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达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903706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22 12:18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一个方式具有:转子,其具有沿着中心轴线配置的轴;定子,其具有多个线圈,并且该定子与转子在径向上隔开间隙而对置;多个汇流条,它们与定子电连接;以及多个汇流条保持架,它们配置于定子的轴向一侧,并且是互相分离的不同部件。多个线圈构成电力系统互相不同的多个线圈组。汇流条保持架各自对至少1个互相不同的汇流条进行保持。在各个汇流条保持架中,汇流条保持架所保持的汇流条中的至少1个具有与电部件电连接的连接端子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马达
本专利技术涉及马达。
技术介绍
公知有保持汇流条的保持架配置于定子的轴向一侧的旋转电机。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记载了具有汇流条和保持架的接线板构造体固定于绝缘件的旋转电机。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国际公开第2014/174666号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要解决的课题在上述那样的旋转电机中,存在设置有多个向线圈提供电力的电力系统的情况。在该情况下,汇流条设置于每个电力系统,具有分别与电源装置等电部件电连接的连接端子部。但是,在各汇流条的连接端子部与分别要连接的电部件的端子的相对位置发生偏移的情况下等,存在多个连接端子部与多个电部件的连接变得困难的情况。鉴于上述情况,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具有如下构造的马达:该马达具有多个电力系统,并且能够容易地进行各电力系统的汇流条中的连接端子部与电部件的连接。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式是马达,其具有:转子,其具有沿着中心轴线配置的轴;定子,其具有多个线圈,并且该定子与所述转子在径向上隔开间隙而对置;多个汇流条,它们与所述定子电连接;以及多个汇流条保持架,它们配置于比所述定子靠轴向一侧的位置,并且是互相分离的不同部件,所述多个线圈构成电力系统互相不同的多个线圈组,所述汇流条保持架各自对至少1个互相不同的所述汇流条进行保持,在各个所述汇流条保持架中,所述汇流条保持架所保持的所述汇流条中的至少1个具有与电部件电连接的连接端子部。专利技术效果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式,提供具有如下构造的马达:该马达具有电力系统互相不同的多个线圈组,并且能够容易地进行各电力系统的汇流条中的连接端子部与电部件的连接。附图说明图1是示出本实施方式的马达的剖视图。图2是示出本实施方式的定子和汇流条单元的立体图。图3是从上侧观察本实施方式的定子和汇流条单元的图。图4是示出本实施方式的定子的一部分和汇流条单元的一部分的立体图。图5是示出本实施方式的定子的一部分和汇流条单元的一部分的立体图。图6是示出本实施方式的汇流条单元的立体图。图7是从轴承保持架的上侧观察本实施方式的马达的一部分的图。图8是从径向内侧观察本实施方式的变形例的定子的一部分和汇流条单元的一部分的图。具体实施方式各图中适当示出的Z轴方向是将正的一侧作为上侧、将负的一侧作为下侧的上下方向。各图中适当示出的中心轴线J与Z轴方向平行,是沿上下方向延伸的假想线。在以下的说明中,将中心轴线J的轴向即与上下方向平行的方向简称为“轴向”,将以中心轴线J为中心的径向简称为“径向”,将以中心轴线J为中心的周向简称为“周向”。在各图中,适当用箭头θ示出周向。在本实施方式中,径向内侧相当于径向一侧,径向外侧相当于径向另一侧。另外,将轴向上的Z轴方向的正的一侧称为“上侧”,将轴向上的Z轴方向的负的一侧称为“下侧”。在本实施方式中,上侧相当于轴向一侧,下侧相当于轴向另一侧。另外,将周向上的从上侧朝向下侧观察时逆时针前进的一侧、即沿箭头θ的方向前进的一侧称为“周向一侧”。将周向上的从上侧朝向下侧观察时顺时针前进的一侧、即与箭头θ的方向相反地前进的一侧称为“周向另一侧”。另外,上下方向、上侧以及下侧仅是用于对各部分的相对位置关系进行说明的名称,实际的配置关系等也可以是这些名称所示的配置关系等以外的配置关系等。如图1所示,本实施方式的马达10具有壳体11、转子20、轴承51、52、定子30、控制装置80、汇流条单元90以及轴承保持架40。壳体11收纳马达10的各部。壳体11呈以中心轴线J为中心的圆筒状。壳体11在下侧的底部对轴承51进行保持。转子20具有轴21、转子铁芯22以及磁铁23。轴21沿着中心轴线J配置。轴21被轴承51、52支承为能够旋转。转子铁芯22呈固定于轴21的外周面的圆环状。磁铁23固定于转子铁芯22的外周面。轴承51在转子铁芯22的下侧将轴21支承为能够旋转。轴承52在转子铁芯22的上侧将轴21支承为能够旋转。轴承51、52是球轴承。定子30与转子20在径向上隔着间隙对置。定子30在转子20的径向外侧包围转子20。定子30具有定子铁芯31、绝缘件34以及多个线圈35。定子铁芯31具有铁芯背部32和多个齿33。如图2和图3所示,铁芯背部32沿周向延伸。铁芯背部32呈以中心轴线J为中心的圆筒状。如图1所示,铁芯背部32的外周面固定于壳体11的内周面。如图3所示,齿33从铁芯背部32沿径向延伸。更详细而言,齿33从铁芯背部32的内周面向径向内侧延伸。多个齿33沿着周向在整周范围内等间隔地配置。