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输机器人充电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933795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25 02: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运输机器人充电装置包括主体、电池、终端控制器、伸缩端子组件和直线驱动机构,伸缩端子组件连接于直线驱动机构的输出端,伸缩端子组件包括连接板、第一端子、第二端子、第一导电线、第二导电线、第一延伸臂和第二延伸臂,第一延伸臂和第二延伸臂均采用绝缘材料制成,第一延伸臂连接在第一端子与连接板之间,第二延伸臂连接在第二端子与连接板之间,第一延伸臂设有第一通孔,第二延伸臂设有第二通孔;第一导电线连接在第一端子与电池之间且穿过第一通孔,第二导电线连接在第二端子与电池之间且穿过第二通孔,导电线固定在延伸臂内,导电线得以包围保护,延长运输机器人充电装置的使用寿命。

Charging device of transport robo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运输机器人充电装置
本技术涉及物料运输机器人
,具体涉及一种运输机器人充电装置。
技术介绍
现有的一种运输机器人充电装置包括主体、终端控制器、电池、直线气缸和伸缩端子组件,终端控制器、电池和直线气缸均固定在主体内,伸缩端子组件包括连接板和固定在连接板上的第一端子和第二端子,连接板固定连接在直线气缸的伸缩杆的延伸末端,第一端子与电池之间、第二端子与电池之间均连接有导电线,主体上开设与连接板尺寸相符合的伸缩开口,启动直线气缸可驱动连接板以及连接板上的第一端子和第二端子直线移动于主体的内部和外部之间。现有的该种运输机器人充电装置存在的问题是,装置上不具有导电线的固定结构,以第一端子为例,连接在第一端子与电池之间的导线随活塞杆的伸缩运动而随意摆动,未能对导电线进行保护,存在安全隐患;另外,连接板较大,因此伸缩开口较大,不利于对主体内部进行防尘保护。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延长使用寿命的运输机器人充电装置。本技术提供的运输机器人充电装置包括主体、电池、终端控制器、伸缩端子组件和直线驱动机构,电池、终端控制器和直线驱动机构均设置在主体内,伸缩端子组件连接于直线驱动机构的输出端,伸缩端子组件包括第一端子、第二端子、第一导电线和第二导电线,第一导电线连接在第一端子与电池之间,第二导电线连接在第二端子与电池之间,伸缩端子组件可沿第一方向移动于外伸位置和收缩位置之间,外伸位置为第一端子和第二端子位于主体外的位置,收缩位置为第一端子和第二端子位于主体内的位置;伸缩端子组件包括连接板、第一延伸臂和第二延伸臂,第一延伸臂和第二延伸臂均采用绝缘材料制成;第一延伸臂和第二延伸臂均沿第一方向延伸成长形,第一延伸臂上设有沿第一方向贯穿的第一通孔,第二延伸臂上设有沿第一方向贯穿的第二通孔;连接板与输出端连接,第一延伸臂的延伸始端和第二延伸臂的延伸始端均与连接板连接,第一端子连接在第一延伸臂的延伸末端,第二端子连接在第二延伸臂的延伸末端;第一导电线穿过第一通孔,第二导电线穿过第二通孔。由上述方案可见,以第一端子为例,第一端子设置在第一延伸臂的延伸末端,在伸缩端子组件移动于外伸位置和收缩位置时,第一延伸臂穿出或穿入主体,截面积更大的连接板始终位于主体内,因此,此设置能有效减小主体上伸缩开口的开口大小,提高防尘效果;另外,第一导电线固定在采用绝缘材料制成的第一延伸臂内,第一延伸臂伸缩运动时能对第一导电线进行包围保护,延长运输机器人充电装置的使用寿命。进一步的方案是,伸缩端子组件还包括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第一延伸臂的延伸两端分别设置一个沿第二方向伸出的第一支撑座;第一支撑杆沿第一方向固定在两个第一支撑座之间;第二延伸臂的延伸两端分别设置一个沿第三方向伸出的第二支撑座;第二支撑杆沿第一方向固定在两个第二支撑座之间;第二方向和第三方向均垂直于第一方向。由上可见,此设置能有效提高第一延伸臂和第二延伸臂的伸缩运动的直线度,保证充电时候与运输机器人上正负极端子对接的准确度。