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汽车内饰件和一种汽车制造技术_技高网

一种汽车内饰件和一种汽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378598 阅读: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20 10:2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汽车内饰件和一种汽车。该汽车内饰件包括:透明光导层,其内部包括空气间隙,并经由该空气间隙分隔成边缘相连接的透光部和光导部,其中,该透光部位于该光导部的上方,该光导部的侧面连接光源;光学结构层,位于该光导部的下侧,用于调节该光导部向该透光部传输的光线的光学参数;以及装饰层,位于该透光部的上侧,用于调节经由该透光部获取的光线的出射参数,以显示出相应的图案。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上述汽车内饰件,不仅能够节省零件数量,使得整体更加小型化,而且其装饰部分能够既实现装饰功能,又实现光导功能,并对侧光源实现高效且均匀的分布显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内饰领域,具体涉及了一种汽车内饰件和一种汽车。


技术介绍

1、汽车企业开始着眼于智能材料及智能表面技术的研发,内饰面板成为具有设计感的装饰表面,集装饰性与功能性于一体,显示或控制功能只有在需要时才会通过背光或显示激活。照明集成是这方面发展过程中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这就需要整合传统内饰表面材料与时下流行的透光表皮,将透光表皮材料整合至内饰表面,整合灯光、传感、触控等功能于一体,打造智能表面。

2、目前,现有技术中的汽车内饰件中,装饰部件和光导部件通常为两个独立的部件,原因在于,当光导部件接触到任何有颜色的油漆、颜料、胶水、层压层或层压薄膜时,由其传导的光线会被这些有色材料干扰、吸收,导致影响全内反射(total internal reflection,简称tir)的效果,使其降低,甚至消失。因而,在现有技术中,汽车内饰件的零部件众多,整体结构较为松散,并且对于光线的高效传导和均匀分布显示也有待提高。

3、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领域亟需一种改进的汽车内饰件,不仅能够节省零件数量,使得整体更加小型化,而且其装饰部分能够既实现装饰功能,又实现光导功能,并对侧光源实现高效且均匀的分布显示。


技术实现思路

1、以下给出一个或多个方面的简要概述以提供对这些方面的基本理解。此概述不是所有构想到的方面的详尽综览,并且既非旨在指认出所有方面的关键性或决定性要素亦非试图界定任何或所有方面的范围。其唯一的目的是要以简化形式给出一个或多个方面的一些概念以为稍后给出的更加详细的描述之前序。

2、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汽车内饰件,包括:透明光导层,其内部包括空气间隙,并经由该空气间隙分隔成边缘相连接的透光部和光导部,其中,该透光部位于该光导部的上方,该光导部的侧面连接光源;光学结构层,位于该光导部的下侧,用于调节该光导部向该透光部传输的光线的光学参数;以及装饰层,位于该透光部的上侧,用于调节经由该透光部获取的光线的出射参数,以显示出相应的图案。根据上述一方面提供的汽车内饰件不仅能够节省零件数量,使得整体更加小型化,而且其装饰部分能够既实现装饰功能,又实现光导功能,并对侧光源实现高效且均匀的分布显示。

3、可选地,在一些实施例中,该光学结构层选用微光学膜片,该微光学膜片由纳米印压结构的pet或pc膜片衬底制成。

4、可选地,在一些实施例中,该光学结构层由多个第一光学微结构组成,其中,该多个第一光学微结构被3d打印于该光导部的下侧。

5、可选地,进一步地,该透明光导层由3d打印技术制成,其中,该多个第一光学微结构与该透明光导层被一体打印制成。

6、可选地,在一些实施例中,该装饰层为结构色装饰层,该结构色装饰层上具有导光图案结构和/或遮光图案结构。

7、可选地,在一些实施例中,该装饰层选用tom膜装饰层,该tom膜装饰层中包括透光油墨层和不透光油墨层印刷形成的图文层。

8、可选地,在一些实施例中,该装饰层由多个第二光学微结构组成,其中,该多个第二光学微结构被3d打印于该透光部的上侧,用于对经由该透光部获取的光线进行衍射,以调节其出射角度。

9、可选地,进一步地,该多个第二光学微结构具有不同的衍射效果,用于在多个不同的观察方向显示不同的色彩视觉效果。

10、可选地,更进一步地,该透明光导层由3d打印技术制成,其中,该多个第二光学微结构与该透明光导层被一体打印制成。

11、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汽车。该汽车中配置有上述任一项所述的汽车内饰件。根据上述另一方面提供的包括第一方面提供的汽车内饰件的汽车,不仅能够节省零件数量,使得整体更加小型化,而且其装饰部分能够既实现装饰功能,又实现光导功能,并对侧光源实现高效且均匀的分布显示。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汽车内饰件(100),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内饰件(100),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结构层(120)选用微光学膜片,所述微光学膜片由纳米印压结构的PET或PC膜片衬底制成。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内饰件(100),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结构层(120)由多个第一光学微结构组成,其中,所述多个第一光学微结构被3D打印于所述光导部(112)的下侧。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汽车内饰件(100),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明光导层(110)由3D打印技术制成,其中,所述多个第一光学微结构与所述透明光导层(110)被一体打印制成。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内饰件(100),其特征在于,所述装饰层(130)为结构色装饰层,所述结构色装饰层上具有导光图案结构和/或遮光图案结构。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内饰件(100),其特征在于,所述装饰层(130)选用TOM膜装饰层,所述TOM膜装饰层包括透光油墨层和不透光油墨层印刷形成的图文层。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内饰件(100),其特征在于,所述装饰层(130)由多个第二光学微结构组成,其中,所述多个第二光学微结构被3D打印于所述透光部(111)的上侧,用于对经由所述透光部(111)获取的光线进行衍射,以调节其出射角度。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汽车内饰件(100),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第二光学微结构具有不同的衍射效果,用于在多个不同的观察方向显示不同的色彩视觉效果。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汽车内饰件(100),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明光导层(110)由3D打印技术制成,其中,所述多个第二光学微结构与所述透明光导层(110)被一体打印制成。

10.一种汽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汽车中配置有如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汽车内饰件(100)。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内饰件(100),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内饰件(100),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结构层(120)选用微光学膜片,所述微光学膜片由纳米印压结构的pet或pc膜片衬底制成。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内饰件(100),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结构层(120)由多个第一光学微结构组成,其中,所述多个第一光学微结构被3d打印于所述光导部(112)的下侧。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汽车内饰件(100),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明光导层(110)由3d打印技术制成,其中,所述多个第一光学微结构与所述透明光导层(110)被一体打印制成。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内饰件(100),其特征在于,所述装饰层(130)为结构色装饰层,所述结构色装饰层上具有导光图案结构和/或遮光图案结构。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内饰件(100),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慧东
申请(专利权)人:佛吉亚中国投资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