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车辆的铰链连接处的车身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701563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1-30 10: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车辆的铰链连接处的车身结构,其包括具有引流部(12)的通孔(10),所述通孔(10)具有在上部的主体(11)和在下部的与所述主体(11)连通的引流部(12)。通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使在铰链和侧围外板之间的缝隙内的脱脂液通过A柱下加强板中的通孔(10)的引流部(12)流入车身内侧,由此不会在车身外侧形成流痕,从而不会在后续处理工艺中带来外观上的缺陷,不会影响美观。由此,既保证了外观质量,又节省了后期可能的人力修复,同时也规避了后期钣金面漆和底漆接触不牢、易脱落后生锈的风险。

Body structure at hinge joints for vehicles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body structure for the hinge connection of a vehicle, which includes a through hole (10) with a drainage part (12), the through hole (10) has a main body (11) at the upper part and a drainage part (12) connected with the main body (11) at the lower part. Through the utility model, the degreasing liquid in the gap between the hinge and the side wall outer plate can flow into the inner side of the vehicle body through the drainage part (12) of the through hole (10) in the lower A-pillar reinforcing plate, so that the flow mark will not be formed on the outer side of the vehicle body, so that the appearance defects will not be brought in the subsequent processing technology, and the appearance will not be affected. Therefore, it not only ensures the appearance quality, but also saves the possible manpower repair in the later stage. At the same time, it also avoids the risk that the surface paint of sheet metal and the primer are not firmly contacted and easy to fall behind and rus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车辆的铰链连接处的车身结构
本技术涉及一种车辆的车身结构,特别是用于车辆的铰链连接处的车身结构。
技术介绍
在汽车的日常装配中,在汽车的车身结构上需安装配件,例如在A柱下加强板上需安装用作车门开闭枢转轴的铰链。在此,在位于车身内侧的A柱下加强板上在车身外侧焊接有侧围外板,以提供用于铰链的安装面。铰链通常通过螺栓固定在侧围外板上,来保证前门和侧围外板的连接。参见图1a和图1b,其分别在车身外侧和车身内侧示出了用于车辆的铰链连接处的车身结构的示意图。铰链2在车身外侧通过螺栓4安装在侧围外板1上,为此在车身内侧(参见图1b)设有螺母板5以与螺栓4实现螺纹连接。为了实现螺栓的贯穿进而与位于另一侧的螺母板5连接,参见图2,在A柱下加强板3上相应的位置处设有圆形的通孔10。参见图3a和图3b,其分别示出了用于车辆的铰链连接处的车身结构的剖视仰视图和剖视侧视图。由于在铰链2与侧围外板1之间会存在微小缝隙,当车身经过前处理脱脂工位的时候,脱脂液会进入到该缝隙之内(因为脱脂液有大约在30左右的很小的表面张力并有很好的浸润性)并且密封这个缝隙,使得其他表面张力大的液体进不去。但在随后的烘干工艺中,脱脂液会受热沸腾而从所述缝隙流出来而形成流痕(参见图3b)。这种流痕在后续的喷漆工艺中会阻隔面漆和底漆之间的结合,容易造成面漆脱落,并且其裸露在车身外侧容易被人察觉,十分影响外观的美观。而为了后期修补此处缺陷,也十分耗费人力、物力,且修复效果难保证。若是把铰链和侧围焊接一起以密封,可确保在涂装时无液体进入缝隙,且烘烤后无液体流出产生流痕。然而,烧焊对现场工作环境有污染,外观不良,并且由于侧围外板料厚较薄,焊接质量难以保证。另一方面,在车身结构的处理中需要进行涂胶来保证铰链2与侧围外板1之间的密封。然而,由于铰链2的安装平面小,涂胶十分容易溢胶,如果发生外溢,其露出在车身外侧影响美观;而发生内溢则容易堵孔。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以上缺陷,根据本技术提出一种新的用于车辆的铰链连接处的车身结构,其包括通孔,该通孔具有在上部的主体和在下部的与主体连通的引流部。根据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主体的截面形状近似为具有半径的圆形。根据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引流部的截面形状近似为梯形上部与具有半径的半圆形下部的组合。根据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引流部的梯形上部的两侧与主体以圆角圆滑过渡。