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4242406 阅读:68 留言:0更新日期:2016-12-21 19:22
提供一种能够排出已渗入的液体,从而使液体不会影响机构部等的操作装置。在操作部件(10)的上部,在从操作旋钮(11)的外周面(11b)隔开距离的位置一体形成有排水壁部(13),由排水壁部(13)包围操作旋钮(11)的周围。已渗入的液体流过在操作旋钮(11)与排水壁部(13)之间的流路底面(14)并集中至排水部(15)。在排水部(15)中,液体流过排水壁部(13a)、(13a)之间的排水底面(16),从排水突部(17)排出至空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具备排出从操作旋钮的周围渗入的液体的功能的操作装置
技术介绍
在专利文献1中记述有涉及具备防水功能的开关装置的专利技术。该开关装置在具有上面开口部的上部壳体上一体地形成有中分隔板部。在中分隔板部上形成有透孔和切换旋钮引导部,上述切换旋钮引导部从上述透孔的周围向上立起,在上述透孔的内部配置有切换旋钮。在中分隔板部上,在切换旋钮引导部周围形成有排水凹部。在上部导向部的两个侧面上形成有排水孔,排水孔与上述排水凹部连通。上述切换旋钮是在上述透孔的内部摆动的部件,在切换旋钮上设置有与上述透孔的上方对置的屋顶部。若水进入上部壳体,则该水在屋顶部传播并被引导至排水凹部,进而从排水孔向上部导向部之外排出。专利文献1:日本实开平6-80227号公报专利文献1所述的开关装置,在上部壳体的中分隔板部所形成的透孔的内部配置有切换旋钮,在该中分隔板部形成有排水凹部和排水孔。因此,在落至中分隔板部的水从排水凹部排出这样的情况下,存在水从上述透孔渗入至上部壳体内部的危险。此外,如上述专利文献1的图8所示那样,专利文献1的开关装置仅单纯地在上部壳体的外侧面开孔出排水孔,所以从排水孔向外部排出的水容易就这样在上部壳体外侧面传播并被引导至开关装置的下侧,从而难以将水向从开关装置分离的位置排出。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解决上述以往的问题,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易于将水、其它液体排出至外部而不会渗入至机构部、触点部的结构的操作装置。本专利技术的操作装置,具有:面板,具有操作孔;操作部件,设置在上述面板的下侧;及操作旋钮,设置在上述操作部件上,位于上述操作孔的内部,上述操作装置的特征在于,上述操作部件具有:防水壁部,在比上述操作孔靠外周侧包围上述操作旋钮;及排水部,设置在上述防水壁部的缺口部,上述排水部设置有:排水底面,朝向下侧倾斜;排水壁部,在夹有上述排水底面的位置从上述防水壁部连续并立起;及排水突部,与上述排水底面的下游部连续并从上述操作部件一体地突出。本专利技术的操作装置,在操作部件上设置有防水壁部和排水部,所以从面板的操作孔渗入的水分想操作部件的上部传播并排水,水分难以到达操作部件的下侧的机构部、电触点部。此外,在排水底面的下游部设置有排水突部,所以从排水底面排出的液体易于排出至空间内,液体难以在操作部件的外侧面等传播。优选的是,本专利技术的操作装置,在由与上述排水壁部彼此的对置方向正交的垂直面剖开时的上述排水突部的前端部的形状为锐角。在上述结构中,在排水底面传播的水等液体易于从锐角的前端部释放至空间内。优选的是,在本专利技术的操作装置中,在上述操作部件上形成有由上述操作旋钮与上述排水壁部所夹的流路底面,上述排水底面形成为与上述流路底面连续。在上述结构中,易于将施加到由排水壁部围起的流路底面的液体引导至处于比其更低的位置的排水底面。在本专利技术的操作装置中,能够构成为,在上述排水底面设置有第一倾斜面和第二倾斜面,上述第一倾斜面位于上游侧,上述第二倾斜面延伸至上述排水突部,在上述第一倾斜面与上述第二倾斜面之间设置有倾斜方向与上述第一倾斜面以及上述第二倾斜面为反方向的减速面。在上述结构中,在液体流过排水底面时,液体一度停留在减速面上,然后液体沿第二倾斜面排出,所以易于防止液体在空间内必要以上地飞散。优选的是,在本专利技术的操作装置中,在上述排水底面设置有第一倾斜面和第二倾斜面,上述第一倾斜面位于上游侧,上述第二倾斜面位于下游侧,上述第二倾斜面相对于与上述操作部件的中心线正交的水平面的角度比上述第一倾斜面相对于与上述操作部件的中心线正交的水平面的角度更大。在上述结构中,流过排水底面的液体在第二倾斜面流速变快,从而猛力地释放至空间内。本专利技术的操作装置,在上述排水底面上设置有第一倾斜面和第二倾斜面,上述第一倾斜面位于上游侧,上述第二倾斜面位于下游侧,上述第二倾斜面相对于与上述操作部件的中心线正交的水平面的角度设为比上述第一倾斜面相对于与上述操作部件的中心线正交的水平面的角度更小。在上述结构中,通过第二倾斜面朝向大致水平方向放出流过排水底面的液体,易于将液体向从操作部件分离的空间内排出。优选的是,本专利技术的操作装置,在上述表面面板上设置有延伸至上述操作旋钮与上述防水壁部之间的防水突起。专利技术效果本专利技术在操作部件上形成有排水壁部和排水部,所以即使从面板的操作孔渗入水等液体,也能够从操作部件直接向周围空间内释放出液体,从而易于防止液体流到操作部件的下侧的机构部、电触点。此外,在排水部,在排水底面的下游部形成有从操作部件突出的排水突部,所以易于向空间释放出液体,易于防止液体在操作部件的外侧面传播流动。附图说明图1是表示设置有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方式的操作装置的变速杆装置的外观的立体图。图2是沿II-II线剖开图1所示的操作装置的剖视图。图3是设置在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方式的操作装置中的操作部件的立体图。图4是表示设置在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方式的操作装置中的操作部件的
