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交通运输用的防撞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861422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18 03: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交通运输领域的一种交通运输用的防撞装置,包括防撞板、扣接端、紧定螺钉和传动减震杆,所述防撞板的两端均设置有扣接端,所述防撞板的两端均螺纹连接紧定螺钉,所述防撞板的内表侧四端均固定安装伸缩柱,所述防撞板的内表侧通过四组伸缩柱固定连接减力板,四组所述伸缩柱的外侧均套结第一减震弹簧,所述第一减震弹簧的一端固定连接防撞板的内表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装置内部结构之间的相互配合,能够有效的提高防撞效果,即使在较大外力碰撞作用下,对碰撞力度的处理效果也能够极大的降低,既保证了防撞装置的长久使用,也能够控制减轻交通运输工具及人员造成的伤害。

A collision avoidance device for transport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交通运输用的防撞装置
本技术涉及交通运输领域,具体为一种交通运输用的防撞装置。
技术介绍
现代化的交通运输方式主要有铁路运输、公路运输、水路运输、航空运输和管道运输。五种运输方式在持技术上、经济上各有长短,都有适宜的使用范围。交通是运输和邮电的总称。运输是人和物借助交通工具的载运,产生有目的的空间位移,邮电则是邮政和电信的总称。交通运输是经济发展的基本需要和先决条件,现代社会的生存基础和文明标志,社会经济的基础设施和重要纽带,现代工业的先驱和国民经济的先行部门,资源配置和宏观调控的重要工具,国土开发、城市和经济布局形成的重要因素,对促进社会分工、大工业发展和规模经济的形成,巩固国家的政治统一和加强国防建设,扩大国际经贸合作和人员往来发挥重要作用。总之,交通运输具有重要的经济、社会、政治和国防意义。为了防止或减轻交通中的碰撞事故造成的交通设施破坏、人员伤亡及财产损失,需要在公路上安装防撞装置,但是现有的交通运输用防撞装置的防撞效果较差,在外力碰撞作用下,对碰撞力度的处理效果无法显现,不仅容易造成路边防撞柱的损坏,对交通运输工具及人员也会造成无法预估是事故伤害。基于此,本技术设计了一种交通运输用的防撞装置,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交通运输用的防撞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现有的交通运输用防撞装置的防撞效果较差,在外力碰撞作用下,对碰撞力度的处理效果无法显现,不仅容易造成路边防撞柱的损坏,对交通运输工具及人员也会造成无法预估是事故伤害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交通运输用的防撞装置,包括防撞板、扣接端、紧定螺钉和传动减震杆,所述防撞板的两端均设置有扣接端,所述防撞板的两端均螺纹连接紧定螺钉,所述防撞板的内表侧四端均固定安装伸缩柱,所述防撞板的内表侧通过四组伸缩柱固定连接减力板,四组所述伸缩柱的外侧均套结第一减震弹簧,所述第一减震弹簧的一端固定连接防撞板的内表侧,所述第一减震弹簧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减力板的内表侧,所述防撞板的内表侧上下两部对称固定安装减震限位轨道,两组所述减震限位轨道的内侧两端均活动安装减震滑块,两组所述减震滑块的侧壁之间固定连接第二减震弹簧,两组所述减震滑块的下端与减力板的上表侧两端之间通过传动减震杆活动连接,所述防撞板的下表侧中部两端均固定连接第一支柱,所述第一支柱的下端活动连接减力齿轮,两组所述减力齿轮的内侧均啮合连接传动齿条,两组所述传动齿条均竖向固定安装在减力板的上表侧两端,两组所述减力齿轮的外侧均啮合连接活动齿轮条,两组所述活动齿轮条的上端活动连接第二支柱。优选的,所述减力板的材料采用PVC硬塑胶板,所述减力板的内侧设置有均匀排列的微型弹簧。优选的,所述传动减震杆的上端通过连接耳与减震滑块之间活动连接,所述动减震杆的下端通过连接耳与减力板之间活动连接。优选的,两组所述减力齿轮的齿轮转动方向设置相反。优选的,所述减力板的上表侧中部对称安装两组橡胶垫,两组所述橡胶垫与两组齿轮条的位置相对应设置。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通过伸缩柱、减力板和第一减震弹簧之间的连接配合,实现防撞装置的第一层防撞减震作用,通过连接耳、传动减震杆、减震滑块、减震限位轨道和第二减震弹簧之间的连接配合,实现防撞装置的第二防撞减震作用,通过第一支柱、减力齿轮、传动齿条、第二支柱和动齿轮条之间的连接配合,实现防撞装置第三层的消减碰撞力的作用,并通过三层作用之间的相互配合,能够有效的提高防撞效果,即使在较大外力碰撞作用下,对碰撞力度的处理效果也能够极大的降低,既保证了防撞装置的长久使用,也能够控制减轻交通运输工具及人员造成的伤害。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防撞板主视图。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1-防撞板,2-扣接端,3-紧定螺钉,4-伸缩柱,5-减力板,6-第一减震弹簧,7-连接耳,8-传动减震杆,9-减震滑块,10-减震限位轨道,11-第二减震弹簧,12-第一支柱,13-减力齿轮,14-传动齿条,15-第二支柱,16-活动齿轮条,17-橡胶垫。