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骑型车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598367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1-20 12:50
跨骑型车辆具备经由连接部件(38)以能够摆动的方式支承于车身架(12)的单元摆动式发动机(13)、和具备排气管(121)及催化剂装置(140)的排气装置(120),其中,将连接部件(38)配置于曲轴箱(34)的上方,在侧视时,将催化剂装置(140)的至少一部分与汽缸部(35)相比配置于下方,并使其位于对将连接部件(38)连结于车身架(12)的连接部件连结部(61)和曲轴箱(34)的前端进行连结的假想线(L1)、与对与排气管(121)的一端连接的单元摆动式发动机(13)的排气管连接部(35e)和连接部件连结部(61)进行连结的假想线(L2)之间的区域,该跨骑型车辆设有将曲轴箱(34)与排气装置(120)连结的排气装置连结部(135),由此,能够提高催化剂装置的配置的自由度并紧凑地配置催化剂装置,即使排气装置和催化剂装置与单元摆动式发动机一起摆动,也能稳定且牢固地支承催化剂装置。

Straddle vehicle

The straddle vehicle is provided with a unit swinging engine (13) which can be supported on the body frame (12) in a swinging manner via a connecting part (38), and an exhaust device (120) which is provided with an exhaust pipe (121) and a catalyst device (140), wherein the connecting part (38) is arranged above the crankcase (34), and at least a part of the catalyst device (140) is arranged below the cylinder part (35) when viewed from the side The straddle vehicle is provided with a crankshaft which is connected with the crankshaft The exhaust device connecting part (135) of the case (34) and the exhaust device (120) can improve the configuration freedom of the catalyst device and compact the catalyst device. Even if the exhaust device and the catalyst device swing together with the unit swing engine, the catalyst device can be stably and firmly supporte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跨骑型车辆
本专利技术涉及具备排气装置的跨骑型车辆。
技术介绍
以往,已知一种跨骑型车辆,其具备:车身架;经由连接部件以能够摆动的方式支承于车身架的单元摆动式发动机(unitswingengine);与单元摆动式发动机连接的排气管;和配置于排气管中途的催化剂装置(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在专利文献1那样的单元摆动式发动机中,排气管及催化剂装置与单元摆动式发动机一起摆动。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336422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在这种跨骑型车辆中,有时连接部件的存在会妨碍催化剂装置的配置,期望提高催化剂装置的配置的自由度,并且期望能够以与单元摆动式发动机一起摆动的催化剂装置不会碰到其它周边零件的方式紧凑地配置催化剂装置。