口与所述热交换室的排气口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利用尾气热量进行后视镜除霜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热交换室由两个半圆柱状的热交换套筒拼接组成,两热交换套筒三分别设置有一排气口,两排气口分别通过所述通风管路与同侧的后视镜内的融霜部分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尾气热量进行后视镜除霜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融霜部分为位于后视镜的镜面背面且呈U型分布的加热管道,加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泽宇左付山李政原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林业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