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子、端子组件、电机和电子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995680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29 20: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端子、端子组件、电机和电子设备。其中,端子包括:本体以及设置在本体一侧的连接部,连接部包括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其第一连接板上设置有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第二连接板上设置有第三通孔和第四通孔,通过将引线穿设固定在第一通孔和第三通孔、将电源线穿设固定在第二通孔和第四通孔内,实现引线和电源线的固定,无需操作者手持固定,省时省力;通过在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之间的间隙对引线和电源线进行焊接,实现引线和电源线的电性连接,工序简单,有利于提高焊接效率。

Terminals, terminal assemblies, motors and electronic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端子、端子组件、电机和电子设备
本技术涉及电机
,尤其涉及一种端子、端子组件、电机和电子设备。
技术介绍
电机作为一种动力设备,其一般包括机壳、转轴、转子组件、定子组件,其中,转子组件配置有转轴上,定子组件和机壳安装在一起。通常而言,定子组件和转子组件均包括有铁芯以及卷绕安装在铁芯上的线圈绕组,从线圈绕组上引出的多条引线与外部电源线连接。现有技术中,引线与电源线经常采用的是直接焊接的方式。但是,通过直接焊接操作时,操作者需要分别固定引线和电源线,然后进行焊接、工序复杂、费时费力,效率低,而且这种结构也容易导致引线在引出位置断裂,需要在该位置打胶,这样又会增加额外的工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端子、端子组件、电机和电子设备,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将引线与电源线直接焊接,需要分别固定引线和电源线再进行焊接,使得工序复杂、费时费力,效率低,而且这种结构也容易导致引线在引出位置断裂,需要在该位置打胶,这样又会增加额外的工序的技术问题。本技术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端子,用于将电机的引线与电源线固定,其包括:本体以及设置在所述本体一侧的连接部,所述本体的另一侧用于与所述电机的定子组件固定;所述连接部包括相对且间隔设置的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所述第一连接板上设置有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所述第二连接板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通孔相配合的第三通孔以及与所述第二通孔相配合的第四通孔;所述第一通孔和所述第三通孔用于穿设固定所述引线,所述第二通孔和所述第四通孔用于穿设固定所述电源线;所述第一连接板和所述第二连接板之间的间隙用于容纳焊接所述引线和电源线的焊接层。如上所述的端子,其中,所述第一通孔和第三通孔同轴设置,所述第二通孔和第四通孔同轴设置。如上所述的端子,其中,所述第二通孔位于所述第一通孔和所述本体之间,所述第一连接板设置有与所述第一通孔连通的第一过线缝,所述引线能够从所述第一过线缝卡入所述第一通孔;所述第四通孔位于所述第三通孔和所述本体之间,所述第二连接板设置有与所述第一过线缝相对的第二过线缝,所述引线能够从所述第二过线缝卡入所述第三通孔。如上所述的端子,其中,所述第一过线缝的宽度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一通孔沿所述第一连接板长度方向的距离,所述第二过线缝的宽度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三通孔沿所述第一连接板长度方向的距离。本技术第一方面提供的端子,包括本体以及相对间隔设置在本体一侧的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其第一连接板上设置有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第二连接板上设置有第三通孔和第四通孔,通过将引线穿设固定在第一通孔和第三通孔、将电源线穿设固定在第二通孔和第四通孔内,实现引线和电源线的固定,无需操作者手持固定,省时省力;通过在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之间的间隙对引线和电源线进行焊接,实现引线和电源线的电性连接,工序简单,有利于提高焊接效率。并且,通过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将引线和电源线进行固定,能够利用焊接设备实现自动化焊接,进一步提高焊接效率。此外,引线穿设在第一通孔和第三通孔内,第一通孔和第三通孔能够限制引线晃动,防止拉扯焊接层;电源线穿设在第二通孔和第四通孔内,第二通孔和第四通孔能够限制电源线晃动,防止拉扯焊接层,从而能够提高电源线与引线焊接的可靠性。本技术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端子组件,其包括端子座以及第一方面所述的端子;所述端子座用于与电机的定子组件固定,所述端子与所述端子座固定连接。本技术第二方面提供的端子组件,由于其包括第一方面所述的端子,因此,本技术第二方面提供的端子组件也具有与第一方面所述的端子相同的优点。如上所述的端子组件,其中,所述端子座包括固定板以及位于所述固定板一侧的导线板,所述导线板的顶面与所述固定板的顶面具有预设距离,且所述导线板上设置有导线孔;所述电源线依次穿设在所述导线孔、所述第四通孔以及所述第二通孔内。如上所述的端子组件,其中,所述导线板上设置有与所述导线孔连通的过线开口,所述电源线能够从所述过线开口卡入所述导线孔。如上所述的端子组件,其中,所述固定板的顶面设置有用于使所述引线的一部分绕设在其上的挡线环。如上所述的端子组件,其中,所述固定板靠近所述导线板的位置设置有卡线柱,所述卡线柱用于限制所述引线的位置。如上所述的端子组件,其中,所述端子靠近所述导线板的一侧与所述导线板之间具有间隙。