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低氮燃烧器及燃气热水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6618121 阅读:1 留言:0更新日期:2025-10-14 21:14
本技术提供一种低氮燃烧器,包括燃烧器主体,燃烧器主体包括内壳和外框,外框套设在内壳外,内壳内部形成有第一通道,外框和内壳之间形成有第二通道,第一通道的顶部形成第一混合气腔室,第二通道的顶部形成第二混合气腔室,外框的顶部盖合有分火器,分火器上开设有淡火焰孔和浓火焰孔,淡火焰孔和浓火焰孔均为贯穿分火器的通孔,淡火焰孔的位置与第一通道的位置相对应,淡火焰孔与第一混合气腔室连通,浓火焰孔的位置与第二通道的位置相对应,浓火焰孔与第二混合气腔室连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低氮燃烧器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低氮燃烧器及燃气热水器


技术介绍

1、浓淡燃烧器在一个燃烧单片内分出浓火焰流道和淡火焰流道。浓火焰区当量比小于1,富油燃烧,使燃烧温度达不到最大(当量比)温度;淡火焰区当量比大于1,贫油燃烧,多余的空气对燃烧温度进行冷却;两者结合可有效降低燃烧温度,减少热力型nox生成。

2、现有技术的分火器通过卡接内壳顶部的方式进行固定,分火器只覆盖内壳区域,分火器上只通过机加形成有淡火焰孔,分火器与外框之间形成的间隙作为浓火焰孔;浓火焰孔是通过内壳和外壳之间的空隙形成的,由于燃烧器内壳和外框的材料厚度只有0.3mm左右,加工过程中内壳和外框易发生变形,变形的壳体导致浓火焰孔在横向上尺寸不均匀,即,该空隙的尺寸不固定,各处尺寸容易不均匀使得不同单片浓火焰孔的尺寸一致性较差;如图1所示,现有技术的分火器的淡火焰孔为均匀排列的规则小孔,浓火焰孔为两片壳体钣金之间形成的狭长条形孔。


技术实现思路

1、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低氮燃烧器。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低氮燃烧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燃烧器主体,所述燃烧器主体包括内壳和外框,所述外框套设在所述内壳外,所述内壳内部形成有第一通道,所述外框和所述内壳之间形成有第二通道,所述第一通道的顶部形成第一混合气腔室,所述第二通道的顶部形成第二混合气腔室,所述外框的顶部盖合有分火器,所述分火器上开设有淡火焰孔和浓火焰孔,所述淡火焰孔和浓火焰孔均为贯穿所述分火器的通孔,所述淡火焰孔的位置与所述第一通道的位置相对应,所述淡火焰孔与所述第一混合气腔室连通,所述浓火焰孔的位置与所述第二通道的位置相对应,所述浓火焰孔与所述第二混合气腔室连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氮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分...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低氮燃烧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燃烧器主体,所述燃烧器主体包括内壳和外框,所述外框套设在所述内壳外,所述内壳内部形成有第一通道,所述外框和所述内壳之间形成有第二通道,所述第一通道的顶部形成第一混合气腔室,所述第二通道的顶部形成第二混合气腔室,所述外框的顶部盖合有分火器,所述分火器上开设有淡火焰孔和浓火焰孔,所述淡火焰孔和浓火焰孔均为贯穿所述分火器的通孔,所述淡火焰孔的位置与所述第一通道的位置相对应,所述淡火焰孔与所述第一混合气腔室连通,所述浓火焰孔的位置与所述第二通道的位置相对应,所述浓火焰孔与所述第二混合气腔室连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氮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火器与所述外框卡接,所述内壳和所述外框的端部均与所述分火器的内顶面相抵触。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氮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混合气腔室有两个,两个所述第二混合气腔室分别位于所述第一混合气腔室的两侧。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氮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火器包括顶板和环绕所述顶板分布在所述顶板的四周的侧板,所述顶板和所述侧板一体成型,所述淡火焰孔设置在所述顶板的中部,所述浓火焰孔对称分布在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宸萱邓海燕陈仕超马海川钟少海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万家乐燃气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