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照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17897 阅读:18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前照灯,其具有一前照灯壳体,该壳体的正面包括一光发射口与一用于安装至少一个具有一附件框架的附件的壳体框架,壳体框架(10)和附加框架(50)具有连接元件(31-33,55、56,91),其中至少一个形锁合元件(31、32)通过垂直于壳体框架(10)的平面插入附件框架(50)和紧接着平行于壳体框架(10)的平面移动附件框架(50)而在壳体框架(10)与附件框架(50)之间形成一形锁合的连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前照灯,它具有一前照灯壳体,该壳体的正面具有一光发射口与一壳体框架,用以安装至少一个具有附件框架的附件。
技术介绍
由DE 101 20 740 A1已知一种装置,用以连接一前照灯的灯壳体与一灯附件,其中一连接环具有一第一区域,借其连接环可以可旋转地固定在灯壳体上。借助于一与第一区域轴向间隔距离的第二区域,连接环与灯附件可经由一构成为卡口式连接的连接装置相连接。该已知的装置能够实现一灯附件与一前照灯的灯壳体的快速而简单的连接,但需要一定的结构深度以便将灯附件安装在灯壳体上,并且必需限于圆柱形的灯壳体和灯附件。由DE 40 05 355 A1已知一种灯具,其包括一灯具壳体、一反射器、一灯和一可取下的用于防尘盖的框架以及两个在壳体上安装的、在与壳体固定的支承点上可移动固定的安装杆用于附件如透镜、光栅、遮光板等。为了在更换灯时便于安装,可取下的用于防尘盖的框架固定在各安装杆上并且与壳体固定的支承点构成为滑动-摆动轴承,从而为了在更换灯时打开灯具壳体,可以将各附件与支承防尘盖和外面的反射器的框架一起较容易地从灯具壳体中排除和使之倾斜。该已知的灯具需要附加设置各安装杆包括相应的支承点和需要一定的结构深度以便安装各附件和安装杆,其中为了使附件相对于灯具的精确地定位,需要关于安装杆和支承点的高的尺寸精度。由DE 35 46 711 C2已知一种模块式构成的灯具,其具有一壳体用以容纳一白炽灯、白炽灯的电源装置和一部分地围绕白织灯的盖,其中在盖的前面上设置一保护灯罩,并且在保护灯罩之前一可取下的透镜装置可转动地支承在盖上。透镜装置具有一框架和一安装板,其可转动地与框架相连接并且沿其边缘具有一开槽式的开口,其向边缘那边是敞开的。为了将框架固定在盖上,除了一插接装置以外需要安装板,其借助一螺钉固定在盖上。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在开头所述型式的前照灯中提供一种在至少一个附件与前照灯壳体之间的简单、可靠并且在较小的空间需要情况下可低成本建立的连接,其能够使附件结合于前照灯壳体中同时保持方便地接近前照灯壳体而不需要拆卸附件。按照本专利技术该目的通过权利要求1的特征来达到。本专利技术的解决方案创建一种在至少一个附件与一个前照灯壳体之间的连接,其能够使附件在较小的空间需要下可靠地安装在和连接于前照灯壳体上以及简单而低成本地制造并且能够使附件结合于前照灯壳体中同时保持可方便地接近到前照灯壳体的内部中而不需要拆卸附件。本专利技术的解决方案基于这样的考虑,即在前照灯壳体上构成一壳体框架,并且所述至少一个附件设有一匹配于壳体框架的附件框架以及在壳体框架和附件框架上设置各个联锁元件,后者通过垂直于壳体框架平面插入附件框架和紧接着沿一平行于壳体框架延伸的平面移动附件框架,在附件框架与壳体框架之间形成一至少形锁合的连接。在连接元件的一部分构成为形锁合元件时,连接元件的至少另一部分作为联锁元件在壳体框架与附件框架之间形成一形锁合或力锁合的或者形锁合和力锁合的连接,其在壳体框架和附件框架的形锁合元件连接的第一阶段以后在附件框架与壳体框架连接的第二阶段中相互连接。优选联锁元件包括卡扣连接、卡口式连接或螺钉连接,其在附件的至少一部分中可直接相互连接。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优选的实施形式中,壳体框架和附件框架的各连接元件这样相互匹配,即,各形锁合元件即使在各联锁元件分离时也保持其形锁合连接,从而所述附件框架可绕附件框架的联锁元件转动,其中附件框架的形锁合元件构成附件框架的一转动轴。壳体框架的各形锁合元件特别包括在相互对置的壳体框架侧面上设置的槽口或开口和从各槽口或开口起并平行于壳体框架平面延伸的各安装通道,按照另一特征,所述至少一个附件框架的各形锁合元件可插入这些安装通道中,各形锁合元件包括从附件框架的外轮廓伸出的各突出部。