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螺旋榨油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110124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15 07: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螺旋榨油机,包括主体、开在主体上的喂料口与输出口、设在主体上的榨笼、设在榨笼内且与主体转动连接的榨螺和用于驱动榨螺转动的动力装置。喂料口上设有连续给料部分,连续给料部分包括设在主体上的料箱、与料箱转动连接的转轴、均布在转轴上的料斗和设在料箱外壁上且与转轴连接的驱动装置。料箱包括一对与主体固定连接的侧壁和一对与相邻侧壁可拆卸连接的活动壁。料斗包括设在转轴上的固定套、圆形阵列在固定套上的挡板和对称设在挡板上的扇形侧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用于榨油,具有给料稳定和清洗方便的技术效果。

A spiral oil pres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螺旋榨油机
本技术涉及榨油设备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螺旋榨油机。
技术介绍
螺旋榨油机主要用于个体家加工用的榨油机。该产品属于液压全自动榨油机的一种,产量不大,但是简单方便。价格低廉,非常适合家庭和小作坊使用。螺旋榨油机运转时,经过处理好的油料从料斗进入榨膛。由榨螺旋转使料胚不断向里推进,进行压榨。由于料胚在榨油机的榨膛内是在运动状态下进行的,在榨膛高压的条件下,料胚和榨螺、料胚和榨膛之间产生了很大的摩擦阻力,这样就能使料胚之间产生摩擦,造成相对运动。另一方面,由于榨螺螺距在料坯的运动方向上逐渐减少,因此当榨螺转动时,螺纹既能使料胚向前推进,又能向外翻转,同时靠近榨螺螺纹表面的料层还随着榨轴转动。这样在榨膛内的每个料胚微粒都不是等速度,在微粒之间也存在着相对运动。摩擦产生的热量满足了榨油工艺操作上所必须的热量,有助于料坯内的油析出。现在家庭和小作坊使用的螺旋榨油机多为人工上料,人工上料的喂料量不稳定,时多时少,容易造成榨油机超负荷运行或者“吃不饱”,超负荷运行时容易出现闷机,“吃不饱”时料坯的出油率低,需要重复压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喂料更加稳定的螺旋榨油机。本技术的上述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螺旋榨油机,包括主体、开在主体上的喂料口与输出口、设在主体上的榨笼、设在榨笼内且与主体转动连接的榨螺和用于驱动榨螺转动的动力装置;所述喂料口上设有连续给料部分;所述连续给料部分包括设在主体上的料箱、与料箱转动连接的转轴、均布在转轴上的料斗和设在料箱外壁上且与转轴连接的驱动装置;所述料箱的上端为开放端,下端与喂料口连通;所述料斗位于料箱内。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能够稳定供料的螺旋榨油机,工作过程中,料坯连续不断的落到每一个料斗内。转轴带动料斗匀速转动。该过程中,料斗不断的将料坯倒入到主体内。因为料斗的体积不变,因此能够实现稳定给料,避免了以往喂料不稳定时造成的出油率低和闷机等问题。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料箱包括一对与主体固定连接的侧壁和一对与相邻侧壁可拆卸连接的活动壁;所述转轴与侧壁转动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活动壁拆卸下来,就能够对料斗进行清理和清洗,更加方便。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活动壁与侧壁螺栓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活动壁用螺栓固定到侧壁上,螺栓连接的方式装拆方便,方便对料箱和料斗进行清理。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料斗包括设在转轴上的固定套、圆形阵列在固定套上的挡板和对称设在挡板上的扇形侧板;所述挡板平行于转轴的轴线;所述扇形侧板的侧面与相邻的挡板固定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料斗的具体结构,这种结构能够实现定量喂料,特别是对料斗进行清洗时,清洗剂和水等能够从扇形侧板与固定套的缝隙流出,不会出现残留,清洗更加彻底。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固定套与转轴键连接;所述固定套上对称设有顶紧螺栓;所述顶紧螺栓的螺杆顶在转轴上。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以实现在不拆卸转轴的情况下将料斗从料箱内取出进行清洗或者更换,更加方便。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侧壁、活动壁、固定套、挡板和扇形侧板的材质均为不锈钢。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不锈钢材质稳定,基本上不会出现锈蚀和脱落等问题,能够避免料坯受到污染。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榨螺上靠近输出口的一端上设有铰刀;所述铰刀位于榨笼与主体之间。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铰刀能够将从输出口挤出的料饼粉碎,避免其堆积在榨笼与主体之间,造成堵塞。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固定套包括左半套和与左半套螺栓连接的右半套;所述左半套的内壁上设有键槽;所述顶紧螺栓设在左半套和/或右半套上。