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低噪耐磨汽车转向泵总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904713 阅读:5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22 12: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低噪耐磨汽车转向泵总成,其可以提高主轴的转动稳定性,且具有降噪、润滑的效果,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泵体和主轴,泵体内设有轴孔和轮腔,主轴安装于轴孔上,主轴一端位于轮腔内且设有叶片,主轴另一端位于泵体外侧且设有皮带轮,所述主轴中部套设有与轴孔抵触的自润滑衬套,自润滑衬套包括内套层和外套层,内套层的外壁上设有两个第一限位凸筋,外套层的内壁上设有两个第二限位凸筋,第一限位凸筋和第二限位凸筋周向抵触,内套层两端的外壁上还设有与外套层抵触的橡胶层,两端的橡胶层之间形成油腔,内套层与外套层上均设有若干微孔结构,相邻微孔结构之间相互导通形成导流通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适用于转向泵技术领域。

A low noise and wear resistant steering pump assembly for automobi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低噪耐磨汽车转向泵总成
本技术属于转向泵
,特指一种低噪耐磨汽车转向泵总成。
技术介绍
汽车转向泵总成是液压动力转向系统的动力源,它通过发动机作为传动介质,将机械能转换为液压能,转向器通过油泵输出的液压油把液压能转换成机械能,从而起到减轻驾驶员操作强度,提高整车可操纵性的作用,现有汽车转向泵总成中主轴与泵体之间通常通过轴承衬套进行配合,但由于现有轴承衬套通常为单层的筒形结构,虽然在安装前轴承衬套会浸油处理,但储油量低,长时间使用还是易磨损,且功能也较为单一。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低噪耐磨汽车转向泵总成,其可以提高主轴的转动稳定性,且具有降噪、润滑的效果。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低噪耐磨汽车转向泵总成,包括泵体和主轴,泵体内设有轴孔和轮腔,主轴安装于轴孔上,主轴一端位于轮腔内且设有叶片,主轴另一端位于泵体外侧且设有皮带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轴中部套设有与轴孔抵触的自润滑衬套,自润滑衬套包括内套层和外套层,内套层的外壁上设有两个第一限位凸筋,外套层的内壁上设有两个第二限位凸筋,第一限位凸筋和第二限位凸筋周向抵触,内套层两端的外壁上还设有与外套层抵触的橡胶层,两端的橡胶层之间形成油腔,内套层与外套层上均设有若干微孔结构,相邻微孔结构之间相互导通形成导流通道。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橡胶层使得内套层和外套层之间具有径向减震缓冲作用,因此提高主轴转动时的稳定性,且能起到降噪的作用,自润滑衬套安装前可以浸油处理,使得油腔内填充润滑油;使用时,油腔内的润滑油可以通过微孔结构渗流至内套层的内表面,起到润滑作用,降低磨损;由于第一限位凸筋和第二限位凸筋周向抵触,因此可以使内套层和外套层共同承受主轴转动时的周向力,避免内套层和外套层之间的橡胶层损坏。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内套层上设有轴向贯穿的开口槽。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开口槽使得内套层具有径向弹性,便于内套层与主轴之间可以更好的配合,便于提高内套层与主轴之间的稳定性。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轴孔内壁上设有内凹结构的油槽。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油槽可以提高轴孔的储油量,且油槽内的润滑油可以沿自润滑衬套上的微孔结构渗透至自润滑衬套内侧,提高整体润滑油量。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主轴上还套设有与轴孔外端抵触的骨架油封。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骨架油封用于主轴与轴孔外端之间的密封作用。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内套层和第一限位凸筋是由铜基粉末烧结而成的一体结构,外套层与第二限位凸筋也是由铜基粉末烧结而成的一体结构。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上述部件由粉末冶金的方式烧结而成,烧结完成后具有孔隙度;主轴转动时,内套层因摩擦而发热,且热膨胀使孔隙减小,于是,润滑油溢出,进入内套层与主轴之间,形成油膜,提高耐磨作用;当轴停止转动后,内套层冷却,孔隙恢复,润滑油又被吸回孔隙,因此起到自润滑的作用。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中自润滑衬套的轴向剖视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中自润滑衬套的径向剖视结构示意图;图中附图标记为:1、泵体;2、主轴;3、叶片;4、皮带轮;5、自润滑衬套;6、内套层;7、外套层;8、第一限位凸筋;9、第二限位凸筋;10、橡胶层;11、油腔;12、开口槽;13、油槽;14、骨架油封。