悬架控制臂总成及车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222005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01 01: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悬架控制臂总成及车辆,所述悬架控制臂总成包括控制臂本体以及连接在控制臂本体上且具有球销安装孔的球销安装座;所述球销安装座的相对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焊接部和第二焊接部,所述控制臂本体包括扣合在一起的第一板体和第二板体,第一板体焊接在第一焊接部上,第二板体焊接在第二焊接部上;其中,所述球销安装座的一侧还设置有从所述第二焊接部向远离所述球销安装孔的方向延伸的焊接防脱部,所述第二板体还与所述焊接防脱部焊接固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中球销安装座与控制臂本体的焊接强度加强,可以避免行车过程中出现球销安装座开焊的问题,防脱效果好,而且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

Suspension control arm assembly and vehic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悬架控制臂总成及车辆
本技术涉及车辆
,特别涉及一种悬架控制臂总成及车辆。
技术介绍
随着我们人均汽车保有量越来越大,人们对汽车的要求已不局限在作为交通工具上,现对车辆的品质、安全等提出更高的要求。而对于悬架控制臂而言,提高零部件强度要求,故而提高车辆安全性,对市场竞争提升优势。由于受悬架空间布置及强度限制,越来越多车型的双横臂臂式独立悬架下控制臂中将球销压装于锻造球销安装座上。现有的前悬架下控制臂的球销安装座多采用如下几种固定于控制臂本体上的结构形式:方案一、球销安装座与控制臂本体焊接为钢板与锻造钢料焊接,需制作防脱结构避免焊接缺陷导致球销座脱出,且此种防脱结构需上板、下板与球销安装座同时配合焊接方可,重量较高,成本高;方案二、球销安装座与控制臂本体一体冲压成型,成本低廉,但强度较弱,不适用载荷较大车型,且控制臂翻孔精度保证差,易出现球销松旷,更有甚者球销脱落导致断轴风险;方案三、球销安装座螺接于控制臂本体上,多使用4个螺栓和螺母,这种方式增加人工装配费用,成本和重量也增加,而且安装螺栓的位置因需保证螺栓安装空间而需较大布置空间,占用空间大,需转向节位置配合,而且螺栓安装位置需严格平面度要求,存在螺栓松动、异响等售后问题。由于现有技术中球销安装座与控制臂本体的连接存在如上问题,故需要一种新的连接球销安装座与控制臂本体的技术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旨在提出一种悬架控制臂总成及车辆,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球销安装座为控制臂本体的连接存在连接强度弱、成本高、安装空间大等问题。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本技术提供一种悬架控制臂总成,所述悬架控制臂总成包括控制臂本体以及连接在所述控制臂本体上且具有球销安装孔的球销安装座;所述球销安装座的相对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焊接部和第二焊接部,所述控制臂本体包括扣合在一起的第一板体和第二板体,所述第一板体焊接在第一焊接部上,所述第二板体焊接在所述第二焊接部上;其中,所述球销安装座的一侧还设置有从所述第二焊接部向远离所述球销安装孔的方向延伸的焊接防脱部,所述第二板体还与所述焊接防脱部焊接固定。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板体上设置有焊接孔,所述焊接防脱部与所述焊接孔的边缘焊接固定。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板体与所述第一焊接部之间的焊道以及所述第二板体与所述第二焊接部之间的焊道沿所述球销安装座的周向延伸。进一步的,所述球销安装座的连接所述控制臂本体的一端的端面上设置有从具有所述第一焊接部的一侧贯穿延伸至具有所述第二焊接部的另一侧的避让槽,所述焊接防脱部位于所述避让槽的一侧。进一步的,所述球销安装座的一侧设置有位于所述球销安装孔与所述控制臂本体之间的减重槽。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板体上焊接固定有加强板。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板体上固定设置有减震器支架。进一步的,控制臂本体上设置有贯穿所述第一板体和所述第二板体多个定位孔。进一步的,所述悬架控制臂总成还包括在所述控制臂本体的远离所述球销安装座的一端设置的第一衬套套管和第二衬套套管,所述第一衬套套管和所述第二衬套套管具有间隔。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中,球销安装座通过两侧的第一焊接部和第二焊接部与控制臂本体连接,而且还通过焊接防脱部进一步与控制臂本体连接,形成受力三角形,可以使得球销安装座的焊接强度加强,避免行车过程中出现球销安装座开焊的问题,防脱效果好,而且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根据本技术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一种车辆,所述车辆设置有如上所述的悬架控制臂总成;其中,所述球销安装座的所述球销安装孔内压装有球销,所述球销与所述车辆的转向节连接;所述第一衬套套管和所述第二衬套套管内分别设置有衬套,所述第一衬套套管和所述第二衬套套管分别通过螺栓穿过衬套连接在所述车辆的车架上。所述车辆相对于现有技术与上述的悬架控制臂总成所具有的优势相同,在此不再赘述。