该本专利技术解决方案的实施形式能够实现,壳体框架和附件框架例如在铸造技术上的简单制造和壳体框架和附件框架的形状的可变的构型。壳体框架可以配备各形锁合元件用以安装一单个的附件框架,但优选具有用于多个附件框架的各个形锁合元件。不仅为了安装一单个的附件而且为了安装多个附件,壳体框架的各形锁合元件包括在壳体框架的平面内相互位错设置各槽口或开口和从各槽口或开口起在相对于壳体框架的平面连续的平面内设置的各安装通道,其特别在各槽口或开口的两侧延伸。作为壳体框架的各联锁元件,设有在壳体框架的顶面上设置的上面的各安装开口,而附件框架的各联锁元件由侧凹构成,其设置在附件框架的顶面上并且可从壳体框架的顶面插入上面的安装开口中。通过设置壳体框架和附件框架的相互间隔距离的连接元件取得一多点连接,其确保在附件框架与壳体框架之间和从而在所述附件与前照灯之间的对准而可靠的连接。各联锁元件除了单纯的形锁合元件以外还可以包括至少一个在壳体框架的至少一个上面的安装开口内的相对于壳体框架的平面位错的联锁套和附件框架的一可与该联锁套相连接的联锁销。本专利技术解决方案的一优选的实施形式的特征是,一矩形的壳体框架,其包括在壳体框架的各侧部内设置的安装通道,其中通入各形锁合元件的槽口或开口,以及在壳体框架的顶面上设置的上面的安装开口;和一矩形的附件框架,其包括在附件框架的侧面的框架板条的上端上的、可插入壳体框架的顶面的上面的各安装开口的各侧凹和在附件框架的侧面的框架板条的下部内设置的附件框架的各凸耳,其可经由槽口或开口插入壳体框架的安装通道中。优选各侧凹和凸耳设置在矩形的附件框架的上面板条和下面板条的延长部内,其中为了保证附件框架与壳体框架的连接,附件框架的各侧凹在附件框架向壳体框架的插入方向上大约为附件框架的凸耳的双倍长。如果凸耳的长度大于或等于安装通道的宽度,则附件框架通过稍稍抬高就可从侧凹与安装通道的上面的连接中拔出并且可使附件框架绕保留于安装通道中的凸耳的轴线转动,从而能够接近到前照灯壳体的内腔中,而不需要完全取下附件。为了在抬高附加框架到其偏离壳体框架的过程中防止附件框架与壳体框架的意外的分离,在壳体框架的各安装通道内在槽口上方设置横向于安装通道的纵向伸长延伸的联锁。作为附件可以安装滤框、保护垫片支架或翼形栅门(Flügeltor)。附图说明以下将借助于一在附图中所示的实施例更详细地说明本专利技术所基于的构想。其中图1一前照灯包括按照本专利技术构成的前照灯壳体的正视图;图2前照灯壳体的按图1的视向II的侧视图;图3按图1的前照灯壳体的沿按图1的视向III的侧视图,其中象征性示出在一附件与壳体框架连接的过程中的安装运动;图4一附加框架的侧视图;图5附件框架沿按图4的视向V的俯视图;图6壳体框架与附件框架的连接的侧视图;图7偏离壳体框架的附件框架的侧视图;图8至21各附件和一用于安装两个附件的前照灯壳体的不同的视图和剖面以及各附件与前照灯壳体连接时的不同的安装阶段;以及图22和23一第三附件与一前照灯的壳体框架连接的示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图1中所示的前照灯的正视图示出一前照灯壳体1与在其中设置的灯23和一在前照灯壳体1的背面上设置的反射器21以及一在正面区域内设置的保护垫片22。前照灯壳体1向前照灯的反射方向S的正面由一壳体框架10构成,其具有侧部11、12、一顶面13和一底面14。在侧部11、12中按图1和2设置壳体框架10的构成为安装通道32的连接元件,安装通道32具有上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前照灯,它具有一前照灯壳体,该壳体的正面具有一光发射口与一用于安装至少一个具有一附件框架的附件的壳体框架,其特征在于,壳体框架(10)和附件框架(50、60、70、80)具有连接元件(31-33,41-43,55、56,65-67,75、76,85、86,91-98),其中至少一个形锁合元件(31、32,41、42、56、66、76、86)通过垂直于壳体框架(10)的平面插入附件框架(50、60、70、80)和紧接着平行于壳体框架(10)的平面移动附件框架(50、60、70、80)而在壳体框架(10)与附件框架(50、60、70、80)之间形成一形锁合的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P施陶达赫尔克劳斯迪特尔施特格迈尔
申请(专利权)人:阿诺尔德和里希特奇纳技术有限公司及企业两合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DE[德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