进一步的方案是,第二方向与第三方向相反,第二方向为指向第二延伸臂的方向,第三方向为指向第一延伸臂的方向。由上可见,此设置使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位于第一延伸臂和第二延伸臂之间,由于运输机器人上正负极端子之间间距固定,此设置能进一步缩小主体上伸缩开口的尺寸。进一步的方案是,主体上设置有伸缩开口,第一延伸臂、第二延伸臂、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均位于伸缩开口中。由上可见,仅设置一个伸缩开口以减小加工工序,提高生产效率。进一步的方案是,主体在伸缩开口中形成限位挡壁,在第一方向上,限位挡壁与位于第一延伸臂延伸始端的第一支撑座限位配合,且限位挡壁与位于第二延伸臂延伸始端的第二支撑座限位配合。由上可见,限位挡板的设置防止第一延伸臂和第二延伸臂的过度外伸。进一步的方案是,第一延伸臂在第一方向上的延伸末端的端面设置凹陷的第一容纳槽,第一通孔连通于第一容纳槽的底面;第二延伸臂在第一方向上的延伸末端的端面设置凹陷的第二容纳槽,第二通孔连通于第二容纳槽的底面。由上可见,以第一容纳槽为例,第一导电线与第一端子的连接处具有连接机构,如锁紧螺母,第一容纳槽用于容纳连接机构以避免干涉。进一步的方案是,第一端子与第一延伸臂之间沿第一方向滑动连接,第一端子与第一延伸臂之间设置有第一弹性件;第二端子与第二延伸臂之间沿第一方向滑动连接,第二端子与第二延伸臂之间设置有第二弹性件。由上可见,此设置使第一端子、第二端子与运输机器人的正负极端子触碰时具有缓冲效果,有效保护运输机器人和运输机器人充电装置。进一步的方案是,主体内设有自下往上依次布置的第一隔层板和第二隔层板,主体的内部由第一隔层板和第二隔层板分隔为自下往上依次布置的第一空间、第二空间和第三空间,直线驱动机构设置在第一空间内,电池设置在第二空间内,终端控制器设置在第三空间内。进一步的方案是,直线驱动机构包括电机、传动带组件和滚珠丝杆组件,传动带组件包括传动带、主动轮和从动轮,滚珠丝杆组件包括丝杆和螺母;主动轮与电机的输出轴同轴固定,从动轮与丝杆同轴固定,螺母安装于连接板上。由上可见,此设置使第一端子和第二端子的外伸量得到更精准的控制。进一步的方案是,直线驱动机构包括直线气缸,直线气缸具有沿第一方向延伸的活塞杆,活塞杆与连接板连接。由上可见,此设置使伸缩端子组件的外伸和收缩动作快速完成。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运输机器人充电装置第一实施例隐藏主体侧挡板的结构图。图2为本技术运输机器人充电装置第一实施例中直线驱动机构和伸缩端子组件的结构图。图3为本技术运输机器人充电装置第一实施例中伸缩端子组件的结构图。图4为本技术运输机器人充电装置第一实施例中伸缩端子组件的剖视图。图5为本技术运输机器人充电装置第二实施例中伸缩端子组件的局部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运输机器人充电装置第一实施例参见图1,图1为本技术运输机器人充电装置第一实施例隐藏主体侧挡板的结构图。本技术提供的运输机器人充电装置包括主体1、电池3、终端控制器2、伸缩端子组件5和直线驱动机构4,主体1内形成容纳空间100,主体1内设有自下往上依次布置的第一隔层板11和第二隔层板12,容纳空间100由第一隔层板11和第二隔层板12分隔为自下往上依次布置的第一空间101、第二空间102和第三空间103。直线驱动机构4固定在第一空间101内,电池3固定在第二空间102内,终端控制器2固定在第三空间103内。结合图2,图2为本技术运输机器人充电装置第一实施例中直线驱动机构和伸缩端子组件的结构图。主体1的底板上可拆卸地安装有一个底座40,直线驱动机构4安装在底座40上以便于拆卸和调整。直线驱动机构4包括电机41、传动带组件42和滚珠丝杆组件43,传动带组件42包括传动带422、主动轮421和从动轮423,滚珠丝杆组件43包括丝杆431和螺母432;主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运输机器人充电装置,包括主体、电池、终端控制器、伸缩端子组件和直线驱动机构,所述电池、所述终端控制器和所述直线驱动机构均设置在所述主体内,所述伸缩端子组件连接于所述直线驱动机构的输出端;/n所述伸缩端子组件包括第一端子、第二端子、第一导电线和第二导电线,所述第一导电线连接在所述第一端子与所述电池之间,所述第