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仪表板扶手及包括其的汽车副仪表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163698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16 00: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副仪表板扶手及包括其的汽车副仪表板,所述副仪表板扶手包括:左扶手、右扶手、左扶手转轴和右扶手转轴,所述左扶手安装在所述左扶手转轴上,所述右扶手安装在所述右扶手转轴上;同步转动装置,所述同步转动装置安装在所述左扶手转轴的一端和对应的所述右扶手转轴的一端之间;控制按钮,所述控制按钮安装至所述同步转动装置上,通过按动所述控制按钮,使得所述同步转动装置同步地转动所述左扶手转轴和所述右扶手转轴,所述右扶手和所述左扶手同步地向两侧打开。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副仪表板扶手及包括其的汽车副仪表板采用一组机械结构,使得两侧的扶手能够同步打开。这种结构提高了蝴蝶式扶手的质量和效率,提高了客户满意度。

Armrest of auxiliary instrument panel and auxiliary instrument panel of vehic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副仪表板扶手及包括其的汽车副仪表板
本技术涉及汽车副仪表板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副仪表板扶手及包括其的副仪表板。
技术介绍
随着汽车行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于汽车副仪表板的舒适度和功能性有了越来越高的要求。汽车副仪表板的扶手在保证舒适度的同时,兼具了储物等诸多功能。扶手的端面通常可以打开,用于拿取或放置物品。图1为现有技术中副仪表板扶手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现有技术中的副仪表板扶手使用时,按下按钮10,锁钩11解锁,在转轴弹簧12的作用下,左右扶手13分别打开。此处,左右扶手13打开的速度,取决于锁钩11解锁的早晚和弹簧扭力的大小。左右两边的扶手13没有任何的联系,所以打开速度存在偏差。现有技术中的副仪表板扶手的组装需要旋拧和夹子进行安装,即采用了其他标准件,例如螺丝和夹子等等,增加了成本。螺丝夹子等装配件,还需要花费时间和增加劳动力成本。有鉴于此,本领域技术人员改进了副仪表板扶手的结构,以期克服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副仪表板扶手打开速度存在偏差的缺陷,提供一种副仪表板扶手及包括其的汽车副仪表板。本技术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一种副仪表板扶手,其特点在于,所述副仪表板扶手包括:左扶手、右扶手、左扶手转轴和右扶手转轴,所述左扶手安装在所述左扶手转轴上,所述右扶手安装在所述右扶手转轴上;同步转动装置,所述同步转动装置安装在所述左扶手转轴的一端和对应的所述右扶手转轴的一端之间;r>控制按钮,所述控制按钮安装至所述同步转动装置上,通过按动所述控制按钮,使得所述同步转动装置同步地转动所述左扶手转轴和所述右扶手转轴,所述右扶手和所述左扶手同步地向两侧打开。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左扶手和所述左扶手转轴之间安装有弹簧,所述右扶手和所述右扶手转轴之间安装有弹簧。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同步转动装置包括右中间齿轮、左中间齿轮、左扶手转轴齿轮和右扶手转轴齿轮,所述左扶手转轴齿轮安装在所述左扶手转轴的一端,所述右扶手转轴齿轮安装在所述右扶手转轴的一端,所述左中间齿轮啮合在所述左扶手转轴齿轮和所述控制按钮之间,所述右中间齿轮啮合在所述右扶手转轴齿轮和所述控制按钮之间。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控制按钮上设置有齿部,所述齿部沿所述控制按钮的外表面轴向排布。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副仪表板扶手还包括副仪表板本体,所述左扶手转轴的一端和所述右扶手转轴的一端分别安装至所述副仪表板本体的前部,所述左扶手转轴的另一端和所述右扶手转轴的另一端也分别安装至所述副仪表板本体的后部。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弹簧为铰链弹簧。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左扶手转轴齿轮小于所述左中间齿轮,所述右扶手转轴齿轮小于所述右中间齿轮。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左扶手转轴齿轮的大小和所述右扶手转轴齿轮的大小一致。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左中间齿轮的大小和所述右中间齿轮的大小一致。本技术还包括了一种汽车副仪表板,其特点在于,所述汽车副仪表板包括如上所述的副仪表板扶手。本技术的积极进步效果在于:本技术副仪表板扶手及包括其的汽车副仪表板采用一组机械结构,使得两侧的扶手能够同步打开。这种结构提高了蝴蝶式扶手的质量和效率,提高了客户满意度。