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宋志龙专利>正文

双层重叠式的PCB开孔工艺设备及其工艺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2843909 阅读:4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17 22:1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双层重叠式的PCB开孔工艺设备,包括设备平台,所述设备平台的上方重叠设置有轮廓呈方形的第一待开孔pcb板和第二待开孔pcb板;还包括两组pcb板定位机构,每组所述pcb板定位机构均包括四个呈垂直三角形结构的包角件,各所述包角件的侧部均设置有包角口;所述第一待开孔pcb板和第二待开孔pcb板的四个顶角分别对应活动插入四个包角件的包角口中;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第一旋转支撑盘上的活动支撑梁的上侧面始终刚好对应在旋转钻头的正下方,进而使活动支撑梁对第一待开孔pcb板的钻孔部位起到托起支撑的作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双层重叠式的PCB开孔工艺设备及其工艺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PCB工艺领域。
技术介绍
将两块pcb毛坯板重叠后进行钻孔会显著提高钻孔效率,而且由于是完全重叠的,因此两块板的钻孔后的孔位一致性是非常高的,但是两块PCB毛坯板不留间隙的重叠后会造成厚度增加,钻头开孔时的切屑碎屑不能及时排出,造成孔位形成大量毛刺,精度不高等问题;若两块PCB毛坯板之间留间隙会使PCB板因钻头的向下顶压而容易发生形变,造成钻孔精度不高的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目的: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能同时对两层PCB板进行开孔的双层重叠式的PCB开孔工艺设备及其工艺方法。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双层重叠式的PCB开孔工艺设备,包括设备平台,所述设备平台的上方重叠设置有轮廓呈方形的第一待开孔pcb板和第二待开孔pcb板;还包括两组pcb板定位机构,每组所述pcb板定位机构均包括四个呈垂直三角形结构的包角件,各所述包角件的侧部均设置有包角口;所述第一待开孔pcb板和第二待开孔pcb板的四个顶角分别对应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双层重叠式的PCB开孔工艺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设备平台(1),所述设备平台(1)的上方重叠设置有轮廓呈方形的第一待开孔pcb板(19.1)和第二待开孔pcb板(19.2);/n还包括两组pcb板定位机构,每组所述pcb板定位机构均包括四个呈垂直三角形结构的包角件(9),各所述包角件(9)的侧部均设置有包角口(60);所述第一待开孔pcb板(19.1)和第二待开孔pcb板(19.2)的四个顶角分别对应活动插入四个包角件(9)的包角口(60)中;/n所述第一待开孔pcb板(19.1)的上方还设置有开孔机构,所述开孔机构能同时对下方的第一待开孔pcb板(19.1)和第二待开孔pcb板(19.2...

【技术特征摘要】
1.双层重叠式的PCB开孔工艺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设备平台(1),所述设备平台(1)的上方重叠设置有轮廓呈方形的第一待开孔pcb板(19.1)和第二待开孔pcb板(19.2);
还包括两组pcb板定位机构,每组所述pcb板定位机构均包括四个呈垂直三角形结构的包角件(9),各所述包角件(9)的侧部均设置有包角口(60);所述第一待开孔pcb板(19.1)和第二待开孔pcb板(19.2)的四个顶角分别对应活动插入四个包角件(9)的包角口(60)中;
所述第一待开孔pcb板(19.1)的上方还设置有开孔机构,所述开孔机构能同时对下方的第一待开孔pcb板(19.1)和第二待开孔pcb板(19.2)进行开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层重叠式的PCB开孔工艺设备,其特征在于:各所述包角件(9)分别包括第一活动上包角件(9.1)、第二活动上包角件(9.2)、第一固定上包角件(9.3)、第二固定上包角件(9.4)、第一活动下包角件(100.1)、第二活动下包角件(100.2)、第一固定下包角件(100.3)、第二固定下包角件(100.4);
所述第一待开孔pcb板(19.1)的四个顶角分别对应插入第一活动上包角件(9.1)、第二活动上包角件(9.2)、第一固定上包角件(9.3)和第二固定上包角件(9.4)的包角口(60)中;所述第二待开孔pcb板(19.2)的四个顶角分别对应插入第一活动下包角件(100.1)、第二活动下包角件(100.2)、第一固定下包角件(100.3)和第二固定下包角件(100.4)的包角口(60)中;