本技术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附图说明构成本技术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方式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为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的悬架控制臂总成从一侧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的悬架控制臂总成从另一侧看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悬架控制臂总成的第二板体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球销安装座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球销安装座从另一角度看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球销安装座从一侧看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球销安装座与控制臂本体连接处的剖切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控制臂本体;11-第一板体;12-第二板体;121-焊接孔;2-球销安装座;21-球销安装孔;22-焊接防脱部;23-第一焊接部;24-第二焊接部;25-避让槽;26-减重槽;3-定位孔;4-第一衬套套管;5-第二衬套套管;6-减震器支架;7-加强板。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中的实施方式及实施方式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左”、“右”、“竖直”、“水平”、“顶”、“底”、“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另外,“内、外”是指相对于各部件本身的轮廓的内、外。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本技术提供一种悬架控制臂总成,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悬架控制臂总成包括控制臂本体1以及连接在所述控制臂本体1上且具有球销安装孔21的球销安装座2;所述球销安装座2的相对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焊接部23和第二焊接部24(如图4-图7),所述控制臂本体1包括扣合在一起的第一板体11和第二板体12,所述第一板体11焊接在第一焊接部23上(如图1和图7的A焊接处),所述第二板体12焊接在所述第二焊接部24上(如图2和图7的B焊接处);其中,所述球销安装座2的一侧还设置有从所述第二焊接部24向远离所述球销安装孔21的方向延伸的焊接防脱部22,所述第二板体12还与所述焊接防脱部22焊接固定(如图2和图7的C焊接处)。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中,球销安装座2通过两侧的第一焊接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悬架控制臂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悬架控制臂总成包括控制臂本体(1)以及连接在所述控制臂本体(1)上且具有球销安装孔(21)的球销安装座(2);/n所述球销安装座(2)的相对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焊接部(23)和第二焊接部(24),所述控制臂本体(1)包括扣合在一起的第一板体(11)和第二板体(12),所述第一板体(11)焊接在第一焊接部(23)上,所述第二板体(12)焊接在所述第二焊接部(24)上;/n其中,所述球销安装座(2)的一侧还设置有从所述第二焊接部(24)向远离所述球销安装孔(21)的方向延伸的焊接防脱部(22),所述第二板体(12)还与所述焊接防脱部(22)焊接固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悬架控制臂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悬架控制臂总成包括控制臂本体(1)以及连接在所述控制臂本体(1)上且具有球销安装孔(21)的球销安装座(2);
所述球销安装座(2)的相对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焊接部(23)和第二焊接部(24),所述控制臂本体(1)包括扣合在一起的第一板体(11)和第二板体(12),所述第一板体(11)焊接在第一焊接部(23)上,所述第二板体(12)焊接在所述第二焊接部(24)上;
其中,所述球销安装座(2)的一侧还设置有从所述第二焊接部(24)向远离所述球销安装孔(21)的方向延伸的焊接防脱部(22),所述第二板体(12)还与所述焊接防脱部(22)焊接固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悬架控制臂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板体(12)上设置有焊接孔(121),所述焊接防脱部(22)与所述焊接孔(121)的边缘焊接固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悬架控制臂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板体(11)与所述第一焊接部(23)之间的焊道以及所述第二板体(12)与所述第二焊接部(24)之间的焊道沿所述球销安装座(2)的周向延伸。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悬架控制臂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球销安装座(2)的连接所述控制臂本体(1)的一端的端面上设置有从具有所述第一焊接部(23)的一侧贯穿延伸至具有所述第二焊接部(24)的另一侧的避让槽(25),所述焊接防脱部(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丹丹李钦鑫祝朋飞王少华郑晓宇曹春满许国飞孙玉张英富徐波
申请(专利权)人: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