附图说明本技术上述的以及其他的特征、性质和优势将通过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的描述而变的更加明显,在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始终表示相同的特征,其中:图1为现有技术中副仪表板扶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副仪表板扶手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中沿A-A剖开的剖视图。【附图标记】按钮10锁钩11转轴弹簧12左右扶手13左扶手20右扶手21左扶手转轴22右扶手转轴23控制按钮30弹簧40右中间齿轮50左中间齿轮51左扶手转轴齿轮52右扶手转轴齿轮53齿部31副仪表板本体的前部60副仪表板本体的后部61具体实施方式为让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详细说明。现在将详细参考附图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现在将详细参考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其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在任何可能的情况下,在所有附图中将使用相同的标记来表示相同或相似的部分。此外,尽管本技术中所使用的术语是从公知公用的术语中选择的,但是本技术说明书中所提及的一些术语可能是申请人按他或她的判断来选择的,其详细含义在本文的描述的相关部分中说明。此外,要求不仅仅通过所使用的实际术语,而是还要通过每个术语所蕴含的意义来理解本技术。图2为本技术副仪表板扶手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中沿A-A剖开的剖视图。如图2和图3所示,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副仪表板扶手,包括左扶手20、右扶手21、左扶手转轴22、右扶手转轴23、同步转动装置和控制按钮30,其中,左扶手20安装在左扶手转轴22上,右扶手21安装在右扶手转轴23上。所述同步转动装置安装在左扶手转轴23的一端和对应的右扶手转轴23的一端之间。控制按钮30安装至所述同步转动装置上,通过按动控制按钮30,使得所述同步转动装置同步地转动左扶手转轴22和右扶手转轴23,右扶手21和左扶手20同步地向两侧打开。优选地,左扶手20和左扶手转轴22之间安装有弹簧40,右扶手21和右扶手转轴23之间安装有弹簧40。此处弹簧40优选为铰链弹簧。进一步地,所述同步转动装置包括右中间齿轮50、左中间齿轮51、左扶手转轴齿轮52和右扶手转轴齿轮53,将左扶手转轴齿轮52安装在左扶手转轴22的一端,右扶手转轴齿轮53安装在右扶手转轴23的一端,左中间齿轮51啮合在左扶手转轴齿轮53和控制按钮30之间,右中间齿轮50啮合在右扶手转轴齿轮53和控制按钮30之间。此处优选地,控制按钮30上设置有齿部31,将齿部31设置为沿控制按钮30的外表面轴向排布。另外,所述副仪表板扶手还包括副仪表板本体,左扶手转轴22的一端和右扶手转轴23的一端分别安装至副仪表板本体的前部60,左扶手转轴22的另一端和右扶手转轴23的另一端分别安装至副仪表板本体的后部61。优选地,本实施例中左扶手转轴齿轮52小于左中间齿轮51,右扶手转轴齿轮53小于右中间齿轮50。左扶手转轴齿轮52的大小和右扶手转轴齿轮53的大小一致。左中间齿轮51的大小和右中间齿轮50的大小一致。根据上述结构描述,当向下按动控制按钮30时,齿部31向下移动,带动左中间齿轮51顺时针转动,右中间齿轮50逆时针转动,从而带动左扶手转轴齿轮52顺时针转动,右扶手转轴齿轮53逆时针转动,同时使得左扶手转轴22顺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副仪表板扶手,其特征在于,所述副仪表板扶手包括:/n左扶手、右扶手、左扶手转轴和右扶手转轴,所述左扶手安装在所述左扶手转轴上,所述右扶手安装在所述右扶手转轴上;/n同步转动装置,所述同步转动装置安装在所述左扶手转轴的一端和对应的所述右扶手转轴的一端之间;/n控制按钮,所述控制按钮安装至所述同步转动装置上,通过按动所述控制按钮,使得所述同步转动装置同步地转动所述左扶手转轴和所述右扶手转轴,所述右扶手和所述左扶手同步地向两侧打开。/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副仪表板扶手,其特征在于,所述副仪表板扶手包括:
左扶手、右扶手、左扶手转轴和右扶手转轴,所述左扶手安装在所述左扶手转轴上,所述右扶手安装在所述右扶手转轴上;
同步转动装置,所述同步转动装置安装在所述左扶手转轴的一端和对应的所述右扶手转轴的一端之间;
控制按钮,所述控制按钮安装至所述同步转动装置上,通过按动所述控制按钮,使得所述同步转动装置同步地转动所述左扶手转轴和所述右扶手转轴,所述右扶手和所述左扶手同步地向两侧打开。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副仪表板扶手,其特征在于,所述左扶手和所述左扶手转轴之间安装有弹簧,所述右扶手和所述右扶手转轴之间安装有弹簧。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副仪表板扶手,其特征在于,所述同步转动装置包括右中间齿轮、左中间齿轮、左扶手转轴齿轮和右扶手转轴齿轮,所述左扶手转轴齿轮安装在所述左扶手转轴的一端,所述右扶手转轴齿轮安装在所述右扶手转轴的一端,所述左中间齿轮啮合在所述左扶手转轴齿轮和所述控制按钮之间,所述右中间齿轮啮合在所述右扶手转轴齿轮和所述控制按钮之间。


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孔巧玲
申请(专利权)人:佛吉亚中国投资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