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负压式滤油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642218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01 03: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负压式滤油机,包括过滤部分和存储部分。过滤部分包括过滤罐、垂直固定在过滤罐底面上的导油管、从下到上顺序设置在过滤罐内的滤芯和设在过滤罐上的排油管。滤芯包括芯体、设在芯体上表面上的过滤槽、设在芯体下表面上的滞留槽和设在芯体上表面上的滤纸。过滤槽的底面上均布有突起。导油管上设有长槽A,芯体套在导油管上,芯体内设有通道A,通道A的一端与滞留槽连通,另一端与长槽A连通。排油管上设有长槽B,芯体套在排油管上,芯体内设有通道B,通道B的一端与过滤槽连通,另一端与长槽B连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用于食用油过滤,具有操作简单和使用方便的技术效果。

A negative pressure oil filt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负压式滤油机
本技术涉及食用油过滤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负压式滤油机。
技术介绍
家庭榨油和小作坊榨油多采用自然沉降的方式对所制作的食用油进行处理,食用油的粘度高,沉降时间非常长,长时间暴露在空气中容易氧化,尤其是沉降出的杂质内含有大量的食用油,浪费较为严重。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去除掉食用油内杂质的负压式滤油机。本技术的上述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负压式滤油机,包括过滤部分和存储部分;所述过滤部分包括过滤罐、垂直固定在过滤罐底面上的导油管、从下到上顺序设置在过滤罐内的滤芯和设在过滤罐上的排油管;所述导油管和排油管均与滤芯连接;所述导油管的上端和排油管的下端均位于过滤罐外部;所述存储部分包括负压罐和设在负压罐上的负压管与阀门;所述排油管的自由端与负压罐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能够对食用油进行过滤的滤油机,过滤时,将油缓慢的倒入导油管,在负压的作用下导油管内的油缓慢流入到各个滤芯。滤芯对油进行过滤,过滤后的油进入到负压罐内存储。这种滤油机操作简单,使用方便,过滤部分和存储部分的尺寸就均可以根据使用需求定制,能够满足家庭和小作坊少量生产和间断生产的生产需要。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滤芯包括芯体、设在芯体上表面上的过滤槽、设在芯体下表面上的滞留槽和设在芯体上表面上的滤纸;所述滞留槽与导油管连通;所述过滤槽与排油管连通。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滤芯的具体结构,食用油穿过滤纸后,杂质留在滞留槽内。这种滤芯结构简单,使用时仅需要更换滤纸和清理滞留槽,使用成本非常低。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过滤槽的底面上均布有突起;所述突起位于滤纸下方。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突起能够给滤纸提供一定的支撑,避免其在过滤的过程中发生破裂。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导油管上设有长槽A;所述芯体套在导油管上;所述芯体内设有通道A;所述通道A的一端与滞留槽连通,另一端与长槽A连通。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导油管内的油通过通道A和长槽A流到滞留槽内,一个长槽A对应多个通道A。使用这种连接方式时,只需要将通道A对准长槽A即可,安装方便,不需要进行额外的定位操作。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排油管上设有长槽B;所述芯体套在排油管上;所述芯体内设有通道B;所述通道B的一端与过滤槽连通,另一端与长槽B连通。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滤芯内的油通过通道B和长槽B流到排油管内,一个长槽B对应多个通道B。使用这种连接方式时,只需要将通道B对准长槽B即可,安装方便,不需要进行额外的定位操作。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阀门为球阀。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中使用球阀作为排油阀门,球阀内的阀杆和球体只作转动,且密封能力随着介质压力的增高而增大,能够提供有效的密封,避免出现泄漏。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阀门与过滤罐之间设有过滤芯。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过滤芯能够对流出负压罐的食用油进行二次过滤,能够进一步降低其中的杂质。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过滤罐的侧面上设有排污阀。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对过滤罐进行清洗时打开排污阀,能够将其内部的杂质、污水等及时排出来,不再需要倾倒,更加方便。