根据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梯形上部自与主体的过渡部起以一角度内缩。根据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梯形上部具有一个高度和一个最大宽度。根据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梯形上部的下方与半圆形下部连接。根据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主体的半径为8cm、在引流部的梯形上部与主体之间的过渡部的圆角为5mm、半圆形下部的半径为2mm、梯形上部的高度为10mm、梯形上部的最大宽度为6mm、角度为5°。根据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在通孔附近设置加强支架。通过本技术,能够使在铰链和侧围外板之间的缝隙内的脱脂液通过A柱下加强板中的通孔的引流部流入车身内侧,由此不会在车身外侧形成流痕,从而不会在后续处理工艺中带来外观上的缺陷,不会影响美观。由此,既保证了外观质量,又节省了后期可能的人力修复,同时也规避了后期钣金面漆和底漆接触不牢、易脱落后生锈的风险。附图说明图1a和图1b分别示出了现有技术中用于车辆的铰链连接处的车身结构在车身外侧和车身内侧的示意图。图2示出了图1b中A柱下加强板的结构,其中取下了用于与螺栓连接的螺母板。图3a和图3b分别示出了图1a和图1b所示的铰链连接处的车身结构的剖视仰视图和剖视侧视图。图4示出了根据本技术的用于车辆的铰链连接处的车身结构的在车身内侧的示意图,其中取下了用于与螺栓连接的螺母板。图5示出了根据本技术的用于车辆的铰链连接处的车身结构的通孔的放大示意图。图6示出了根据本技术的用于车辆的铰链连接处的车身结构的剖视侧视图。图7示出了根据本技术的用于车辆的铰链连接处的车身结构的一种优选设计方案的在车身内侧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参照附图详细描述根据本技术的用于车辆的铰链连接处的车身结构。可以理解,以下所给出的仅仅是根据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所述优选实施方式的基础上想到能够实现本技术的其他方式,所述其他方式同样落入本技术的范围内。在以下的具体描述中,方向性的术语,例如“左”、“右”、“上”、“下”、“前”、“后”等,参考附图中描述的方向使用。参见图4,其示出了根据本技术的用于车辆的铰链连接处的车身结构的示意性立体图。如图所示,根据本技术的用于车辆的铰链连接处的车身结构包括具有引流部11的通孔10。以下参照图5对通孔10的构型进行详细说明。如图所示,通孔10具有在上部的主体11和在下部的与主体11连通的引流部12,主体11的截面形状近似为圆形并且其半径为R1,引流部12的截面形状近似为梯形上部与半圆形下部的组合。具体地,引流部12的梯形上部的两侧与主体11以半径为R2的圆角圆滑过渡,并且梯形上部自与主体11的过渡部起以角度β内缩,此梯形上部的高度为A且其较长的底边的长度、即最大宽度为B。在梯形上部的下方与半径为R3的半圆形下部连接。根据一种优选的实施方案,R1为8cm、R2为5mm、R3为2mm、A为10mm、B为6mm、β为5°。参见图6,根据本技术为通孔10设置引流部12,能够使在铰链2和侧围外板1之间的缝隙内的脱脂液通过A柱下加强板3中的通孔10的引流部流入车身内侧,由此不会在车身外侧形成流痕,从而不会在后续处理工艺中带来外观上的缺陷,不会影响美观。由此,既保证了外观质量,又节省了后期可能的人力修复,同时也规避了后期钣金面漆和底漆接触不牢、易脱落后生锈的风险。参见图7,为了避免设置引流部12而可能带来的A柱下加强板3的刚性不足,设有在通孔10附近设置加强支架6,其例如可以通过焊接固定至A柱下加强板3,以提升用于车辆的铰链连接处的构件强度。通过以上内容,本领域技术人员容易认识到可将本技术所公开结构的替代结构作为可行的替代实施方式,并且可将本技术所公开的实施方式进行组合以产生新的实施方式,它们同样落入所附权利要求书的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车辆的铰链连接处的车身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身结构包括通孔(10),所述通孔(10)具有在上部的主体(11)和在下部的与所述主体(11)连通的引流部(12)。/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车辆的铰链连接处的车身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身结构包括通孔(10),所述通孔(10)具有在上部的主体(11)和在下部的与所述主体(11)连通的引流部(12)。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身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11)的截面形状近似为具有半径(R1)的圆形。


3.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身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流部(12)的截面形状近似为梯形上部与具有半径(R3)的半圆形下部的组合。


4.按照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身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流部(12)的梯形上部的两侧与所述主体(11)以圆角(R2)圆滑过渡。


5.按照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身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梯形上部自与所述主体(11)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崔保成
申请(专利权)人:观致汽车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