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2,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交通运输用的防撞装置,包括防撞板1、扣接端2、紧定螺钉3和传动减震杆8,防撞板1的两端均设置有扣接端2,防撞板1的两端均螺纹连接紧定螺钉3,防撞板1的内表侧四端均固定安装伸缩柱4,防撞板1的内表侧通过四组伸缩柱4固定连接减力板5,四组伸缩柱4的外侧均套结第一减震弹簧6,第一减震弹簧6的一端固定连接防撞板1的内表侧,第一减震弹簧6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减力板5的内表侧,防撞板1的内表侧上下两部对称固定安装减震限位轨道10,两组减震限位轨道10的内侧两端均活动安装减震滑块9,两组减震滑块9的侧壁之间固定连接第二减震弹簧11,两组减震滑块9的下端与减力板5的上表侧两端之间通过传动减震杆8活动连接,防撞板1的下表侧中部两端均固定连接第一支柱12,第一支柱12的下端活动连接减力齿轮13,两组减力齿轮13的内侧均啮合连接传动齿条14,两组传动齿条14均竖向固定安装在减力板5的上表侧两端,两组减力齿轮13的外侧均啮合连接活动齿轮条16,两组活动齿轮条16的上端活动连接第二支柱15。更进一步说明,减力板5的材料采用PVC硬塑胶板,减力板5的内侧设置有均匀排列的微型弹簧,提高减力板5的材料软力度,并且提高相应的碰撞处理作用。更进一步说明,传动减震杆8的上端通过连接耳7与减震滑块9之间活动连接,动减震杆8的下端通过连接耳7与减力板5之间活动连接,能够保证碰撞外力的稳定传输与消耗的作用,达到较有效的减力效果。更进一步说明,两组减力齿轮13的齿轮转动方向设置相反,保证防撞装置的第三层消减碰撞力结构的稳定有效的传输作用,使得防撞效果的稳定体现。更进一步说明,减力板5的上表侧中部对称安装两组橡胶垫17,两组橡胶垫17与两组齿轮条16的位置相对应设置,降低装置损害的作用,提高装置的使用时间。本实施例的一个具体应用为:在外界碰撞减力板5的作用时,防撞板1的内表侧通过四组伸缩柱4固定连接减力板5,四组伸缩柱4的外侧均套结第一减震弹簧6,能够对外界碰撞形成第一道碰撞减震效果,通过第一减震弹簧6增强防撞装置的弹性效果;减力板5收到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交通运输用的防撞装置,包括防撞板(1)、扣接端(2)、紧定螺钉(3)和传动减震杆(8),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撞板(1)的两端均设置有扣接端(2),所述防撞板(1)的两端均螺纹连接紧定螺钉(3),所述防撞板(1)的内表侧四端均固定安装伸缩柱(4),所述防撞板(1)的内表侧通过四组伸缩柱(4)固定连接减力板(5),四组所述伸缩柱(4)的外侧均套结第一减震弹簧(6),所述第一减震弹簧(6)的一端固定连接防撞板(1)的内表侧,所述第一减震弹簧(6)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减力板(5)的内表侧,所述防撞板(1)的内表侧上下两部对称固定安装减震限位轨道(10),两组所述减震限位轨道(10)的内侧两端均活动安装减震滑块(9),两组所述减震滑块(9)的侧壁之间固定连接第二减震弹簧(11),两组所述减震滑块(9)的下端与减力板(5)的上表侧两端之间通过传动减震杆(8)活动连接,所述防撞板(1)的下表侧中部两端均固定连接第一支柱(12),所述第一支柱(12)的下端活动连接减力齿轮(13),两组所述减力齿轮(13)的内侧均啮合连接传动齿条(14),两组所述传动齿条(14)均竖向固定安装在减力板(5)的上表侧两端,两组所述减力齿轮(13)的外侧均啮合连接活动齿轮条(16),两组所述活动齿轮条(16)的上端活动连接第二支柱(15)。/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交通运输用的防撞装置,包括防撞板(1)、扣接端(2)、紧定螺钉(3)和传动减震杆(8),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撞板(1)的两端均设置有扣接端(2),所述防撞板(1)的两端均螺纹连接紧定螺钉(3),所述防撞板(1)的内表侧四端均固定安装伸缩柱(4),所述防撞板(1)的内表侧通过四组伸缩柱(4)固定连接减力板(5),四组所述伸缩柱(4)的外侧均套结第一减震弹簧(6),所述第一减震弹簧(6)的一端固定连接防撞板(1)的内表侧,所述第一减震弹簧(6)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减力板(5)的内表侧,所述防撞板(1)的内表侧上下两部对称固定安装减震限位轨道(10),两组所述减震限位轨道(10)的内侧两端均活动安装减震滑块(9),两组所述减震滑块(9)的侧壁之间固定连接第二减震弹簧(11),两组所述减震滑块(9)的下端与减力板(5)的上表侧两端之间通过传动减震杆(8)活动连接,所述防撞板(1)的下表侧中部两端均固定连接第一支柱(12),所述第一支柱(12)的下端活动连接减力齿轮(13),两组所述减力齿轮(13)的内侧均啮合连接传动齿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彤
申请(专利权)人:广西理工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西;4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