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清华大学专利>正文

预混掺氨流态化燃烧系统以及预混掺氨流态化燃烧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6618400 阅读:1 留言:0更新日期:2025-10-14 21:14
本申请提供一种预混掺氨流态化燃烧系统以及预混掺氨流态化燃烧方法,既可利于控制碳排放,也可控制氮氧化物的排放。预混掺氨流态化燃烧系统,包括炉膛、预混室、氨气输送管路以及空气输送管路,所述氨气输送管路和所述空气输送管路均和所述预混室连通,所述预混室和所述炉膛连通;所述预混掺氨流态化燃烧系统还包括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用于根据送入所述炉膛内的燃料的流量,以及所述燃料的干燥无灰基挥发分、收到基水分、收到基灰分,控制输入所述预混室的氨气输入量,使混合后的氨气、空气以及燃料的总的等效干燥无灰基挥发分不超过预设比例。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燃煤锅炉,具体涉及一种预混掺氨流态化燃烧系统以及预混掺氨流态化燃烧方法


技术介绍

1、循环流化床锅炉是一种清洁燃烧技术,具有燃烧效率高、污染物排放低、变负荷能力强、燃料适应范围宽等优点。循环流化床锅炉燃烧以固体高碳燃料为主,相关技术方案中会掺入氨气作为替代燃料来替代部分煤等高碳化石燃料燃烧,以降低碳排放。

2、一种方式是在循环流化床锅炉的炉膛内自上而下设置氨气燃烧器,燃烧后产生的烟气与固体物料混合进行流态化燃烧,但这种方式本质上燃烧和流态化运动分离,由于固体颗粒表面有自由基销毁作用,燃烧效率难以保证。还有一种方式是将一次风和氨气混合后通入炉膛内,并通过循环风机收集泄漏的氨气,以提高燃烧的安全性和稳定性。但上述方式都未能对氨气的掺入进行可靠的控制。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预混掺氨流态化燃烧系统以及预混掺氨流态化燃烧方法,既可利于控制碳排放,也可控制氨气的掺入量,从而控制氮氧化物的排放。

2、本申请还提供一种预混掺氨流态化燃烧系统,包括炉膛、预混室、氨气输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预混掺氨流态化燃烧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炉膛(12)、预混室(50)、氨气输送管路(36)以及空气输送管路(44),所述氨气输送管路(36)和所述空气输送管路(44)均和所述预混室(50)连通,所述预混室(50)和所述炉膛(12)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混掺氨流态化燃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装置还预存有安全浓度限值;所述控制装置用于控制所述氨气和所述空气混合后的氨气体积浓度不大于所述安全浓度限值。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预混掺氨流态化燃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预混室(50)设置有氨表(502),所述氨表(502)用于检测所述氨气的体积浓度。...

【技术特征摘要】

1.预混掺氨流态化燃烧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炉膛(12)、预混室(50)、氨气输送管路(36)以及空气输送管路(44),所述氨气输送管路(36)和所述空气输送管路(44)均和所述预混室(50)连通,所述预混室(50)和所述炉膛(12)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混掺氨流态化燃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装置还预存有安全浓度限值;所述控制装置用于控制所述氨气和所述空气混合后的氨气体积浓度不大于所述安全浓度限值。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预混掺氨流态化燃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预混室(50)设置有氨表(502),所述氨表(502)用于检测所述氨气的体积浓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混掺氨流态化燃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预混掺氨流态化燃烧系统还包括加热装置和氨燃料储罐(31),所述加热装置设置在所述氨气输送管路(36)和所述氨燃料储罐(31)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预混掺氨流态化燃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装置包括第一蒸发器(34),所述第一蒸发器(34)具有第一通路和第二通路,所述第一通路连通所述氨气输送管路(36)和所述氨燃料储罐(31),所述第二通路连通所述预混掺氨流态化燃烧系统的烟气出口(161)。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预混掺氨流态化燃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装置还包括第二蒸发器(33),所述第二蒸发器(33)具有第三通路和第四通路,所述第三通路连通所述第一蒸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清海钟旭东柯希玮张扬王志宁吕俊复彭志敏肖红亮
申请(专利权)人:清华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