二导电线连接在所述第二端子与所述电池之间;/n所述伸缩端子组件可沿第一方向移动于外伸位置和收缩位置之间,所述外伸位置为所述第一端子和所述第二端子位于所述主体外的位置,所述收缩位置为所述第一端子和所述第二端子位于所述主体内的位置;/n其特征在于:/n所述伸缩端子组件包括连接板、第一延伸臂和第二延伸臂,所述第一延伸臂和所述第二延伸臂均采用绝缘材料制成;/n所述第一延伸臂和第二延伸臂均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成长形,所述第一延伸臂上设有沿所述第一方向贯穿的第一通孔,所述第二延伸臂上设有沿所述第一方向贯穿的第二通孔;/n所述连接板与所述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一延伸臂的延伸始端和所述第二延伸臂的延伸始端均与所述连接板连接,所述第一端子连接在所述第一延伸臂的延伸末端,所述第二端子连接在所述第二延伸臂的延伸末端;/n所述第一导电线穿过所述第一通孔,所述第二导电线穿过所述第二通孔。/n...

【技术特征摘要】
1.运输机器人充电装置,包括主体、电池、终端控制器、伸缩端子组件和直线驱动机构,所述电池、所述终端控制器和所述直线驱动机构均设置在所述主体内,所述伸缩端子组件连接于所述直线驱动机构的输出端;
所述伸缩端子组件包括第一端子、第二端子、第一导电线和第二导电线,所述第一导电线连接在所述第一端子与所述电池之间,所述第二导电线连接在所述第二端子与所述电池之间;
所述伸缩端子组件可沿第一方向移动于外伸位置和收缩位置之间,所述外伸位置为所述第一端子和所述第二端子位于所述主体外的位置,所述收缩位置为所述第一端子和所述第二端子位于所述主体内的位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伸缩端子组件包括连接板、第一延伸臂和第二延伸臂,所述第一延伸臂和所述第二延伸臂均采用绝缘材料制成;
所述第一延伸臂和第二延伸臂均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成长形,所述第一延伸臂上设有沿所述第一方向贯穿的第一通孔,所述第二延伸臂上设有沿所述第一方向贯穿的第二通孔;
所述连接板与所述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一延伸臂的延伸始端和所述第二延伸臂的延伸始端均与所述连接板连接,所述第一端子连接在所述第一延伸臂的延伸末端,所述第二端子连接在所述第二延伸臂的延伸末端;
所述第一导电线穿过所述第一通孔,所述第二导电线穿过所述第二通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运输机器人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伸缩端子组件还包括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
所述第一延伸臂的延伸两端分别设置一个沿第二方向伸出的第一支撑座;所述第一支撑杆沿所述第一方向固定在两个所述第一支撑座之间;
所述第二延伸臂的延伸两端分别设置一个沿第三方向伸出的第二支撑座;所述第二支撑杆沿所述第一方向固定在两个所述第二支撑座之间;
所述第二方向和所述第三方向均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运输机器人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方向与所述第三方向相反,所述第二方向为指向所述第二延伸臂的方向,所述第三方向为指向所述第一延伸臂的方向。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运输机器人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主体上设置有伸缩开口,所述第一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飞军李旭健刘泽森李家钧昝学彦张四龙蒋干胜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创智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