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电流端子结构电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995678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29 20: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大电流端子结构电机,包括电机,所述电机的表面设置有端子,所述端子包括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接插件插接侧,所述接插件插接侧内壁顶部和底部的两侧均开设有凹槽,四个所述凹槽的内壁均设置有固定装置,两个所述第一转动块的顶部均与凹槽的内壁固定连接,两个所述第一转动块的底部均转动连接有第一连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大电流端子结构电机,设有固定装置、第一接触块和第二接触块,可以实现对接插件的快速插接,节省安装拆卸时间,还可以保障接触面积的同时实现固定,管壁深度调整,从而达到提升端子过载电流的目的,带来更好的使用前景。

A high current terminal structure moto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大电流端子结构电机
本技术涉及电机
,具体为一种大电流端子结构电机。
技术介绍
发电机是指将其他形式的能源转换成电能的机械设备,它由水轮机、汽轮机、柴油机或其他动力机械驱动,将水流,气流,燃料燃烧或原子核裂变产生的能量转化为机械能传给发电机,再由发电机转换为电能,发电机在工农业生产、国防、科技及日常生活中有广泛的用途,发电机的形式很多,但其工作原理都基于电磁感应定律和电磁力定律,因此,其构造的一般原则是:用适当的导磁和导电材料构成互相进行电磁感应的磁路和电路,以产生电磁功率,达到能量转换的目的。随着国家大力推广新能源电动汽车,电动汽车空调用电机的市场也随之打开,随着市场导向,越来越多的客户开始需求低压产品系列电机,低压大电流是这一系列电机最为显著的特点,但是一般的低压大电流电机端子与相关连接件的插接不够迅速,安装拆卸较为不便,给开发带来阻力,不好推广。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大电流端子结构电机,具备适应低压大电流的工作方式且与相关连接件快速的接插等优点,解决了一般的低压大电流电机端子与相关连接件的插接不够迅速,安装拆卸较为不便的问题。(二)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适应低压大电流的工作方式且与相关连接件快速的接插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大电流端子结构电机,包括电机,所述电机的表面设置有端子,所述端子包括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接插件插接侧,所述接插件插接侧内壁顶部和底部的两侧均开设有凹槽,四个所述凹槽的内壁均设置有固定装置。优选的,所述固定装置包括两个第一转动块、两个第一连杆、两个滑动块、两个滑动杆、两个挤压弹簧、两个第二连杆、两个第二转动块和两个移动杆,两个所述第一转动块的顶部均与凹槽的内壁固定连接,两个所述第一转动块的底部均转动连接有第一连杆,两个所述第一连杆远离第一转动块的一端均转动连接有滑动块,两个所述滑动块的内壁均滑动连接有滑动杆,并且两个滑动块相对的一侧之间固定连接有挤压弹簧,两个所述滑动块的底部均转动连接有第二连杆,两个所述第二连杆远离滑动块的一端均转动连接有第二转动块。优选的,两个所述滑动块的顶部均固定连接有移动杆,并且两个移动杆远离滑动块的一端与凹槽的内壁滑动连接。优选的,两个所述第二转动块的底部均固定连接有底部均固定连接有挤压板,所述挤压板顶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弹簧伸缩杆,两个所述弹簧伸缩杆的顶端均与凹槽的内壁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挤压板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一接触块,所述凹槽内壁的两侧均安装有第二接触块。优选的,所述连接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铜线连接侧,所述铜线连接侧的表面开设有连接槽。(三)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大电流端子结构电机,具备以下有益效果:1、该大电流端子结构电机,通过固定装置和凹槽的设置,当连接件插入接插件插接侧时,接插件挤压挤压板,带动挤压板运动,挤压板带动第一转动块和第一连杆运动,第一连杆带动滑动块运动,滑动块带动挤压弹簧产生形变,当接插件完全插入时,利用挤压弹簧自身的弹性力,对接插件进行夹紧固定,从而实现与相关接插件快速插接的目的,显著提高了接插速度,安装方便,节约时间,并且拆卸方便。