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压悬置及车辆液压悬置系统和其控制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3693550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08 08:5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液压悬置及车辆液压悬置系统和其控制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液压悬置包括壳体,配合于所述壳体设置以形成液室的橡胶主簧、皮碗,位于所述液室中的流道组件,以及与所述橡胶主簧连接并相对于所述壳体外露的连接件,所述流道组件内构造有以连通上下两侧的所述液室空间的第一流道,以及上下贯通的以可连通上下两侧的所述液室空间的第二流道,对应于所述第二流道的位置,于所述皮碗的中部固连有刚性的控制件。本发明专利技术所述的液压悬置能够适应多种动态特性的需要,而提升悬置使用效果。

Hydraulic mount and vehicle hydraulic mount system and its control metho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液压悬置及车辆液压悬置系统和其控制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车辆零部件
,特别涉及一种液压悬置,本专利技术同时也涉及一种应用该液压悬置的车辆液压悬置系统,以及该系统的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悬置是连接并支撑动力总成并对其运动趋势进行约束及保护的双向隔振元件,目前用于车辆上的悬置有橡胶悬置、液压悬置、半主动悬置及主动悬置等多种。悬置在使用中可固定并支撑汽车动力总成,承受动力总成内部因发动机旋转和平移质量产生的往复惯性力及力矩,承受车辆行驶过程中作用于动力总成上的动态力,隔离由于发动机激励而引起的车架或车身振动,以及隔离由于路面不平度和车轮所受路面冲击引起的车身振动向动力总成的传递。由于使用效果较好且成本相对较低,液压悬置成为众多车企的选择,不过现阶段的液压悬置普遍存在其阻尼特性为单一频率动态特性,难以适应多种动态特性,且无法依据路况进行调整,因而限制了液压悬置的使用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旨在提出一种液压悬置,以能够适应多种动态特性的需要,提升悬置使用效果。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液压悬置,包括以构成所述液压悬置于外部第一构件上压装的壳体,配合于所述壳体设置以形成液室的橡胶主簧、皮碗,位于所述液室中的由上流道板、下流道板和解耦膜构成的流道组件,以及与所述橡胶主簧连接并相对于所述壳体外露的连接件,所述连接件构成所述液压悬置与外部第二构件的连接,所述流道组件内构造有以连通上下两侧的所述液室空间的第一流道,且于所述流道组件的中部构造有上下贯通的以可连通上下两侧的所述液室空间的第二流道,对应于所述第二流道的位置,于所述皮碗的中部固连有刚性的控制件,所述控制件具有伸于所述液压悬置外的以与外部驱动单元相连的连接端,并于所述皮碗的自然状态下,由所述皮碗的支撑,所述控制件的顶部可因直接或间接的贴附而形成对所述第二流道的封堵。进一步的,所述皮碗至少构成对所述控制件正对于所述第二流道的顶部端面的部分包覆,且由所述皮碗的支撑,所述控制件的被包覆的顶部因贴附而形成对所述第二流道的封堵。进一步的,包覆于所述控制件顶部端面的所述皮碗部分的厚度不低于1.5mm。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流道为圆孔,所述控制件的顶部为圆形,且所述控制件呈圆形的顶部的直径为所述第二流道直径的两倍。进一步的,于所述壳体的顶部设有套设于所述连接件上的限位垫,所述限位垫形成对所述壳体顶部的部分包罩,且所述限位垫与所述连接件的外周面之间为间隙配合。进一步的,所述壳体包括上下扣合相连的上支架和下支架,所述上支架与所述下支架相连的一端均形成有外翻布置的翻边,两个所述翻边彼此贴紧,且所述壳体还包括套置于所述下支架外的外支架,所述外支架的顶端以将贴紧的两所述翻边铆接于一起。进一步的,于所述橡胶主簧上构造有伸于所述液室中的外凸端,并于所述外凸端上设有横置于所述液室内的扰流盘。进一步的,沿所述皮碗的径向由内向外,于所述皮碗上构造有嵌套布置并为下凹状的小波纹部和大波纹部,所述大波纹部的深度及顶部敞口的宽度均大于所述小波纹部,并至少为所述小波纹部的3-5倍,且所述大波纹部的深度大于自身顶部敞口的宽度。相对于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优势:本专利技术的液压悬置通过流道组件上第二流道的设置,并通过皮碗中部控制件的设置,使得液压悬置可根据外部振动激励而可控的选择第二流道的开启或封堵,由此利用第二流道的启闭可使得液压悬置适应多种动态特性的需要,能够实现依据路况进行悬置性能的调整,而可提升液压悬置的使用效果。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出了一种车辆液压悬置系统,其包括由如上所述的液压悬置构成的悬置单元,与所述液压悬置中的所述控制件的连接端相连的驱动单元,以及用于采集车辆所受振动激励的频率的采集单元,和接收所述采集单元的采集信号以控制所述驱动单元动作而输出直线驱动力的控制单元,且所述控制件承接于所述直线驱动力可往复运动而构成对所述第二流道的开启或封堵。同时,本专利技术也提供有上述的车辆液压悬置系统的控制方法,其包括如下的步骤:s1.通过所述采集单元采集车辆行驶中所受到的振动激励的频率;s2.所述控制单元对采集的所述振动激励的频率信号进行比对,若所述频率信号在预设的标定值以上,控制驱动单元动作,以开启第二流道,若所述频率信号小于预设的标定值,控制驱动单元动作,以封堵所述第二流道;s3.重复步骤s1-s2。本专利技术通过采用前述的液压悬置,可依据采集的振动激励信号对悬置性能进行控制,其使得液压悬置适应多种动态特性的需要,可提升液压悬置的使用效果,而有着很好的实用性。