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以在不拆卸转轴的情况下将料斗拆卸下来进行清理或者更换,能够进一步降低使用难度,提高使用的便捷性。综上所述,本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为:1.本技术使用了一种定量给料的生产方式,工作过程中,料坯连续不断的落到每一个料斗内。料斗匀速转动并将料坯倒入到主体内。因为料斗的体积不变,因此能够实现稳定给料,避免了以往喂料不稳定时造成的出油率低和闷机等问题。2.本技术中料箱的一对相对侧面采用了可拆卸设计,使用一段时间后,可以将其拆卸下来,对里面的料斗和转轴等进行清洗,避免残留霉变造成的原材料污染。3.本技术在榨螺的尾部增加了铰刀,铰刀能够将挤出的料饼搅碎,避免其在榨笼与主体之间堆积,造成堵塞。4.本技术中的料斗通过左半套和右半套安装在转轴上,可以在不拆卸转轴的情况下将料斗拆卸下来进行清洗或者更换,能够有效降低操作难度,提高使用的便捷性。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连续给料部分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左半套、右半套和转轴的连接示意图。图中,11、主体;12、喂料口;13、输出口;14、榨笼;15、榨螺;21、转轴;31、侧壁;32、活动壁;41、固定套;42、挡板;43、扇形侧板;5、顶紧螺栓;6、铰刀;71、左半套;72、右半套;73、键槽。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参照图1和图2,为本技术公开的一种螺旋榨油机,喂料口12开在主体11一端,输出口13开在主体11的另一端,料坯从喂料口12进入主体11,在其内部完成压榨后,残渣从输出口13挤出。榨笼14水平固定在主体11上,其两端分别与喂料口12和输出口13连通。榨螺15水平设置在榨笼14内,其两端与主体11转动连接,负责向榨笼14内的料坯施加压力,使其内部的油脂流出。动力装置由电机和行星减速机组成,电机的输出轴与行星减速机的输入轴皮带连接,行星减速机的输出轴与榨螺15靠近喂料口12的一端连接,电机转动时,通过减速机带动榨螺15转动。料箱的一对侧壁31固定焊接在主体11上,另一对活动壁32用螺丝固定在相邻的侧壁31上。料箱21的上端为开放端,下端与喂料口12相通。料箱的两个侧壁31上分别安装有一个轴承座,转轴21的两端分别连接在这两个轴承座上。转轴21上开有一个键槽,其内放置有一个平键。固定套41由左半套71和右半套72组成,其中左半套71套在转轴21上,其内侧面上同样开有一个键槽,平键的一部分位于左半套71内侧壁的键槽内。右半套72套在转轴21上并与左半套71螺栓连接。左半套71和/或右半套72上开有螺纹孔,顶紧螺栓5拧在该螺纹孔内,顶紧螺栓5的螺杆顶在转轴21上,避免左半套71和右半套72在转轴21上滑动。料箱的其中一个侧壁31上安装有电机和减速机,减速机的输出端与转轴21连接,能够带动转轴21转动。榨螺14上靠近输出口13的一端上设有铰刀6,铰刀6位于榨笼14与主体11之间。铰刀6转动时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螺旋榨油机,包括主体(11)、开在主体(11)上的喂料口(12)与输出口(13)、设在主体(11)上的榨笼(14)、设在榨笼(14)内且与主体(11)转动连接的榨螺(15)和用于驱动榨螺(15)转动的动力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喂料口(12)上设有连续给料部分;/n所述连续给料部分包括设在主体(11)上的料箱、与料箱转动连接的转轴(21)、均布在转轴(21)上的料斗和设在料箱外壁上且与转轴(21)连接的驱动装置;/n所述料箱的上端为开放端,下端与喂料口(12)连通;/n所述料斗位于料箱内。/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螺旋榨油机,包括主体(11)、开在主体(11)上的喂料口(12)与输出口(13)、设在主体(11)上的榨笼(14)、设在榨笼(14)内且与主体(11)转动连接的榨螺(15)和用于驱动榨螺(15)转动的动力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喂料口(12)上设有连续给料部分;
所述连续给料部分包括设在主体(11)上的料箱、与料箱转动连接的转轴(21)、均布在转轴(21)上的料斗和设在料箱外壁上且与转轴(21)连接的驱动装置;
所述料箱的上端为开放端,下端与喂料口(12)连通;
所述料斗位于料箱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螺旋榨油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料箱包括一对与主体(11)固定连接的侧壁(31)和一对与相邻侧壁(31)可拆卸连接的活动壁(32);
所述转轴(21)与侧壁(31)转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螺旋榨油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壁(32)与侧壁(31)螺栓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螺旋榨油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料斗包括设在转轴(21)上的固定套(41)、圆形阵列在固定套(41)上的挡板(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伟
申请(专利权)人:石家庄市田源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