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板式材料工装运输用自动引导运输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223016 阅读:5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01 01: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运输装置领域,涉及自动引导运输车,尤其是一种板式材料工装运输用自动引导运输车,包括一运输车,该运输车上端设置有安装基座,所述安装基座上方安装有一机架,该机架内安装有至少一个运输单元,每个运输单元均能完成自动上下料,并对上下料的频率进行检测;所述安装基座中部沿竖直方向一体安装有一纵向隔板,该纵向隔板两侧分别安装有一运输单元,两运输单元对称安装;所述运输单元包括传送带、移动夹持台、固定夹持台和光电传感器,所述机架内安装有传送带,与该传送带传送方向相垂直的两侧相对安装有移动夹持台和固定夹持台,所述固定夹持台内的前端,中部和后端分别安装有一光电传感器。

An automatic guided transport vehicle for plate material tooling transport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板式材料工装运输用自动引导运输车
本技术运输装置领域,涉及自动引导运输车,尤其是一种板式材料工装运输用自动引导运输车。
技术介绍
自动引导运输车简称AGV,AGV作为联系和调节离散型物流管理系统中必要的自动化装卸手段,得以迅猛的发展。现有技术中针对盘片,镜片、太阳能、电池板或其他板式材料的运输尚没有相应的专用AGV。现有AGV在搭载上述材料时,生产线一般是将上述材料输送至相应的工装内,之后AGV移动至适合的位置,最后通过人工搬运的方式将上述工装放置到AGV内,进而完成上下料操作。从上述内容可知,现有AGV在针对承载板式材料工装的运输中尚没有特种或专用的装置,在上下料的过程中,依然需要人工进行参与。因此在实际生产过程中,仍有很多可以改进的余地。比如,如何完成空载工装和载料工装的自动上下料,如何监测AGV内空载工装和载料工装的承载状态等。从而,丰富AGV的功能,进一步提高自动化的程度,减少人工的参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合理,针对空载工装和载料工装分别实现自动上下料,实时检测上下料的状态,在移动过程中有效防止板式材料脱落的一种板式材料工装运输用自动引导运输车。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板式材料工装运输用自动引导运输车,包括一运输车,该运输车上端设置有安装基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基座上方安装有一机架,该机架内安装有至少一个运输单元,每个运输单元均能完成自动上下料,并对上下料的频率进行检测。而且,所述安装基座中部沿竖直方向一体安装有一纵向隔板,该纵向隔板两侧分别安装有一运输单元,两运输单元对称安装。而且,所述运输单元包括传送带、移动夹持台、固定夹持台和光电传感器,所述机架内安装有传送带,与该传送带传送方向相垂直的两侧相对安装有移动夹持台和固定夹持台,所述固定夹持台内的前端,中部和后端分别安装有一光电传感器,所述光电传感器的检测位置位于传送带的上方,与传送带运输的物料的竖直高度相适配。而且,所述移动夹持台包括导柱、套板、移动板、弹性装置和平推气缸,在位于传送带旁侧的机架的前端和后端分别安装有一导柱,该两导柱的延伸方向均与固定夹持台的表面相垂直,同侧的两导柱的外缘共同套装有一所述的移动板,该移动板背向固定夹持台的端面与两导柱同侧的端部之间安装有弹性装置,所述传送带的下方安装有平推气缸,该平推气缸的活塞杆端部向移动板一侧延伸,在所述平推气缸活塞杆伸出状态下,平推气缸的活塞杆端部与移动板接触并将移动板向弹性装置一侧推动,所述移动板向导柱靠近固定夹持台的外侧延伸一体制出套板。而且,位于两固定夹持台下方的安装基座内分别安装有一所述抬升气缸,所述抬升气缸竖直设置,该升气缸的活塞杆上端部分别通过连接件与固定夹持台下端铰装固定。本技术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1、本技术中,运输车通过安装基座和机架搭载相应的运输单元,每个运输单元可对工作分别进行输送、承接和相应检测。2、本技术中,可根据实际应用的生产线,在安装基座的适合位置安装相应数量的运输单元,从而提高运输车的适用性。3、本技术中,每个运输单元在传送带的双向作用下,可实现工装的自动上下料,移动夹持台配合固定夹持台可用于将承载的工装进行夹紧,进而防止在AGV移动过程中发生脱落,光电传感器的设置则用于实时检测上下料的频率和状态。4、本技术中,现有承载物料的工装一般为一立方体框架,在立方体框架的长度一侧端面制有多个开口,开口向内延伸形成嵌槽,板式物料就由开口位置嵌入在相应的嵌槽内,通过抬升气缸将传送带一侧抬起,进而使得工装开口一侧升高,避免在移动过程中,如转弯等位置,由于惯性发生物料滑出脱落的情况。