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清华大学专利>正文

机械密封和推力轴承组合承载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701706 阅读:16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08 10:32
本申请涉及一种机械密封和推力轴承组合承载装置,机械密封装置和推力轴承共同设置于转动轴。机械密封装置包括推力轴承、壳体、第一动环、第二动环、第一静密封组件和第二静密封组件。壳体包围形成第一空间,用于储存带压流体。第一动环和第二动环表面产生沿第一方向的压力差。第一动环和第二动环与转动轴固定连接。所以第一动环和第二动环对转动轴产生沿第一方向的轴向推力。第一方向与推力轴承输出轴向载荷方向一致。当转动轴需要一定轴向推力维持运转时,机械密封装置和推力轴承共同提供轴向推力,减小了推力轴承的工作载荷,提高了推力轴承的可靠性。

Combined bearing device of mechanical seal and thrust bear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机械密封和推力轴承组合承载装置
本申请涉及机械
,特别是涉及一种机械密封和推力轴承组合承载装置。
技术介绍
在国内核电、水泵等领域普遍采用大型推力轴承作为承载部件,其工作性能对于整个机组转动部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国内已经广泛开展对推力轴承结构、性能、安装等方面的研究。通过单一改善推力轴承的结构与性能,确实可以提升推力轴承的承载能力,但是轴瓦材料、支撑形式、瓦面形状的设计较为复杂,增加了试验的成本和不确定性。大型推力轴承在高转速、高载荷工况下承受极限转速、极限载荷,依然存在可靠性下降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大型推力轴承在高转速、高载荷工况下承受极限转速、极限载荷,存在可靠性下降的问题,提供一种机械密封和推力轴承组合承载装置,用于与所述推力轴承配合使用,增加所述推力轴承的可靠性。一种机械密封和推力轴承组合承载装置,用于减少转动轴的轴向载荷,所述机械密封和推力轴承组合承载装置包括推力轴承、壳体、第一动环、第二动环、第一静密封组件和第二静密封组件。所述推力轴承套设于所述转动轴。所述壳体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机械密封和推力轴承组合承载装置,用于减少转动轴(101)的轴向载荷,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械密封和推力轴承组合承载装置(10)包括:/n推力轴承(100),套设于所述转动轴(101);/n壳体(20),包围形成第一空间(210),用于储存带压流体,所述壳体(20)与所述推力轴承(100)间隔设置,所述壳体(20)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开口(201)和第二开口(202),所述第一开口(201)和所述第二开口(202)用于穿过所述转动轴(101),所述第一开口(201)的面积大于所述第二开口(202)的面积,所述第二开口(202)指向所述第一开口(201)的方向为第一方向,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推力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机械密封和推力轴承组合承载装置,用于减少转动轴(101)的轴向载荷,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械密封和推力轴承组合承载装置(10)包括:
推力轴承(100),套设于所述转动轴(101);
壳体(20),包围形成第一空间(210),用于储存带压流体,所述壳体(20)与所述推力轴承(100)间隔设置,所述壳体(20)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开口(201)和第二开口(202),所述第一开口(201)和所述第二开口(202)用于穿过所述转动轴(101),所述第一开口(201)的面积大于所述第二开口(202)的面积,所述第二开口(202)指向所述第一开口(201)的方向为第一方向,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推力轴承(100)产生的抵消轴向载荷力的轴向推力方向一致;
第一动环(30),收纳于所述第一空间(210),用于固定套设于所述转动轴(101),所述第一动环(30)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表面(301)和第二表面(302),所述第一表面(301)靠近所述第一开口(201)设置;
第二动环(40),收纳于所述第一空间(210),用于固定套设于所述转动轴(101),并位于所述第一动环(30)远离所述第一开口(201)的一侧,所述第二动环(40)具有相对的第三表面(401)和第四表面(402),所述第四表面(402)与所述第二表面(302)贴合设置,所述第一动环(30)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二动环(40)的直径;
所述第一开口(201)的边缘向所述第一空间(210)弯折并延伸至所述第一表面(301)构成第一弯折部(220),所述第二开口(202)的边缘向所述第一空间(210)并延伸至第三表面(401)构成第二弯折部(230),所述转动轴(101)穿过所述第一弯折部(220)和所述第二弯折部(230);
第一静密封组件(510),收纳于所述第一空间(210),并围设于所述第一弯折部(220)设置,所述第一静密封组件(510)的一端抵接于所述壳体(20)内壁,所述第一静密封组件(510)的另一端抵接于所述第一表面(301);
第二静密封组件(520),收纳于所述第一空间(210),并围设于所述第二弯折部(230)设置,所述第二静密封组件(520)的一端抵接于所述壳体(20)内壁,所述第二静密封组件(520)的另一端抵接于所述第三表面(401)。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械密封和推力轴承组合承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静密封组件(510)包括:
第一静环(511),套设于所述第一弯折部(220),且所述第一静环(511)具有相对的第五表面(501)和第六表面(502),所述第五表面(501)贴合于所述第一表面(301);
第一弹性元件(512),所述第一弹性元件(512)的一端固定于所述壳体(20)内壁,所述第一弹性元件(512)的另一端抵接于所述第六表面(502),并与所述第一静环(511)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机械密封和推力轴承组合承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静密封组件(520)包括:
第二静环(521),套设于所述第二弯折部(230),且所述第二静环(521)具有相对的第七表面(503)和第八表面(504),所述第七表面(503)贴合于所述第三表面(401);
第二弹性元件(522),所述第二弹性元件(522)的一端固定于所述壳体(20)内壁,所述第二弹性元件(522)的另一端抵接于所述第八表面(504),并与所述第二静环(521)连接。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机械密封和推力轴承组合承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弹性元件(512)为多个,且沿所述第一弯折部(220)环向间隔设置。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机械密封和推力轴承组合承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弯折部(220)为圆环结构,所述第一静环(511)的外径与所述第一动环(30)的外径相同,所述第一静环(511)的内径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伟峰王玉明刘莹高志李永健索双富贾晓红王子羲郭飞薛雯
申请(专利权)人:清华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