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以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参见图1-3:一种低噪耐磨汽车转向泵总成,包括泵体1和主轴2,泵体1内设有轴孔和轮腔,主轴2安装于轴孔上,主轴2一端位于轮腔内且设有叶片3,主轴2另一端位于泵体1外侧且设有皮带轮4,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轴2中部套设有与轴孔抵触的自润滑衬套5,自润滑衬套5包括内套层6和外套层7,内套层6的外壁上设有两个第一限位凸筋8,外套层7的内壁上设有两个第二限位凸筋9,第一限位凸筋8和第二限位凸筋9周向抵触,内套层6两端的外壁上还设有与外套层7抵触的橡胶层10,两端的橡胶层10之间形成油腔11,内套层6与外套层7上均设有若干微孔结构,相邻微孔结构之间相互导通形成导流通道。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橡胶层10使得内套层6和外套层7之间具有径向减震缓冲作用,因此提高主轴2转动时的稳定性,且能起到降噪的作用,自润滑衬套5安装前可以浸油处理,使得油腔11内填充润滑油;使用时,油腔11内的润滑油可以通过微孔结构渗流至内套层6的内表面,起到润滑作用,降低磨损;由于第一限位凸筋8和第二限位凸筋9周向抵触,因此可以使内套层6和外套层7共同承受主轴2转动时的周向力,避免内套层6和外套层7之间的橡胶层10损坏。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内套层6上设有轴向贯穿的开口槽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开口槽12使得内套层6具有径向弹性,便于内套层6与主轴2之间可以更好的配合,便于提高内套层6与主轴2之间的稳定性。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轴孔内壁上设有内凹结构的油槽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油槽13可以提高轴孔的储油量,且油槽13内的润滑油可以沿自润滑衬套5上的微孔结构渗透至自润滑衬套5内侧,提高整体润滑油量。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主轴2上还套设有与轴孔外端抵触的骨架油封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骨架油封14用于主轴2与轴孔外端之间的密封作用。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内套层6和第一限位凸筋8是由铜基粉末烧结而成的一体结构,外套层7与第二限位凸筋9也是由铜基粉末烧结而成的一体结构。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上述部件由粉末冶金的方式烧结而成,烧结完成后具有孔隙度;主轴2转动时,内套层6因摩擦而发热,且热膨胀使孔隙减小,于是,润滑油溢出,进入内套层6与主轴2之间,形成油膜,提高耐磨作用;当轴停止转动后,内套层6冷却,孔隙恢复,润滑油又被吸回孔隙,因此起到自润滑的作用。上述实施例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技术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低噪耐磨汽车转向泵总成,包括泵体(1)和主轴(2),泵体(1)内设有轴孔和轮腔,主轴(2)安装于轴孔上,主轴(2)一端位于轮腔内且设有叶片(3),主轴(2)另一端位于泵体(1)外侧且设有皮带轮(4),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轴(2)中部套设有与轴孔抵触的自润滑衬套(5),自润滑衬套(5)包括内套层(6)和外套层(7),内套层(6)的外壁上设有两个第一限位凸筋(8),外套层(7)的内壁上设有两个第二限位凸筋(9),第一限位凸筋(8)和第二限位凸筋(9)周向抵触,内套层(6)两端的外壁上还设有与外套层(7)抵触的橡胶层(10),两端的橡胶层(10)之间形成油腔(11),内套层(6)与外套层(7)上均设有若干微孔结构,相邻微孔结构之间相互导通形成导流通道。/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低噪耐磨汽车转向泵总成,包括泵体(1)和主轴(2),泵体(1)内设有轴孔和轮腔,主轴(2)安装于轴孔上,主轴(2)一端位于轮腔内且设有叶片(3),主轴(2)另一端位于泵体(1)外侧且设有皮带轮(4),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轴(2)中部套设有与轴孔抵触的自润滑衬套(5),自润滑衬套(5)包括内套层(6)和外套层(7),内套层(6)的外壁上设有两个第一限位凸筋(8),外套层(7)的内壁上设有两个第二限位凸筋(9),第一限位凸筋(8)和第二限位凸筋(9)周向抵触,内套层(6)两端的外壁上还设有与外套层(7)抵触的橡胶层(10),两端的橡胶层(10)之间形成油腔(11),内套层(6)与外套层(7)上均设有若干微孔结构,相邻微孔结构之间相互导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西亭董建强林敏
申请(专利权)人:台州华崧汽车部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