所述第一活动上包角件(9.1)、第二活动上包角件(9.2)、第一活动下包角件(100.1)、第二活动下包角件(100.2)能同步做逐渐靠近或同步做逐渐远离第一固定上包角件(9.3)、第二固定上包角件(9.4)、第一固定下包角件(100.3)和第二固定下包角件(100.4)的水平运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层重叠式的PCB开孔工艺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上包角件(9.3)和第一固定下包角件(100.3)通过两第一固定悬臂梁(12.1)固定在第一固定桩(13.1)上;所述第二固定上包角件(9.4)和第二固定下包角件(100.4)通过两第二固定悬臂梁(12.1)固定在第二固定桩(13.2)上;所述第一固定桩(13.1)和第二固定桩(13.2)均固定在所述设备平台(1)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层重叠式的PCB开孔工艺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活动上包角件(9.1)和第一固定下包角件(100.3)通过两第一活动悬臂梁(7.1)固定在第一活动桩(5.1)上;所述第二活动上包角件(9.2)和第二活动下包角件(100.2)通过两第二活动悬臂梁(7.2)固定在第二活动桩(5.2)上;所述第一活动桩(5.1)的底端设置有第一滑块(6.1),所述第二活动桩(5.2)的底端设置有第二滑块(6.2);
所述设备平台(1)上还水平并列设置有第一导轨(2.1)和第二导轨(5.2),所述第一滑块(6.1)和第二滑块(6.2)分别活动设置在所述第一导轨(2.1)和第二导轨(5.2)中;所述第一滑块(6.1)和第二滑块(6.2)分别沿第一导轨(2.1)和第二导轨(5.2)的长度方向滑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双层重叠式的PCB开孔工艺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活动桩(5.1)和第二活动桩(5.2)通过水平的连接梁(8)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梁(8)与所述第一导轨(2.1)和第二导轨(5.2)垂直设置;所述设备平台(1)上还设置有直线推杆电机(3),所述直线推杆电机(3)的推杆(4)末端垂直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梁(8);所述推杆(4)能带动所述连接梁(8)水平位移。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双层重叠式的PCB开孔工艺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孔机构包括水平的第三导轨(16),所述第三导轨(16)的下侧沿长度方向设置有滑道(28),所述滑道(28)内滑动设置有第三滑块(18),所述第三滑块(18)的下侧通过若干连接柱(31)固定连接有钻孔机(29),所述钻孔机(29)的旋转钻头(15)朝下设置,所述旋转钻头(15)的延伸线能向下穿过第一待开孔pcb板(19.1)和第二待开孔pcb板(19.2);所述第三导轨(16)的一端连接有第二直线推杆电机(30),所述第二直线推杆电机(30)的第二直线推杆(17)末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三滑块(18),所述第二直线推杆电机(31)通过第二直线推杆(17)带动所述第三滑块(18)沿所述滑道(28)方向位移;所述第三导轨(16)和第二直线推杆电机(30)的上方还设置有两竖向的升降气缸(23),两所述升降气缸(23)的两升降推杆(24)的末端分别固定连接所述第三导轨(16)和第二直线推杆电机(30);所两所述升降气缸(23)通过两升降推杆(24)带动所述第三导轨(16)和第二直线推杆电机(30)同步上下升降。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双层重叠式的PCB开孔工艺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待开孔pcb板(19.1)和第二待开孔pcb板(19.2)之间的间距形成切削碎屑排出层(22),所述切削碎屑排出层(22)内水平设置有第一旋转支撑盘(20.1),所述第二待开孔pcb板(19.2)的下侧水平设置有第二旋转支撑盘(20.2),所述第一旋转支撑盘(20.1)与第二旋转支撑盘(20.2)同轴心设置;所述第一旋转支撑盘(20.1)的下侧面与所述第二待开孔pcb板(19.2)的上表面保持间距设置;
所述第一旋转支撑盘(20.1)和第二旋转支撑盘(20.2)均包括外齿圈(33),所述外齿圈(33)环体内侧沿直径方向延伸设置有活动支撑梁(32),所述活动支撑梁(32)的上表面所在高度高出所述外齿圈(33)的环体结构的上表面高度;所述活动支撑梁(32)的两端固定连接所述外齿圈(33)的内侧壁体;所述活动支撑梁(32)上沿长度方向镂空设置有长条形的钻头穿过槽(34),所述钻头穿过槽(34)的槽宽大于所述旋转钻头(15)外径;所述活动支撑梁(32)的下部分侧部呈直线阵列镂空设置有若干排屑口(35);
所述第一旋转支撑盘(20.1)上的活动支撑梁(32)的上侧面滑动接触所述第一待开孔pcb板(19.1)的下表面;所述第二旋转支撑盘(20.2)上的活动支撑梁(32)的上侧面滑动接触所述第二待开孔pcb板(19.2)的下表面;
还包括第二外齿圈(10),所述第二外齿圈(10)与第一旋转支撑盘(20.1)和第二旋转支撑盘(20.2)的外齿圈(33)同轴心设置,且第二外齿圈(10)的分度圆直径与第一旋转支撑盘(20.1)和第二旋转支撑盘(20.2)的外齿圈(33)的分度圆直径相等;
所述第二外齿圈(10)的内侧沿直径方向固定设置有支撑梁(71),两所述升降气缸(23)固定安装在所述支撑梁(71)上;
所述第二外齿圈(10)、第一旋转支撑盘(20.1)和第二旋转支撑盘(20.2)的外周上呈圆周阵列分别设置有齿圈驱动机构(14)、第一齿圈约束机构(11.1)和第二齿圈约束机构(11.2);所述齿圈驱动机构(14)位于所述第一固定桩(13.1)与第二固定桩(13.2)之间;
所述第一齿圈约束机构(11.1)和第二齿圈约束机构(11.2)均包括固定设置在设备平台(1)上的支撑立柱(58),所述支撑立柱(58)的一侧分别设置有上轴承座(57)...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志龙
申请(专利权)人:宋志龙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