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烯烃聚合的固体催化剂组分、催化剂及其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552486 阅读:4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3-25 00:1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烯烃聚合的固体催化剂组分,其包含镁、钛、卤素和内给电子体化合物,所述给电子体包括通式为(I)的第一内给电子体化合物和通式为(II)的第二内给电子体化合物。本发明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用于烯烃聚合的催化剂。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催化剂可在保持催化剂很高聚合活性和氢调敏感性的同时,得到高等规指数、宽分子量分布的聚合物,聚合物综合性能优良,这对不同牌号树脂的开发十分有利。

Solid catalyst components, catalysts and their applications for olefin polymeriz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烯烃聚合的固体催化剂组分、催化剂及其应用
本专利技术属于催化剂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烯烃聚合的催化剂组分、催化剂及其应用。
技术介绍
众所周知,以镁、钛、卤素和给电子体作为基本成分的固体钛催化剂组分,可用于CH2=CHR烯烃聚合反应,特别是在具有3个碳或更多碳原子的α-烯烃聚合中可以得到较高收率和较高立体规整性的聚合物,其中给电子体化合物是催化剂组分中必不可少的成分之一,并且随着内给电子体化合物的发展导致了聚烯烃催化剂不断地更新换代。目前,已大量公开了多种内给电子体化合物,例如多元羧酸、一元羧酸酯或多元羧酸酯、酸酐、酮、单醚或多醚、醇、胺等及其衍生物,其中较为常用的是二元的芳香羧酸酯类,可参见中国专利CN85100997A。邻苯二甲酸酯类化合物是目前工业上最常用的聚丙烯催化剂内给电子体,使用邻苯二甲酸酯类化合物作为内给电子体时,所得到的聚合物的分子量分布窄,韧性和加工性能不能令人满意,限制了其应用范围。目前报道过的给电子体大多为含氧、氮、磷、硫的化合物。在这些催化剂聚合体系中,给电子体对活性、立体定向性、分子量分布和聚合物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烯烃聚合的固体催化剂组分,其包含镁、钛、卤素和内给电子体化合物,所述内给电子体化合物包括通式为(I)的第一内给电子体化合物和通式为(II)的第二内给电子体化合物,/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烯烃聚合的固体催化剂组分,其包含镁、钛、卤素和内给电子体化合物,所述内给电子体化合物包括通式为(I)的第一内给电子体化合物和通式为(II)的第二内给电子体化合物,



在通式(I)中,
R1为C1-C10的直链烷基、C2-C10的直链烯基、C2-C10的直链炔基、C3-C12的支链烃基、C3-C12的环烃基、C6-C20的芳基、C7-C20的烃芳基或C7-C20的芳烃基,且所述C1-C10的直链烷基、C2-C10的直链烯基、C2-C10的直链炔基、C3-C12的支链烃基、C3-C12的环烃基、C6-C20的芳基、C7-C20的烃芳基或C7-C20的芳烃基碳上的氢可任选地被杂原子取代,优选所述杂原子选自卤原子、氧原子和氮原子中的至少一种;
R2选自氢、卤原子、C1-C10的直链烷基、C3-C10的支链烷基、C1-C10的直链烷氧基和C3-C10的支链烷氧基,且所述的C1-C10的直链烷基、C3-C10的支链烷基、C1-C10的直链烷氧基和C3-C10的支链烷氧基碳上的氢可任选地被杂原子取代,优选所述杂原子选自卤原子、氧原子和氮原子中的至少一种;
在通式(II)中,
R3和R4相同或不相同,为C1-C10的直链烷基、C2-C10的直链烯基、C3-C15的支链烃基、C3-C15的环烃基、C6-C20的芳基、C7-C20的烃芳基或C7-C20的芳烃基,且所述的C1-C10的直链烷基、C2-C10的直链烯基、C3-C15的支链烃基、C3-C15的环烃基、C6-C20的芳基、C7-C20的烃芳基或C7-C20的芳烃基可任选地被取代,例如被选自烷烃和卤原子的取代基取代,优选被选自C1-C6的直链烷基、C3-C6的支链烷基、氟原子、氯原子、溴原子和碘原子的一个或多个取代基取代,R3和R4任选地可键接成环或不成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体催化剂组分,其特征在于,通式(I)中,R1为C1-C8的直链烷基、C2-C8的直链烯基、C2-C8的直链炔基、C3-C10的支链烃基、C3-C10的环烃基、C6-C15的芳基、C7-C15的烃芳基或C7-C15的芳烃基,且所述C1-C8的直链烷基、C2-C8的直链烯基、C2-C8的直链炔基、C3-C10的支链烃基、C3-C10的环烃基、C6-C15的芳基、C7-C15的烃芳基或C7-C15的芳烃基碳上的氢可任选地被选自卤原子、氧原子和氮原子的一个或多个杂原子取代;优选地,R1为C1-C6的直链烷基、C2-C6的直链烯基、C2-C6的直链炔基、C3-C8的支链烃基、C3-C8的环烃基、C6-C12的芳基、C7-C12的烃芳基或C7-C12的芳烃基,且所述C1-C6的直链烷基、C2-C6的直链烯基、C2-C6的直链炔基、C3-C8的支链烃基、C3-C8的环烃基、C6-C12的芳基、C7-C12的烃芳基或C7-C12的芳烃基碳上的氢可任选地被选自卤素原子、氧原子和氮原子的一个或多个杂原子取代;更优选地,R1为C6-C12的芳基、C7-C12的烃芳基或C7-C12的芳烃基,再优选地,R1为苯基、C7-C12的烃苯基或C7-C12的苯烃基,最优选为苯基、C7-C12的烷苯基、C7-C12的苯烷基、C7-C12的苯烯基或C7-C12的苯炔基,其任选地被选自卤原子、氧原子和氮原子的一个或多个杂原子取代。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固体催化剂组分,其特征在于,通式(I)中,R2选自氢、卤素、C1-C8的直链烷基、C3-C8的支链烷基、C1-C8的直链烷氧基和C3-C8的支链烷氧基,且所述的C1-C8的直链烷基、C3-C8的支链烷基、C1-C8的直链烷氧基和C3-C8的支链烷氧基碳上的氢可任选地被选自卤素原子、氧原子和氮原子的一个或多个杂原子取代;优选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昌秀高明智刘海涛马晶刘文蕊何世雄马吉星蔡晓霞胡建军王军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化工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