2、该大电流端子结构电机,通过第一接触块和第二接触块等装置的设置,当接插件插入后,挤压板被挤压进入凹槽内,使得第一接触块和第二接触块相互接触,从而使得挤压板也能导电,使得接插件与挤压板接触的位置能够达到与接插件插接侧内壁接触位置同样的效果,又通过管壁式纵向接触,可有效提升导体间接触面积,管壁深度调整,从而达到提升端子过载电流的目的,并且在不改变接插件与接插件插接侧内壁的接触面积而进行固定,保证端子的正常使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大电流端子结构电机的电机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大电流端子结构电机的端子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大电流端子结构电机图2中A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大电流端子结构电机的固定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电机;2、端子;201、连接板;202、接插件插接侧;203、凹槽;204、固定装置;2041、第一转动块;2042、第一连杆;2043、滑动块;2044、滑动杆;2045、挤压弹簧;2046、第二连杆;2047、第二转动块;2048、移动杆;205、弹簧伸缩杆;206、挤压板;207、第一接触块;208、第二接触块;209、铜线连接侧;210、连接槽。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4,一种大电流端子结构电机,包括电机1,电机1的表面设置有端子2,端子2包括连接板201,连接板20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接插件插接侧202,接插件插接侧202内壁顶部和底部的两侧均开设有凹槽203,四个凹槽203的内壁均设置有固定装置204。进一步的,固定装置204包括两个第一转动块2041、两个第一连杆2042、两个滑动块2043、两个滑动杆2044、两个挤压弹簧2045、两个第二连杆2046、两个第二转动块2047和两个移动杆2048,两个第一转动块2041的顶部均与凹槽203的内壁固定连接,两个第一转动块2041的底部均转动连接有第一连杆2042,两个第一连杆2042远离第一转动块2041的一端均转动连接有滑动块2043,两个滑动块2043的内壁均滑动连接有滑动杆2044,并且两个滑动块2043相对的一侧之间固定连接有挤压弹簧2045,两个滑动块2043的底部均转动连接有第二连杆2046,两个第二连杆2046远离滑动块2043的一端均转动连接有第二转动块2047,对接插件进行夹紧固定,从而实现与相关接插件快速插接的目的,显著提高了接插速度,安装方便,节约时间,并且拆卸方便。进一步的,两个滑动块2043的顶部均固定连接有移动杆2048,并且两个移动杆2048远离滑动块2043的一端与凹槽203的内壁滑动连接,使得固定装置204能够顺利实施。进一步的,两个第二转动块2047的底部均固定连接有底部均固定连接有挤压板206,挤压板206顶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弹簧伸缩杆205,两个弹簧伸缩杆205的顶端均与凹槽203的内壁固定连接,保证挤压板206在被挤压时不倾斜,直线进入凹槽203,使得装置功能的顺利实现。进一步的,挤压板206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一接触块207,凹槽203内壁的两侧均安装有第二接触块208,从而使得挤压板206也能导电,使得接插件与挤压板206接触的位置能够达到与接插件插接侧202内壁接触位置同样的效果,在不改变接插件与接插件插接侧202内壁的接触面积而进行固定,保证端子2的正常使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大电流端子结构电机,包括电机(1),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1)的表面设置有端子(2),所述端子(2)包括连接板(201),所述连接板(20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接插件插接侧(202),所述接插件插接侧(202)内壁顶部和底部的两侧均开设有凹槽(203),四个所述凹槽(203)的内壁均设置有固定装置(204)。/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大电流端子结构电机,包括电机(1),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1)的表面设置有端子(2),所述端子(2)包括连接板(201),所述连接板(20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接插件插接侧(202),所述接插件插接侧(202)内壁顶部和底部的两侧均开设有凹槽(203),四个所述凹槽(203)的内壁均设置有固定装置(20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电流端子结构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装置(204)包括两个第一转动块(2041)、两个第一连杆(2042)、两个滑动块(2043)、两个滑动杆(2044)、两个挤压弹簧(2045)、两个第二连杆(2046)、两个第二转动块(2047)和两个移动杆(2048),两个所述第一转动块(2041)的顶部均与凹槽(203)的内壁固定连接,两个所述第一转动块(2041)的底部均转动连接有第一连杆(2042),两个所述第一连杆(2042)远离第一转动块(2041)的一端均转动连接有滑动块(2043),两个所述滑动块(2043)的内壁均滑动连接有滑动杆(2044),并且两个滑动块(2043)相对的一侧之间固定连接有挤压弹簧(2045),两个所述滑动块(2043)的底部均转动连接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利青吴志民周华平顾建新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博特蒙电机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