附图说明构成本专利技术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专利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所述的液压悬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所述的流道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中A-A方向的剖视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所述的液压悬置皮碗及控制件部分的局部示意图;图5为第二流道孔径与悬置动刚度及阻尼性能的变化趋势;图6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二所述的车辆液压悬置系统的构成图;图7为第二流道打开与封堵时悬置的动刚度及阻尼特性;附图标记说明:1-上支架,2-下支架,3-连接件,4-橡胶主簧,5-限位垫,6-外支架,7-扰流盘,8-上流道板,9-下流道板,10-解耦膜,11-第一流道,12-第二流道,13-皮碗,14-控制件,15-控制单元,16-采集单元,17-驱动单元,100-悬置单元。具体实施方式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本实施例涉及一种液压悬置,如图1并结合图2至图4中所示的,其在整体构成上主要包括壳体、橡胶主簧3、连接件3、皮碗13、流道组件以及控制件14。其中,壳体作为整个液压悬置的结构基础,不仅用于承载其它各元件,同时该壳体也用以构成液压悬置于外部第一构件上的压装。所述第一构件一般为车辆的车身,而下述的与连接件3连接的第二构件则对应的是搭载于车身上的动力总成。同时,作为一种示例性结构形式,本实施例的壳体也包括上下扣合相连的上支架1和下支架2,在上支架1与下支架2相连的一端均形成有外翻布置的翻边,两个翻边彼此贴紧,并且所述壳体还包括套置于下支架2外的外支架6,外支架6的顶端用以将贴紧的两翻边铆接于一起,以实现整个壳体结构的固连成一体,而在进行悬置的压装时,也具体是通过外支架6过盈压装至车身上。本实施例中,橡胶主簧4和皮碗13配合于壳体而在悬置内部形成有液室,流道组件即固定在所述液室内,且该流道组件也具体由上流道板8、下流道板9,以及解耦膜10构成,并于流道组件内构造有以连通上下两侧的液室空间的第一流道11。与橡胶主簧4连接的连接件3为相对于壳体外露设置,其一般为铝芯结构,并用于构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液压悬置,包括以构成所述液压悬置于外部第一构件上压装的壳体,配合于所述壳体设置以形成液室的橡胶主簧(4)、皮碗(13),位于所述液室中的由上流道板(8)、下流道板(9)和解耦膜(10)构成的流道组件,以及与所述橡胶主簧(4)连接并相对于所述壳体外露的连接件(3),所述连接件(3)构成所述液压悬置与外部第二构件的连接,所述流道组件内构造有以连通上下两侧的所述液室空间的第一流道(11),其特征在于:于所述流道组件的中部构造有上下贯通的以可连通上下两侧的所述液室空间的第二流道(12),对应于所述第二流道(12)的位置,于所述皮碗(13)的中部固连有刚性的控制件(14),所述控制件(14)具有伸于所述液压悬置外的以与外部驱动单元相连的连接端,并于所述皮碗(13)的自然状态下,由所述皮碗(13)的支撑,所述控制件(14)的顶部可因直接或间接的贴附而形成对所述第二流道(12)的封堵。/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液压悬置,包括以构成所述液压悬置于外部第一构件上压装的壳体,配合于所述壳体设置以形成液室的橡胶主簧(4)、皮碗(13),位于所述液室中的由上流道板(8)、下流道板(9)和解耦膜(10)构成的流道组件,以及与所述橡胶主簧(4)连接并相对于所述壳体外露的连接件(3),所述连接件(3)构成所述液压悬置与外部第二构件的连接,所述流道组件内构造有以连通上下两侧的所述液室空间的第一流道(11),其特征在于:于所述流道组件的中部构造有上下贯通的以可连通上下两侧的所述液室空间的第二流道(12),对应于所述第二流道(12)的位置,于所述皮碗(13)的中部固连有刚性的控制件(14),所述控制件(14)具有伸于所述液压悬置外的以与外部驱动单元相连的连接端,并于所述皮碗(13)的自然状态下,由所述皮碗(13)的支撑,所述控制件(14)的顶部可因直接或间接的贴附而形成对所述第二流道(12)的封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压悬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皮碗(13)至少构成对所述控制件(14)正对于所述第二流道(12)的顶部端面的部分包覆,且由所述皮碗(13)的支撑,所述控制件(14)的被包覆的顶部因贴附而形成对所述第二流道(12)的封堵。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液压悬置,其特征在于:包覆于所述控制件(14)顶部端面的所述皮碗(13)部分的厚度不低于1.5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压悬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流道(12)为圆孔,所述控制件(14)的顶部为圆形,且所述控制件(14)呈圆形的顶部的直径为所述第二流道(12)直径的两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压悬置,其特征在于:于所述壳体的顶部设有套设于所述连接件(3)上的限位垫(5),所述限位垫(5)形成对所述壳体顶部的部分包罩,且所述限位垫(5)与所述连接件(3)的外周面之间为间隙配合。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龙石伟冯静帅张旭阳李芳柴雅聪牛玉龙王飞钱学朋张秀峰杜鹏程
申请(专利权)人:诺博橡胶制品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