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冷斗组件及对现有耐火砖气化炉的改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3360680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18 16:09
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水冷斗组件及对现有耐火砖气化炉的改造方法,水冷斗组件包括变径段和位于变径段下方的直筒段,变径段呈上大下小的漏斗状,变径段的上端设置有水冷斗水出口接头,变径段的下端与直筒段的上端连接并连通,直筒段的下端设置有水冷斗水入口接头。水冷斗组件由于体积小、重量轻、只需要移除气化炉下渣口下连接的破渣机,可方便地从下渣口进入气化炉内,实现在不对现有耐火砖气化炉的壳体割除的情况下进行优化改造,达到改善耐火砖气化炉的煤种适应性,以及提高气化炉生产的有效气的组分的目的。同时,在改造过程中保留上部耐火砖,可以免去拆除和重新砌砖的近一个月的时间,极大的简化了改造程序。

A kind of water-cooled bucket assembly and the transformation method of the existing firebrick gasifi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水冷斗组件及对现有耐火砖气化炉的改造方法
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涉及煤气化
,具体涉及一种水冷斗组件及对现有耐火砖气化炉的改造方法。
技术介绍
气流床气化炉中由耐火砖作为壳体隔热层的气化炉,俗称耐火砖气化炉。由于耐火砖气化炉煤种适应性的问题,向火面砖和拱顶砖每8000h小时需要更换一次,而锥底耐火砖更换最为频繁,通常寿命不足3000h,制约了气化炉的长周期运行,并且换砖时间长。同时,为了提高气化炉生产的有效气的组分,需要加强燃烧室内煤粉颗粒的返混,这必然需要缩小渣口尺寸以增大渣口压降,然而却导致了渣口处高温粗煤气流速过高,更加速了锥底耐火砖的磨蚀,使得耐火砖气化炉的性能提升遇到瓶颈。大部分生产单位可以接受气化炉向火面砖和拱顶砖的更换周期,可以保留,也避免了对承压壳体的切割,同时受停工时间、场地、框架的限制,没有进行大规模改造施工的条件。
技术实现思路
为此,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水冷斗组件及对现有耐火砖气化炉的改造方法,以解决现有的耐火砖气化炉存在换砖时间长,施工受停工时间、场地、框架的限制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水冷斗组件,所述水冷斗组件包括变径段和位于所述变径段下方的直筒段,所述变径段呈上大下小的漏斗状,所述变径段的上端设置有水冷斗水出口接头,所述变径段的下端与所述直筒段的上端连接并连通,所述直筒段的下端设置有水冷斗水入口接头。进一步地,所述变径段与所述直筒段均由盘管和鳍片环绕而成。进一步地,所述变径段与所述直筒段均由异型立管和鳍片围设而成。进一步地,所述水冷斗组件的内壁涂有隔热层。进一步地,所述变径段与所述直筒段一体成型或两者单独设置并串联连接。对应地,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对现有耐火砖气化炉的改造方法,所述对现有耐火砖气化炉的改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a,拆除现有耐火砖气化炉内的锥底耐火砖,并在原有托砖板上间隔设置多个临时支撑件对上部耐火砖进行支撑;步骤b,在外壳的内壁间隔焊接多个新托砖板对上部耐火砖进行支撑;步骤c,移除临时支撑件,并拆除原有托砖板;步骤d,将权利要求1-5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水冷斗组件的顶部与新托砖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进一步地,在执行所述步骤d之前还执行步骤d0:在外壳上设置水冷斗水入口管接口和水冷斗汽水出口管接口。进一步地,在执行所述步骤d之后还执行步骤d1:将水冷斗水入口接头与水冷斗入口管接口连接,并将水冷斗水出口接头与水冷斗出口管接口连接。进一步地,所述水冷斗组件的顶部与新托砖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处需密封焊。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具有如下优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水冷斗组件由于体积小、重量轻、只需要移除气化炉下渣口下连接的破渣机,可方便地从下渣口进入气化炉内,实现在不对现有耐火砖气化炉的壳体割除的情况下进行优化改造,达到改善耐火砖气化炉的煤种适应性,以及提高气化炉生产的有效气的组分的目的。同时,在改造过程中保留上部耐火砖,可以免去拆除和重新砌砖的近一个月的时间,极大的简化了改造程序,在一个正常检修的时间内便可完成,可以在所有稳定生产的工厂进行广泛推广。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示例性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引申获得其它的实施附图。本说明书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专利技术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专利技术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专利技术所揭示的
技术实现思路