排水部的局部放大剖视图。图5是表示设置在本专利技术的第二实施方式的操作装置中的操作部件的排水部的局部放大剖视图。图6是表示设置在本专利技术的第三实施方式的操作装置中的操作部件的排水部的局部放大剖视图。其中,附图标记说明如下:1变速杆装置;2面板;2a操作孔;2b防水突起;4变速杆;5操作装置;10操作部件;11操作旋钮;13防水壁部;13a排水壁部;14流路底面;15排水部;16排水底面;16a、16d、16f第一倾斜面;16b、16e、16g第二倾斜面;16c减速面;16h下侧面;17排水突部;20支撑基座具体实施方式图1表示汽车的变速杆装置1。变速杆装置1具有面板2。在面板2上开口并形成有变速导向部3,变速杆4切换动作自如地设置在变速导向部3的内部。根据变速杆4的选择动作而切换的切换检测部件设置在变速导向部3的下侧。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方式的操作装置5设置在变速杆装置1中。操作装置5为按键装置,进行汽车的驻车锁(parklock)操作或其它的选择操作。面板2为注射模塑成型的合成树脂制或压铸模塑的金属制。在操作装置5中,在面板2上开口有圆形的操作孔2a。如图2(图1的II-II线的剖视图)所示,在面板2上一体地形成有从操作孔2a的周围朝向支撑基座20向下突出的圆筒状的防水突起2b。如图2所示,在操作装置5中,支撑基座20设置在面板2的下侧。支撑基座20为压铸成型的金属制或注射模塑成型的合成树脂制。面板2和支撑基座20配置为相对于水平方向(X方向)稍微倾斜,向上方突出的导向部21、导向部22一体地形成在支撑基座20上。在操作装置5中,操作部件10以夹在面板2与支撑基座20之间的方式设置。操作部件10为注射模塑成型的合成树脂制或压铸模塑的金属制。如图2和图3所示,操作旋钮11设置在操作部件10的上部。操作旋钮11形成为独立于操作部件10,操作旋钮11安装并固定在从操作部件10朝向上
方地形成的壁部19的外周部。但是操作旋钮11也可以与操作部件10形成为一体。操作旋钮11具有:顶部的操作面11a、周围的圆筒状的外周面11b。在操作部件10中,滑动部12a和滑动部12b形成在操作旋钮11的下侧。形成在操作部件10上的滑动部12a以自由滑动的方式与在支撑基座20上形成的导向部21的外周面嵌合,滑动部12b以自由滑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操作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操作装置,具有:面板,具有操作孔;操作部件,设置在上述面板的下侧;操作旋钮,设置在上述操作部件上并位于上述操作孔的内部;其特征在于,上述操作部件具有:防水壁部,在比上述操作孔靠外周侧包围上述操作旋钮;及排水部,设置在上述防水壁部的缺口部;上述排水部设置有:排水底面,向下侧倾斜;排水壁部,在夹有上述排水底面的位置从上述防水壁部连续并立起;及排水突部,与上述排水底面的下游部连续并从上述操作部件一体地突出。

【技术特征摘要】
2015.06.10 JP 2015-1173741.一种操作装置,具有:面板,具有操作孔;操作部件,设置在上述面板的下侧;操作旋钮,设置在上述操作部件上并位于上述操作孔的内部;其特征在于,上述操作部件具有:防水壁部,在比上述操作孔靠外周侧包围上述操作旋钮;及排水部,设置在上述防水壁部的缺口部;上述排水部设置有:排水底面,向下侧倾斜;排水壁部,在夹有上述排水底面的位置从上述防水壁部连续并立起;及排水突部,与上述排水底面的下游部连续并从上述操作部件一体地突出。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操作装置,其特征在于,由与上述排水壁部彼此的对置方向正交的垂直面剖开时的上述排水突部的前端部的形状为锐角。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操作装置,其特征在于,在上述操作部件上形成有由上述操作旋钮与上述排水壁部所夹的流路底面,上述排水底面形成为与上述流路底面连续。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操作装置,其特征在于,在上述排水底面上设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尾崎祐希藤田雅则河野健二佐藤崇
申请(专利权)人:阿尔卑斯电气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