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制盒机用抱盒输送机械手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161096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16 00: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制盒附属装置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制盒机用抱盒输送机械手,便于移动和固定;包括机械手本体;还包括箱体、第一螺纹杆、四组第二螺纹杆、第一螺纹管、支撑杆、调节板和四组底座,箱体内部设置有空腔,箱体底部连通设置有开口,开口处设置有第一轴承,第一螺纹管与第一轴承键连接,第一螺纹杆底端螺装穿过第一螺纹管然后与调节板顶部中央区域连接,第一螺纹管外侧壁顶端设置有第一锥齿轮,支撑杆与箱体内底部连接,支撑杆上设置有第二轴承,第二轴承中部键连接有支撑轴,支撑轴左端设置有与第一锥齿轮啮合的第二锥齿轮,支撑轴右端设置有前皮带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制盒机用抱盒输送机械手
本技术涉及制盒附属装置的
,特别是涉及一种制盒机用抱盒输送机械手。
技术介绍
众所周知,制盒过程从开槽、折叠到糊盒通常需要多道工序才能完成,由于各道工序的制盒设备通常都是独立的分体机,所以工序之间半成品需要转运承接,以满足工序接续的加工需要,制盒机用抱盒输送机械手安装在相邻工序之间以进行物料传递;现有的制盒机用抱盒输送机械手包括机械手本体,机械手本体底部设置有底座,底座边缘区域设置有多组安装孔;现有的制盒机用抱盒输送机械手使用时,机械手固定在底座上,底座通过多组螺栓固定在地面上;现有的制盒机用抱盒输送机械手使用中发现,机械手本体不便于进行移动,导致安装过程中操作不便,使用便捷性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便于移动和固定,提高便捷性的制盒机用抱盒输送机械手。本技术的一种制盒机用抱盒输送机械手,包括机械手本体;还包括箱体、第一螺纹杆、四组第二螺纹杆、第一螺纹管、支撑杆、调节板和四组底座,所述箱体内部设置有空腔,箱体底部连通设置有开口,开口处设置有第一轴承,所述第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制盒机用抱盒输送机械手,包括机械手本体(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箱体(2)、第一螺纹杆(3)、四组第二螺纹杆(4)、第一螺纹管(5)、支撑杆(6)、调节板(7)和四组底座(8),所述箱体(2)内部设置有空腔,箱体(2)底部连通设置有开口,开口处设置有第一轴承,所述第一螺纹管(5)与第一轴承键连接,所述第一螺纹杆(3)底端螺装穿过第一螺纹管(5)然后与调节板(7)顶部中央区域连接,第一螺纹管(5)外侧壁顶端设置有第一锥齿轮(9),所述支撑杆(6)与箱体(2)内底部连接,支撑杆(6)上设置有第二轴承,第二轴承中部键连接有支撑轴(10),支撑轴(10)左端设置有与第一锥齿轮(9)啮合的第二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制盒机用抱盒输送机械手,包括机械手本体(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箱体(2)、第一螺纹杆(3)、四组第二螺纹杆(4)、第一螺纹管(5)、支撑杆(6)、调节板(7)和四组底座(8),所述箱体(2)内部设置有空腔,箱体(2)底部连通设置有开口,开口处设置有第一轴承,所述第一螺纹管(5)与第一轴承键连接,所述第一螺纹杆(3)底端螺装穿过第一螺纹管(5)然后与调节板(7)顶部中央区域连接,第一螺纹管(5)外侧壁顶端设置有第一锥齿轮(9),所述支撑杆(6)与箱体(2)内底部连接,支撑杆(6)上设置有第二轴承,第二轴承中部键连接有支撑轴(10),支撑轴(10)左端设置有与第一锥齿轮(9)啮合的第二锥齿轮(11),支撑轴(10)右端设置有前皮带轮(12),箱体(2)内底部设置有基座(13),基座(13)顶部设置有电机(14),电机(14)输出端设置有后皮带轮(15),前皮带轮(12)和后皮带轮(15)上套设传动皮带(16),调节板(7)顶部四个角处均设置有滑动杆(17),箱体(2)底部四个角处均连通设置有过渡口,每组所述滑动杆(17)顶端均穿过一组所述过渡口,调节板(7)底部四个角处均设置有万向轮(18),箱体(2)底部四个角处均设置有第二螺纹管(19),每组所述第二螺纹杆(4)顶端均螺装插入一组所述第二螺纹管(19)内部,四组所述底座(8)顶部均设置有第三轴承,每组所述第三轴承均键连接有过渡轴(20),每组所述第二螺纹杆(4)底端均与一组所述过渡轴(20)连接,每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逸枫甘涛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元易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