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俯视图;图3为图2的局部剖视图;图4为图1的局部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下述实施例是说明性的,不是限定性的,不能以下述实施例来限定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一种板式材料工装运输用自动引导运输车,包括一运输车,该运输车上端设置有安装基座9,本技术的创新在于,所述安装基座上方安装有一机架1,该机架内安装有至少一个运输单元,每个运输单元均能完成自动上下料,并对上下料的频率进行检测。本实施例中,所述安装基座中部沿竖直方向一体安装有一纵向隔板8,该纵向隔板两侧分别安装有一运输单元,两运输单元对称安装。本实施例中,为进一步提高运输车的适用性,可在机架上端部一体安装有一横向隔板7,从而将运输车分隔为空料容置区和载料容置区,空料容置区内也可安装一个或多个运输单元,从而针对未容置物料的工装进行搭载。本实施例中,所述运输单元包括滚轮10、传送带6、移动夹持台、固定夹持台4和光电传感器11,所述机架内的前端和后端平行间隔安装滚轮,两滚轮外侧安装有传送带,与该传送带传送方向相垂直的两侧相对安装有移动夹持台和固定夹持台,所述固定夹持台内的前端,中部和后端分别安装有一光电传感器,所述光电传感器的检测位置位于传送带的上方,与传送带运输的物料的竖直高度相适配。本实施例中,位于两固定夹持台下方的安装基座内分别安装有一所述抬升气缸18,所述抬升气缸竖直设置,该升气缸的活塞杆17上端部分别通过连接件16与固定夹持台下端铰装固定。本实施例中,所述移动夹持台包括导柱14、套板2、移动板13、弹性装置15和平推气缸12,在位于传送带旁侧的机架的前端和后端分别安装有一导柱,该两导柱的延伸方向均与固定夹持台的表面相垂直,同侧的两导柱的外缘共同套装有一所述的移动板,该移动板背向固定夹持台的端面与两导柱同侧的端部之间安装有弹性装置,所述传送带的下方安装有平推气缸,该平推气缸的活塞杆端部向移动板一侧延伸,在所述平推气缸活塞杆伸出状态下,平推气缸的活塞杆端部与移动板接触并将移动板向弹性装置一侧推动,所述移动板向导柱靠近固定夹持台的外侧延伸一体制出套板。本实施例中,为进一步提高运输车的适用性,可在机架上端部一体安装有一横向隔板7,从而将运输车分隔为空料容置区和载料容置区,空料容置区内可安装一个或多个运输单元,从而针对未容置物料的工装进行搭载;本实施例中,在横向隔板上端面中部一体安装有一空料区机座3,在该空料区机座的两侧分别安装有一运输单元。在运输时中,为在一次输送过程中搭载更多物料,现有工装一般都是竖直放入的,因此,其工装的重心也位于移动夹持台和固定夹持台的上方,本实施例中,为提升AGV移动过程中工装的稳定性,在空料容置区内的移动夹持台和固定夹持台的上端面内,沿竖直方向分别一体安装有防倒支架5。本实施例中,弹性装置可采用压簧或其他具有相同功能的装置。本实施例中,为提升实施检测的准确性,空料区机座和载料区机座内安装的光电传感器的检测位置均设置在传送带外侧,如设置在移动板表面或移动板外侧的机架内。本技术的工作过程是:本技术工作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板式材料工装运输用自动引导运输车,包括一运输车,该运输车上端设置有安装基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基座上方安装有一机架,该机架内安装有至少一个运输单元,每个运输单元均能完成自动上下料,并对上下料的频率进行检测。/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板式材料工装运输用自动引导运输车,包括一运输车,该运输车上端设置有安装基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基座上方安装有一机架,该机架内安装有至少一个运输单元,每个运输单元均能完成自动上下料,并对上下料的频率进行检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板式材料工装运输用自动引导运输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基座中部沿竖直方向一体安装有一纵向隔板,该纵向隔板两侧分别安装有一运输单元,两运输单元对称安装。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板式材料工装运输用自动引导运输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运输单元包括传送带、移动夹持台、固定夹持台和光电传感器,所述机架内安装有传送带,与该传送带传送方向相垂直的两侧相对安装有移动夹持台和固定夹持台,所述固定夹持台内的前端,中部和后端分别安装有一光电传感器,所述光电传感器的检测位置位于传送带的上方,与传送带运输的物料的竖直高度相适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君岩李广云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阿备默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