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燕山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主被动可切换的悬架控制系统及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3331310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15 00:2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主被动可切换的悬架控制系统及方法,所述的系统包括惯性测量单元、激光雷达、GPS、传感器模块、伺服控制器组以及主控制器,其中惯性测量单元位于车辆的质心用于测量车身姿态,激光雷达位于车身前方用于扫描车前地形,位移传感器用来测量液压缸的行程,伺服控制器控制控制各个液压缸的伸缩,传感器模块用于检测驾驶员驾驶行为,主控制器能与传感器模块、惯性测量单元、激光雷达以及伺服控制器通信。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依据当前道路条件以及驾驶员的驾驶意图快速的判断何时采取主动控制,调节车身姿态使车体姿态保持水平,从而降低车身的侧倾俯仰,提高了车辆行驶的平顺性以及舒适性。

An active passive switchable suspension control system and metho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主被动可切换的悬架控制系统及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主被动可切换的悬架控制系统及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以及液压、电气驱动技术的进步,主动悬架在车辆领域应用越来越广泛,处于主动悬架模式下车辆能够改变车身姿态使车身一直水平,提高车辆的平顺性以及舒适行。但主动悬架模式下的车辆需要外界提供动力源用来改变车身姿态,因此车辆一直处于主动模式将消耗大量的能量,而悬架处于被动模式下,完全不消耗任何能量但车辆的乘坐舒适行变差。考虑到主/被动悬架的优缺点,可以结合当前道路条件以及驾驶行为切换悬架模式从而达到最理想的车辆控制效果。在中国申请专利号为“201710637762.6”提到了悬架能在主动悬架模式和被动悬架模式切换,但其切换的控制策略需要对驾驶员的一段时间的驾驶行为进行判断在响应速度有明显的不足,存在滞后性。然而基于车辆的车前地形可以提前预知未来车辆所需悬架模式,在紧急情况下(急加速,急刹车,急转弯)可以依靠当前驾驶行为识别驾驶员驾驶意图快速切换驾驶模式,提高了切换的响应速度。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不足,而提供一种结构设计合理的主被动可切换的悬架控制系统及方法。本专利技术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针对以上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可切换模式且可调节车身姿态的主动悬架,依据当前道路条件以及驾驶员的驾驶意图快速的判断何时采取主动控制,调节车身姿态使车体姿态保持水平,从而降低车身的侧倾俯仰,提高了车辆行驶的平顺性以及舒适性。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主被动可切换的悬架控制系统,包括惯性测量单元、激光雷达、GPS、传感器模块(油门踏板开度传感器、制动踏板位移传感器、方向盘转角传感器、加速度传感器、轮速传感器、悬架位移传感器、加速度传感器)、伺服控制器组(电液伺服阀以及电液换向阀)以及主控制器,其中惯性测量单元位于车辆的质心用于测量车身姿态,激光雷达位于车身前方用于扫描车前地形,位移传感器用来测量液压缸的行程,伺服控制器控制控制各个液压缸的伸缩,传感器模块用于检测驾驶员驾驶行为,主控制器能与传感器模块、惯性测量单元、激光雷达以及伺服控制器通信。上述一种主被动可切换的悬架控制系统的控制方法:车辆在正常行驶时,激光雷达能实时的扫描车前地形,将车前地形转换成路面的高程信息依据路面的高程可以判断何时将悬架切换到主动模式,使车辆通过凸起的障碍时车身姿态不变。在一些紧急情况下需要驾驶员激烈驾驶(急加速、急转弯、急刹车),此时由于惯性的原因车身姿态要发生较大的改变影响乘坐的舒适性,此时需要将悬架调节到主动模式控制车身姿态提高车辆的平顺性以及舒适性。位于车体上方的激光雷达以固定的频率获取车前地形的离散点云,然后通过坐标变换将点云的极坐标转换为直角坐标,再通过GPS得到的车辆行驶的位移将相对于激光雷达中心点的点云数据坐标值转换为相对车辆起点的点云数据坐标,然后将离散的点云数据通过插值生成一侧车轮轨迹位置前的连续高程信息。然后将这些道路高程信息传递给控制器,控制器判断接受到的道路高程信息能否对车辆位姿产生影响且在液压缸的调节范围之内,对于有道路高程能对车身姿态产生影响的且在液压缸调节范围之内的,就将悬架切换到主动模式使车辆通过凸起的障碍时车身姿态不变,每个车轮上悬架的液压缸调节范围是有限的既要保证车轮不能撞击限位块而且也不能超出液压缸的最小伸缩量。不同路况下操纵油门踏板、制动踏板以及方向盘转角可以产生不同组合,每种组合都代表着驾驶员的驾驶意图,由此通过检测传油门踏板、制动踏板以及方向盘转角感器的位置变化,就可以解析出当前驾驶员的驾驶意图。