得能涵盖的范围内。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水冷斗组件的侧视剖面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改造前的耐火砖气化炉的侧视剖面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改造后的耐火砖气化炉的侧视剖面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0、水冷斗组件;11、变径段;12、直筒段;13、水冷斗水出口接头;14、水冷斗水入口接头;15、隔热层;20、锥底耐火砖;30、外壳;31、水冷斗水入口管接口;32、水冷斗汽水出口管接口;40、上部耐火砖;50、原有托砖板;60、新托砖板。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专利技术的其他优点及功效,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1所示,水冷斗组件10包括变径段11和位于变径段11下方的直筒段12,变径段11呈上大下小的漏斗状,漏斗状结构有利于缩小变径段11的下端口的尺寸,下端口的尺寸越小,越有利于增大渣口压降,加强了燃烧室内煤粉颗粒的返混,进而提高气化炉生产的有效气的组分。变径段11的上端设置有水冷斗水出口接头13,变径段11的下端与直筒段12的上端连接并连通,直筒段12的下端设置有水冷斗水入口接头14。工作时,冷却水首选通过水冷斗水入口接头14流入直筒段12的内部,再进入变径段11的内部,最后通过水冷斗水出口接头13流出,在此过程中吸收热量降低水冷斗组件10的温度。本实施例中变径段11与直筒段12均由盘管和鳍片环绕而成,当然变径段11与直筒段12也可均由异型立管和鳍片围设而成,变径段11与直筒段12一体成型或两者单独设置并串联连接。进一步地,为了避免燃烧热量被水冷斗组件10内的水带走,使炉膛可以达到所需要的气化温度,水冷斗组件10的内壁涂有隔热层15。如图2和3所示,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对现有耐火砖气化炉的改造方法,对现有耐火砖气化炉的改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a,拆除现有耐火砖气化炉内的锥底耐火砖20,并在原有托砖板50上间隔设置多个临时支撑件对上部耐火砖40进行支撑;锥底耐火砖20拆除后上部耐火砖40将失去支撑,为了防止上部耐火砖40坍塌,因此需要在原有托砖板50上间隔设置多个临时支撑件对上部耐火砖40进行支撑,此时上部耐火砖40的重力暂时由原有托砖板50承载,临时支撑件间隔设置的目的是为了方便后续新托砖板60的焊接。步骤b,在外壳30的内壁间隔焊接多个新托砖板60对上部耐火砖40进行支撑;步骤c,移除临时支撑件,并拆除原有托砖板50;新托砖板60焊接后上部耐火砖40的重力可由新托砖板60承载,因此需要将原有托砖板50拆除。步骤d,将上述实施例的水冷斗组件10的顶部与新托砖板60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水冷斗组件10的顶部与新托砖板60的下表面的连接方式具体采用密封焊接连接,避免炉膛内部的高温气体窜出,造成外壳30超温的事故。由于水冷斗组件10的体积小、重量轻、只需要移除气化炉下渣口下连接的破渣机,可方便地从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水冷斗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冷斗组件包括变径段和位于所述变径段下方的直筒段,所述变径段呈上大下小的漏斗状,所述变径段的上端设置有水冷斗水出口接头,所述变径段的下端与所述直筒段的上端连接并连通,所述直筒段的下端设置有水冷斗水入口接头。/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冷斗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冷斗组件包括变径段和位于所述变径段下方的直筒段,所述变径段呈上大下小的漏斗状,所述变径段的上端设置有水冷斗水出口接头,所述变径段的下端与所述直筒段的上端连接并连通,所述直筒段的下端设置有水冷斗水入口接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冷斗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变径段与所述直筒段均由盘管和鳍片环绕而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冷斗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变径段与所述直筒段均由异型立管和鳍片围设而成。


4.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水冷斗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冷斗组件的内壁涂有隔热层。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水冷斗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变径段与所述直筒段一体成型或两者单独设置并串联连接。


6.一种对现有耐火砖气化炉的改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现有耐火砖气化炉的改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a...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裴世钊马宏波岳军管清亮宋文军岳博雷玉龙王云杰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清创晋华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