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梁防撞安全气囊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957063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27 20: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桥梁防撞安全气囊,包括安全气囊和外壳;所述安全气囊安装在外壳之中;所述外壳包括面板、底板和若干连接杆;所述底板的形状与安装在桥梁处的形状相适应;所述连接杆为弹性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一端与面板固定连接,另一端与底板固定连接,所述底板有若干安装通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桥梁防撞安全气囊可以根据需要安装在桥跨和桥墩上,能够同时保护到桥跨和桥墩;另外使用了安全气囊和弹性连接干的双重吸能防撞结构,能够有效减小船舶对桥墩和桥跨带来的撞击损害,而且在非碰撞状态下能够折叠收纳,减少与外界的接触面积,能够减少风雨对其的损耗,增加其的使用期限。

Bridge anti-collision airba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桥梁防撞安全气囊
本技术属于桥梁安全的
,主要涉及到一种桥梁防撞安全气囊。
技术介绍
通航河流桥区,常因天黑,大雾、对桥梁的净空通航高度判断错误或者船舶驾驶员操作失误等原因导致船舶碰撞桥梁,船舶直接撞击桥梁会带来十分巨大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为了防止桥梁因船舶撞击而损毁,现有在桥梁外安装刚性防撞结构来替桥梁来抵挡船舶的冲击,但是这样的方法成本高而且只能一次性使用;另外现有的有针对桥墩的防撞气囊装置,但是并没有对桥跨的防撞保护,因为对桥梁的净空通航高度判读错误导致船舶撞上桥跨的事件很多,所以需要一种可以同时保护到桥墩和桥跨的安装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点与不足,提供一种桥梁防撞安全气囊,可以同时保护到桥墩和桥跨,减轻船舶撞击桥梁造成的损伤。本技术是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桥梁防撞安全气囊,特别地:包括安全气囊和外壳;所述安全气囊安装在外壳之中;所述外壳包括面板、底板和若干连接杆;所述底板的形状与安装在桥梁处的形状相适应;所述连接杆为弹性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一端与面板固定连接,另一端与底板固定连接,所述底板有若干安装通孔。进一步地,所述弹性连接杆包括弹簧一、弹簧二和连接弹簧一和弹簧二的连接件,弹性连接杆能够以连接件为转轴旋转折叠。进一步地,所述连接件结构为两端是两个半球状,两个半球状通过一圆柱体连接;所述圆柱体的底面半径小于半球状的平面半径。进一步地,所述弹簧一和弹簧二通过套环套设在连接件的圆柱体上;所述套环的半径大于圆柱体半径,小于半球状半径。进一步地,所述弹簧一和弹簧二的弹簧半径大于连接件的圆柱体的高,小于连接件的高。进一步地,所述安全气囊的正面与面板固定连接。进一步地,还包括检测装置、控制装置和充气装置;所述充气装置通过输气管与安全气囊连通;所述检测装置获取到的信息输入到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输出控制气囊启动信号给充气装置。进一步地,所述检测装置为雷达传感器。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一、本技术的桥梁防撞安全气囊可以根据需要安装在桥跨和桥墩上,能够同时保护到桥跨和桥墩。二、本技术在使用了安全气囊和弹性连接干的双重吸能防撞结构,能够有效减小船舶对桥墩和桥跨带来的撞击损害。三、本技术在非碰撞状态下能够折叠收纳,减少与外界的接触面积,能够减少风雨对其的损耗,增加其的使用期限。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桥梁防撞安全气囊处于充气后状态的结构图;图2是本技术的桥梁防撞安全气囊处于未充气状态的结构图;图3是本技术的桥梁防撞安全气囊的连接杆的结构图;图4是本技术应用在桥梁上的一个实施例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应用在桥梁上的另外一个实施例示意图。附图说明图例:1-安全气囊;2-外壳;21-面板;22-底板;23-连接杆;231-弹簧一;232-弹簧二;233-连接件;31-安装区一;32-安装区二;33-安装区三;34-安装区四;35-安装区五;36-安装区六。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具体实施例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技术,而非对本技术的限定。如附图1、附图2和附图4所示,一种桥梁防撞安全气囊,特别地:包括安全气囊1和外壳2;外壳2为一个立体结构,内有中空部分可以于里面设置安全气囊1,另外外壳2可以固定安装在桥梁上,使得安全气囊1可以通过其固定在桥梁上。所述安全气囊1安装在外壳2里面。