在本实施方式中,例如设置有12个齿33。齿33具有从铁芯背部32向径向内侧延伸的齿主体33a和与齿主体33a的径向内侧的端部相连的伞部33b。伞部33b比齿主体33a向周向两侧突出。在本实施方式中,定子铁芯31具有作为互相不同的部件的多个定子铁芯件31a。多个定子铁芯件31a沿周向互相连结而使使定子铁芯31构成为环状。各定子铁芯件31a分别具有一个铁芯背部件32a和齿33。如图2所示,铁芯背部件32a沿轴向延伸并沿周向弯曲。各定子铁芯件31a的铁芯背部件32a沿周向互相连结而构成铁芯背部32。例如设置有12个定子铁芯件31a。绝缘件34安装于定子铁芯31。在本实施方式中,设置有多个绝缘件34。多个绝缘件34分别安装于各定子铁芯件31a。如图1所示,绝缘件34具有绝缘件主体34a、内侧突出部34b以及外侧突出部34e。绝缘件主体34a呈在径向两侧开口的筒状。齿主体33a穿过绝缘件主体34a的内部。绝缘件主体34a覆盖齿主体33a的上表面、下表面以及周向两侧面。内侧突出部34b从绝缘件主体34a的径向内侧的端部向上侧突出。如图4所示,内侧突出部34b具有一对壁部34c、34d。即,定子30具有一对壁部34c、34d。壁部34c与壁部34d在周向上隔开间隔配置。壁部34c配置于伞部33b的周向一侧的端部的上侧。壁部34d配置于伞部33b的周向另一侧的端部的上侧。如图1所示,外侧突出部34e从绝缘件主体34a的径向外侧的端部向上侧突出。如图5所示,外侧突出部34e沿周向延伸。外侧突出部34e的周向尺寸与铁芯背部件32a的周向尺寸大致相同。外侧突出部34e配置于铁芯背部件32a的径向内侧的端部的上侧。外侧突出部34e具有从外侧突出部34e的径向外侧面向径向内侧凹陷的凹部34h。凹部34h设置于外侧突出部34e的周向的中央部。凹部34h沿轴向贯通外侧突出部34e。通过设置凹部34h,在外侧突出部34e上以沿周向夹着凹部34h的方式设置有一对壁部34f、34g。即,定子30具有一对壁部34f、34g。壁部34f与壁部34g在周向上隔开间隔配置。如图1至图3所示,多个线圈35隔着绝缘件34分别安装于多个齿33。由此,在本实施方式中,多个线圈35沿着周向在整周范围内等间隔地配置有12个。线圈35是通过将导线隔着绝缘件主体3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马达,其具有:/n转子,其具有沿着中心轴线配置的轴;/n定子,其具有多个线圈,并且该定子与所述转子在径向上隔开间隙而对置;/n多个汇流条,它们与所述定子电连接;以及/n多个汇流条保持架,它们配置于比所述定子靠轴向一侧的位置,并且是互相分离的不同部件,/n所述多个线圈构成电力系统互相不同的多个线圈组,/n所述汇流条保持架各自对至少1个互相不同的所述汇流条进行保持,/n在各个所述汇流条保持架中,所述汇流条保持架所保持的所述汇流条中的至少1个具有与电部件电连接的连接端子部。/n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70928 JP 2017-1882271.一种马达,其具有:
转子,其具有沿着中心轴线配置的轴;
定子,其具有多个线圈,并且该定子与所述转子在径向上隔开间隙而对置;
多个汇流条,它们与所述定子电连接;以及
多个汇流条保持架,它们配置于比所述定子靠轴向一侧的位置,并且是互相分离的不同部件,
所述多个线圈构成电力系统互相不同的多个线圈组,
所述汇流条保持架各自对至少1个互相不同的所述汇流条进行保持,
在各个所述汇流条保持架中,所述汇流条保持架所保持的所述汇流条中的至少1个具有与电部件电连接的连接端子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马达,其中,
所述汇流条保持架以能够沿周向移动的方式配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马达,其中,
所述汇流条保持架具有与所述定子接触并被所述定子从轴向另一侧支承的被支承部,所述定子具有配置于所述被支承部的周向两侧的一对壁部,
在所述壁部与所述被支承部的周向之间中的至少1处设置有间隙。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马达,其中,
所述汇流条保持架具有与所述定子接触并被所述定子从轴向另一侧支承的被支承部,
所述被支承部沿着周向设置有多个,
所述定子具有配置于沿周向相邻的所述被支承部彼此之间的壁部,
在所述壁部与所述被支承部的周向之间中的至少1处设置有间隙。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马达,其中,
所述定子具有沿径向延伸的多个齿,所述多个齿沿着周向配置,所述多个汇流条保持架沿着周向配置,所述汇流条保持架具有与所述定子接触并被所述定子从轴向另一侧支承的被支承部,所述被支承部被所述齿支承,对所述被支承部进行支承的所述齿仅是所述多个齿中的一部分的齿。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马达,其中,
所述汇流条保持架具有臂部,该臂部从对所述被支承部进行支承的所述齿的所述轴向一侧沿周向延伸至与对所述被支承部进行支承的所述齿沿周向相邻的所述齿的所述轴向一侧,
所述臂部配置于所述齿的径向一侧的端部的所述轴向一侧,
所述汇流条具有:
径向延伸部,其从所述臂部的周向的前端部向径向另一侧延伸;以及
线圈连接部,其与所述径向延伸部的径向的前端部相连,并且与从所述线圈延伸的导线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马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岩野健彦大西达也小川幸祐瀬口敬史
申请(专利权)人:日本电产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