综上所述,本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为:1.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使用方便的滤油机。过滤时将食用油倒入到过滤罐内的导油管,在负压的驱动下,导油管内的食用油流入到每一个滤芯中进行过滤,该过程自动进行,过滤完成的食用油流入到负压罐内存储,能够很好的满足家庭和小作坊的小批量和间断式生产的需要。2.本技术使用滤纸对食用油进行过滤,过滤时杂质留在滤芯的滞留槽内,清理时直接更换滤纸并去除掉滞留槽内的杂质即可。清理过程简单,操作方便,能够有效的降低操作难度和使用成本。3.本技术在导油管和排油管上设计了长槽,安装时将滤芯直接套到导油管和排油管上即可,安装步骤少,操作简单,更换与维修更加方便。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滤芯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1、过滤罐;12、导油管;13、排油管;21、负压罐;22、负压管;23、阀门;31、芯体;32、过滤槽;33、滞留槽;34、滤纸;4、突起;51、长槽A;52、通道A;53、长槽B;54、通道B;6、过滤芯;7、排污阀。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参照图1,为本技术公开的一种负压式滤油机,由过滤和存储两大部分组成。存储部分由负压罐21、焊接在负压罐21上的负压管22和安装在负压罐21上的阀门23组成,其中负压管22与真空泵连接,真空泵工作时,通过负压管22将负压罐21内的空气抽出,在其内部形成负压。阀门23为球阀,安装在负压罐21侧壁上靠近底部的地方,打开阀门23时,负压罐21内的食用油流出。阀门23与过滤罐11之间的连接管内塞有一个滤芯6,滤芯6能够对食用油进行二次过滤,进一步降低其中的杂质。过滤部分中的主体为过滤罐11,其底面上焊接有一根导油管12和一根排油管13,导油管12的上端自下而上穿过过滤罐11的顶面,排油管13的下端穿过过滤罐11的底面上连接到负压罐21上。参照图1和图2,滤芯的主体为芯体31,其上表面上开有过滤槽32,下表面上开有滞留槽33,过滤槽32的底面上均布有突起4。芯体31上还开有两个孔,安装时这两个孔分别套在导油管12和排油管13上。滤芯的数量为多个,自下而上顺序堆放在过滤罐11内,滤纸34放置在相邻的滤芯之间。通道A52和通道B54均位于芯体31内,通道A52的一端与滞留槽33连通,另一端与芯体31上的其中一个孔连通。通道B54的一端与过滤槽32连通,另一端与芯体31的另外一个孔连通。导油管12位于过滤罐11之内的部分上开有一个长槽A51,排油管13位于过滤罐11之内的部分上开有一个长槽B53,安装滤芯时,芯体31上的两个孔分别套到导油管12和排油管13上,孔的内壁将长槽A51和长槽B53的大部分封闭,只留下一小部分与通道A52和通道B54连通。排污阀7安装在过滤罐11的侧面上并尽量靠近其底面。本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需要过滤的油倒入到导油管12内,倒满后停止,接着启动与负压管22连接的真空泵,真空泵将负压罐21内的空气抽出,负压罐21的压力下降。此时过滤罐11内的气压大于负压罐21内的气压,导油管12内的油开始向滤芯内流动。导油管12内的油首先通过导油管12上的长槽B53流入到每一个与之相连的通道A52内,然后再流入到与之对应的滤芯的滞留槽33内。滞留槽33内油在压力的作用下穿过滤纸34,流到下一个滤芯上的过滤槽32内,其中的杂质被滤纸34截留。过滤槽32内的油通过通道B54和长槽B5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负压式滤油机,其特征在于:包括过滤部分和存储部分;/n所述过滤部分包括过滤罐(11)、垂直固定在过滤罐(11)底面上的导油管(12)、从下到上顺序设置在过滤罐(11)内的滤芯和设在过滤罐(11)上的排油管(13);/n所述导油管(12)和排油管(13)均与滤芯连接;/n所述导油管(12)的上端和排油管(13)的下端均位于过滤罐(11)外部;/n所述存储部分包括负压罐(21)和设在负压罐(21)上的负压管(22)与阀门(23);/n所述排油管(13)的自由端与负压罐(21)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负压式滤油机,其特征在于:包括过滤部分和存储部分;
所述过滤部分包括过滤罐(11)、垂直固定在过滤罐(11)底面上的导油管(12)、从下到上顺序设置在过滤罐(11)内的滤芯和设在过滤罐(11)上的排油管(13);
所述导油管(12)和排油管(13)均与滤芯连接;
所述导油管(12)的上端和排油管(13)的下端均位于过滤罐(11)外部;
所述存储部分包括负压罐(21)和设在负压罐(21)上的负压管(22)与阀门(23);
所述排油管(13)的自由端与负压罐(21)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负压式滤油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滤芯包括芯体(31)、设在芯体(31)上表面上的过滤槽(32)、设在芯体(31)下表面上的滞留槽(33)和设在芯体(31)上表面上的滤纸(34);
所述滞留槽(33)与导油管(12)连通;
所述过滤槽(32)与排油管(13)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负压式滤油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槽(32)的底面上均布有突起(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伟
申请(专利权)人:石家庄市田源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