所述外壳2由面板21、底板22和若干连接杆23组成;所述底板22的形状与安装在桥梁处的形状相适应,底板22形状一般为直板或者曲面板21,这两种结构能够适用于绝大多数的桥梁结构,包括桥跨和桥墩。底板22其中一个作用是作为外壳2的结构组成部分,另外一个作用是通过底板22将整个桥梁防撞安全气囊固定安装在桥梁任何需要安装安全气囊1的位置。所述安全气囊1的正面与面板21固定连接,能够使得安全气囊1与面板21的接触面积最大而且均匀,在收到撞击的时候,面板21所承受的能量能够均匀分布在安全气囊1,使得安全气囊1不会出现局部受力过大导致破损的出现,能够使得安全气囊1的使用效果到达最大化。所述连接杆23为弹性连接杆23,能够通过自身的弹性形变吸收能量,起到一个缓冲作用,使得桥梁防撞安全气囊的防撞缓冲效果更好。所述连接杆23的一端与面板21固定连接,另一端与底板22固定连接,连接杆23与面板21和底板22的固定连接方式可以通过后期焊接连接或者在生产时一次成型为一个整个结构。所述底板22有若干安装通孔,用螺丝通过底板22的安装通孔将外壳2固定在桥梁上,使得桥梁防撞安全气囊可以根据需要通过底板22的安装通孔固定在桥梁的任意位置上。结合附图3,所述弹性连接杆23包括弹簧一231、弹簧二232和连接弹簧一231和弹簧二232的连接件233,弹性连接杆23能够以连接件233为转轴旋转折叠,当安全气囊1处于未充气状态时,连接杆23处于折叠状态,能够把整个桥梁防撞安全气囊的体积变小,这样子在经受自然的风吹雨打的接触面积变小,桥梁防撞安全气囊日常受到的损伤就减少,这样能够使得桥梁防撞安全气囊的使用期限更长,检修更换周期变长,能够节省成本;当安全气囊1处于充气后状态时,因为安全气囊1充气后膨胀体积变大,会把外壳2的面板21和底板22撑开,这个时候连接杆23处于伸直状态,当外部挤压桥梁防撞安全气囊的时候,安全气囊1能够吸收能量,连接杆23由于外力导致弹性形变也能吸收能量,能够起到双重吸能缓冲作用。所述连接件233结构为两端是两个半球状,两个半球状通过一圆柱体连接;所述圆柱体的底面半径小于半球状的平面半径,连接件233这样的结构能够使与其连接的弹簧有旋转环槽,而且弹簧在绕连接件233旋转的时候不会脱离连接件233,会被两端的半球限位。所述弹簧一231和弹簧二232通过套环套设在连接件233的圆柱体上,使得弹簧一231和弹簧二232能够绕着连接件233旋转,使得整个连接杆23可以在折叠和伸直状态变换。所述套环的半径大于圆柱体半径,小于半球状半径,这样子弹簧一231和弹簧二232在能够绕连接杆23旋转的同时不会出现脱杆的情况。所述弹簧一231和弹簧二232的弹簧半径大于连接件233的圆柱体的高,小于连接件233的高,在安全气囊1充气后,连接杆23处于伸直状态,当弹簧受力形变的时候,弹簧会套在连接件233上但是不会穿过连接件233,这样使得弹簧有一个受力面,能够更好在受力的方向发生形变吸收能量。进一步地,还包括检测装置、控制装置和充气装置(图中未示出);检测装置可以为接触式检测或者非接触检测的任意一种,也可以为接触式检测和非接触式检测两种共同作用;接触式检测主要是检测桥梁是否直接或者间接被船舶碰撞到,当桥梁直接或者间接被船舶碰撞到的时候,检测装置把桥梁被碰撞到的信息传输给控制装置控制,控制装置控制充气装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桥梁防撞安全气囊,其特征在于:包括安全气囊和外壳;所述安全气囊安装在外壳之中;所述外壳包括面板、底板和若干连接杆;所述底板的形状与安装在桥梁处的形状相适应;所述连接杆为弹性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一端与面板固定连接,另一端与底板固定连接,所述底板有若干安装通孔。/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桥梁防撞安全气囊,其特征在于:包括安全气囊和外壳;所述安全气囊安装在外壳之中;所述外壳包括面板、底板和若干连接杆;所述底板的形状与安装在桥梁处的形状相适应;所述连接杆为弹性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一端与面板固定连接,另一端与底板固定连接,所述底板有若干安装通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桥梁防撞安全气囊,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连接杆包括弹簧一、弹簧二和连接弹簧一和弹簧二的连接件,弹性连接杆能够以连接件为转轴旋转折叠。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桥梁防撞安全气囊,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结构为两端是两个半球状,两个半球状通过一圆柱体连接;所述圆柱体的底面半径小于半球状的平面半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桥梁防撞安全气囊,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范文峰孟晋杰陈敬普龚鑫鹏韩斌范嵩王峰文小波文明忠胡华锋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海事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