如上所述的端子组件,其中,所述端子为多个,多个所述端子并排设置在所述导线板上。如上所述的端子组件,其中,所述端子为金属件,所述端子座为塑料件,所述端子与所述端子座通过注塑成型形成为一体结构。如上所述的端子组件,其中,所述端子与所述端子座形成有相互配合的凹凸结构。本技术的第三方面提供一种电机,其包括定子组件以及多个第二方面所述的端子组件,所述端子组件的端子座固定在所述定子组件上。本技术第三方面提供的电机,由于其包括第二方面所述的端子组件,因此,本技术第三方面提供的电机也具有与第二方面所述的端子组件相同的优点。如上所述的电机,还包括用于支撑所述定子组件的底座,且所述底座上设置有安装槽;所述端子座安装于所述安装槽内。本技术的第四方面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其包括工作部件以及第三方面所述的电机,所述电机与所述工作部件传动连接。本技术第四方面提供的电子设备,由于其包括第三方面所述的电机,因此,本技术第四方面提供的电子设备也具有与第三方面所述的电机相同的优点。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这些附图和文字描述并不是为了通过任何方式限制本公开构思的范围,而是通过参考特定实施例为本领域技术人员说明本公开的概念,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端子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端子的加工工艺冲压前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端子的加工工艺冲压后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端子座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端子组件使用时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端子组件在切割引线时的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端子组件应用在电机上时一方向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端子组件应用在电机上时另一方向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端子;11:本体;12:第一连接板;121:第一通孔;122:第二通孔;123:第一过线缝;1231:第一导入部;1232:第一卡入部;13:第二连接板;131:第三通孔;132:第四通孔;133:第二过线缝;1331:第二导入部;1332:第二卡入部;14:第一固定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端子,用于将电机的引线与电源线固定,其特征在于,包括:本体以及设置在所述本体一侧的连接部;/n所述连接部包括相对且间隔设置的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所述第一连接板上设置有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所述第二连接板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通孔相配合的第三通孔以及与所述第二通孔相配合的第四通孔;/n所述第一通孔和所述第三通孔用于穿设固定所述引线,所述第二通孔和所述第四通孔用于穿设固定所述电源线;/n所述第一连接板和所述第二连接板之间的间隙用于容纳焊接所述引线和电源线的焊接层。/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端子,用于将电机的引线与电源线固定,其特征在于,包括:本体以及设置在所述本体一侧的连接部;
所述连接部包括相对且间隔设置的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所述第一连接板上设置有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所述第二连接板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通孔相配合的第三通孔以及与所述第二通孔相配合的第四通孔;
所述第一通孔和所述第三通孔用于穿设固定所述引线,所述第二通孔和所述第四通孔用于穿设固定所述电源线;
所述第一连接板和所述第二连接板之间的间隙用于容纳焊接所述引线和电源线的焊接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孔和第三通孔同轴设置,所述第二通孔和第四通孔同轴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通孔位于所述第一通孔和所述本体之间,所述第一连接板设置有与所述第一通孔连通的第一过线缝,所述引线能够从所述第一过线缝卡入所述第一通孔;
所述第四通孔位于所述第三通孔和所述本体之间,所述第二连接板设置有与所述第一过线缝相对的第二过线缝,所述引线能够从所述第二过线缝卡入所述第三通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过线缝的宽度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一通孔沿所述第一连接板长度方向的距离,所述第二过线缝的宽度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三通孔沿所述第一连接板长度方向的距离。


5.一种端子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端子座以及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端子;
所述端子座用于与电机的定子组件固定,所述端子与所述端子座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端子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端子座包括固定板以及位于所述固定板一侧的导线板,所述导线板的顶面与所述固定板的顶面具有预设距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齐梁敬天陈鹏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大疆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