在紧急情况下驾驶员也会操纵相应的油门踏板、制动踏板以及方向盘,车辆传感器模块可以实时的检测当前油门踏板的开度、制动踏板的位置、方向盘转角、车速、车辆加速度,根据传感器采集的驾驶信息建立数学模型判断驾驶员何时采取激烈驾驶(急加速、急转弯、急刹车),然后采取主动控制维持车身姿态平稳。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和效果:主动模式下的悬架需要提供动力,在道路条件良好的情况下采用主动模式造成能量上的损失,本专利技术能依据当前道路条件以及驾驶员的驾驶意图快速的判断何时采取主动控制一方面减少能量的消耗,另一方面主动模式下可以调节车身姿态使车体姿态保持近似不变,从而降低车身的侧倾俯仰。当车辆在急刹车、急加速、急转弯、道路条件较差的情况切换至主动模式保持车身水平,提高了车辆行驶的平顺性以及舒适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方法流程图附图标号:1-激光雷达,2-车体,3、10、14、15-作动器(液压缸),4、9、13、16-减震器,5、8、12、17-螺旋弹簧,6、7、11、18-螺旋弹簧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是对本专利技术的解释而本专利技术并不局限于以下实施例。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基于车前地形以及驾驶员行为的主/被动可切换悬架的控制系统,通过采集激光雷达扫描车前地形的点云信息以及基于车辆传感器的驾驶意图解析,可以适时的切换悬架的模式达到减少能量消耗的目的。主动模式下根据惯性测量单元测得的车身姿态俯仰角侧倾角以及车辆垂向位移,计算出车身相对于参考平面的相对变化量,进而控制伺服阀调节液压缸的伸缩量,保持车身姿态水平,进而提高车辆平顺性以及舒适性。以常见的四轮车为例进行说明。如图1-2所示,一种主被动可切换的悬架控制系统,包括:车体,惯性测量单元,激光雷达,GPS,传感器模块(油门踏板开度传感器、制动踏板位移传感器、方向盘转角传感器、加速度传感器、轮速传感器、悬架位移传感器、加速度传感器),车轮及与车轮一一对应的悬挂伺服作动油缸和对应的位移传感器,控制器以及伺服控制器。其中惯性测量单元位于车辆的质心用于测量车身姿态,激光雷达位于车身前方用于扫描车前地形,位移传感器用来测量液压缸的行程,伺服控制器控制各个液压缸的伸缩,传感器模块用于检测驾驶员驾驶行为。控制器能与传感器模块、惯性测量单元、GPS、激光雷达以及伺服控制器通信。激光雷达扫描的车前地形信息传递给控制器,控制器根据车前地形的高程信息判读是否调节悬架为主动模式。控制器根据传感器信息解析驾驶员的加示意图,判断是否调节悬架为主动模式。在主动模式下,可以调节车身姿态使车体姿态保持近似不变,从而降低车身的侧倾俯仰提高了车辆行驶的平顺性以及舒适性。本专利技术具体控制方法步骤:步骤一:位于车体上方的激光雷达以固定的频率获取车前地形的离散点云,然后通过坐标变换将点云的极坐标转换为直角坐标,再通过GPS得到的车辆行驶的位移将相对于激光雷达中心点的点云数据坐标值转换为相对车辆起点的点云数据坐标,然后将离散的点云数据通过插值生成一侧车轮轨迹位置前的连续高程信息。步骤二:然后将这些道路高程信息传递给控制器,控制器判断接受到的道路高程信息能否对车辆位姿产生影响且在液压缸的调节范围之内,每个车轮上悬架的液压缸调节范围是有限的既要保证车轮不能撞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主被动可切换的悬架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惯性测量单元、激光雷达、GPS、传感器模块、伺服控制器组以及主控制器,惯性测量单元、激光雷达、GPS、传感器模块、伺服控制器组均连接柱控制器组,所述的伺服控制器组包括电液伺服阀以及电液换向阀,所述的传感器模块包括油门踏板开度传感器、制动踏板位移传感器、方向盘转角传感器、加速度传感器、轮速传感器、悬架位移传感器、加速度传感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主被动可切换的悬架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惯性测量单元、激光雷达、GPS、传感器模块、伺服控制器组以及主控制器,惯性测量单元、激光雷达、GPS、传感器模块、伺服控制器组均连接柱控制器组,所述的伺服控制器组包括电液伺服阀以及电液换向阀,所述的传感器模块包括油门踏板开度传感器、制动踏板位移传感器、方向盘转角传感器、加速度传感器、轮速传感器、悬架位移传感器、加速度传感器。


2.一种权利要求1所述的主被动可切换的悬架控制系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车辆在正常行驶时,激光雷达能实时的扫描车前地形,将车前地形转换成路面的高程信息,控制器依据路面的高程可以判断何时将悬架切换到主动模式,使车辆通过凸起的障碍时车身姿态不变,在遇到紧急情况下需要驾驶员激烈驾驶,此时由于惯性的原因车身姿态要发生较大的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少奇
申请(专利权)人:燕山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