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停车场智能充电车位结构
本技术专利涉及停车场充电的
,具体而言,涉及停车场智能充电车位结构。
技术介绍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私家车的占有量也逐渐增多,因此,为了满足车辆的停放,停车场应运而生,实现供停放车辆使用。为了降低排放污染,电动汽车应运而生,电动汽车采用电力驱动,对环境影响小、更环保。但是,需要对电动汽车进行充电,以满足电动汽车具有足够电能;现有技术中,设置充电桩,对电动汽车进行充电;在停车场内,分为电动车位以及非电动车位,由于电动车位设置数量有限,且驾驶员不易分辨,易造成电动车位被非电动汽车占用,导致电动汽车无法充电,且无法合理应用资源。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停车场智能充电车位结构,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停车场电动车位易被占用的问题。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停车场智能充电车位结构,包括车位以及设置在车位后方的充电器,所述充电器具有充电插头以及充电槽,所述充电插头活动置于所述充电槽,所述充电槽设置有检测所述充电插头的感应开关;所述车位上设置有用于感应车辆的感应器 ...
【技术保护点】
1.停车场智能充电车位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车位以及设置在车位后方的充电器,所述充电器具有充电插头以及充电槽,所述充电插头活动置于所述充电槽,所述充电槽设置有检测所述充电插头的感应开关;所述车位上设置有用于感应车辆的感应器,所述感应器连接有报警器,所述感应器与所述感应开关呈电性连接;所述充电器包括具有缠绕盘的转动轴,所述缠绕盘设有充电线,所述充电线的一端与供电电源电性连接,所述充电线的另一端与所述充电插头呈电性连接;所述缠绕盘设有检测开关,所述充电线设有检测器,当进行充电时,所述充电线呈放线状态,拉出所述充电插头,所述检测器脱离所述检测开关的检测范围。/n
【技术特征摘要】
1.停车场智能充电车位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车位以及设置在车位后方的充电器,所述充电器具有充电插头以及充电槽,所述充电插头活动置于所述充电槽,所述充电槽设置有检测所述充电插头的感应开关;所述车位上设置有用于感应车辆的感应器,所述感应器连接有报警器,所述感应器与所述感应开关呈电性连接;所述充电器包括具有缠绕盘的转动轴,所述缠绕盘设有充电线,所述充电线的一端与供电电源电性连接,所述充电线的另一端与所述充电插头呈电性连接;所述缠绕盘设有检测开关,所述充电线设有检测器,当进行充电时,所述充电线呈放线状态,拉出所述充电插头,所述检测器脱离所述检测开关的检测范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停车场智能充电车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插头包括手握部以及充电部,所述充电部的一端连接所述手握部形成连接处,所述充电部的另一端沿背离所述连接处方向延伸布置;所述充电插头活动置于所述充电槽时,所述手握部具有朝向所述充电槽的内端面,所述手握部的内端面凸设有感应块,当所述充电插头活动置于所述充电槽时,所述感应块抵触挤压所述感应开关。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停车场智能充电车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感应开关形成感应槽,当所述充电插头活动置于所述充电槽时,所述感应块嵌入所述感应槽。
4.如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所述的停车场智能充电车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器设有电流传感器,所述电流传感器与所述充电插头呈电性连接,所述电流传感器与所述感应器无线信号传输;当所述感应器检测到车辆,所述充电插头脱离充电槽未与车辆电路连通时,所述电流传感器未检测到电流,所述感应器控制所述报警器工作。
5.如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所述的停车场智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任旭清,赵泽发,赵君,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明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