因此,本专利技术是鉴于上述情况而做出的,其目的在于,在具备单元摆动式发动机的跨骑型车辆中,能够提高催化剂装置的配置的自由度、并且紧凑地配置催化剂装置,另外,即使排气装置和催化剂装置与单元摆动式发动机一起摆动,也会稳定且牢固地支承催化剂装置。鉴于上述课题,第1方案的本专利技术的跨骑型车辆具备:车身架;单元摆动式发动机,其具有曲轴箱及大致水平配置的汽缸部,且经由连接部件以能够摆动的方式支承于上述车身架;和排气装置,其与上述单元摆动式发动机连接,且具备排气管及配置于该排气管的中途的催化剂装置,该跨骑型车辆的特征在于,上述连接部件配置于上述曲轴箱的上方,在侧视时,上述催化剂装置的至少一部分与上述汽缸部相比配置于下方,并位于对将上述连接部件连结于上述车身架的连接部件连结部和上述曲轴箱的前端进行连结的假想线、与对与上述排气管的一端连接的上述单元摆动式发动机的排气管连接部和上述连接部件连结部进行连结的假想线之间的区域,该跨骑型车辆设有将上述曲轴箱与排气装置连结的排气装置连结部。根据上述结构,连接部件配置于单元摆动式发动机的上方,在侧视时,催化剂装置的至少一部分与汽缸部相比配置于下方,并位于对将连接部件连结于车身架的连结部和曲轴箱的前端进行连结的假想线、与对与排气管的一端连接的单元摆动式发动机的排气管连接部和连结部进行连结的假想线之间的区域。由此,通过将连接部件配置于单元摆动式发动机的上方,能够在单元摆动式发动机的下方确保空间,并能利用该空间配置催化剂装置。另外,由于催化剂装置位于对将连接部件连结于车身架的连结部和曲轴箱的前端进行连结的假想线、与对连接有排气管一端的单元摆动式发动机的排气管连接部和连结部进行连结的假想线之间的区域,所以能够以催化剂装置不会碰到其它周边零件的方式紧凑地配置催化剂装置。另外,由于设有将曲轴箱与排气装置连结的连结部,所以即使在排气管及催化剂装置与单元摆动式发动机一起摆动的情况下,也能相对于单元摆动式发动机的摆动而稳定地支承催化剂。在上述结构中也可以是,将上述催化剂装置以其长度方向指向车宽方向的朝向配置,在仰视时,以上述催化剂装置的长度方向中心线为基准,上述排气装置连结部和将上述排气管与上述汽缸部连接的上述排气管连接部以左右分开的方式配置。根据上述结构,由于催化剂装置的长度方向中心位于将汽缸部与排气管连接的排气管连接部、和将排气装置连结于曲轴箱的排气装置连结部之间,所以能够稳定地利用单元摆动式发动机支承催化剂装置。在上述结构中也可以是,上述排气装置连结部具有曲轴箱侧支撑件、和与上述曲轴箱侧支撑件连结的排气装置侧支撑件,将上述曲轴箱侧支撑件与上述排气装置侧支撑件以在车宽方向上偏移的方式配置,并将上述曲轴箱侧支撑件与上述排气装置侧支撑件在车宽方向上重叠地连结。根据上述结构,由于将曲轴箱侧支撑件与排气装置侧支撑件以在车宽方向上偏移的方式配置,并将曲轴箱侧支撑件与排气装置侧支撑件在车宽方向上重叠地连结,所以能够提高支承刚性。在上述结构中也可以是,将上述排气装置连结部的上述排气装置侧支撑件设于容纳上述催化剂装置的催化剂装置容纳排气管。根据上述结构,通过在重量大的催化剂装置上设置排气装置侧支撑件,能够稳定地支承催化剂装置。在上述结构中也可以是,将上述曲轴箱设为以曲轴箱分割面分开的左右两部分,上述排气装置的上述排气管具有:从上述汽缸部的上述排气管连接部向下方延伸的垂直部;与上述垂直部的下游侧连续且在仰视时相对于从上述曲轴箱的曲轴箱分割面通过的假想线向一侧延伸的侧方延伸部;和与上述侧方延伸部连续且呈U字形折回的弯曲部,将上述曲轴箱侧支撑件相对于从曲轴箱分割面通过的假想线设于另一侧。根据上述结构,即使在排气管相对于曲轴箱的分割面向一侧方迂回延伸、且排气装置的重量增加的情况下,通过相对于从曲轴箱的分割面通过的假想线在另一侧方设置曲轴箱侧支撑件,也能将催化剂装置稳定地支承于单元摆动式发动机。本专利技术的跨骑型车辆的排气装置具备引导内燃机的废气的排气管、和配置于该排气管内的中途的催化剂装置,该跨骑型车辆的排气装置的特征在于,上述排气管具有容纳上述催化剂装置的催化剂装置容纳排气管,上述催化剂装置容纳排气管具备容纳上述催化剂装置的催化剂箱部,上述催化剂装置容纳排气管具有沿着废气流动方向分割的第1半体和第2半体,是上述第1半体与上述第2半体各自的接合缘部合在一起而成为一体的构造,上述催化剂装置容纳排气管的催化剂箱部具备保持上述催化剂装置的缩径部,相对于上述催化剂装置容纳排气管的分割方向垂直地进行了切断的情况下的与上述缩径部相同的截面中的上述接合缘部,为比上述催化剂装置的外径大的扩径部。根据上述结构,通过利用催化剂装置容纳排气管的缩径部保持催化剂装置,无需另行设置用于保持催化剂装置的保持架或衬垫就能保持催化剂装置。另外,保持催化剂装置的催化剂装置容纳排气管由沿着废气流动方向分割的第1半体和第2半体构成,使相对于催化剂装置容纳排气管的分割方向垂直地进行了切断时的与上述缩径部相同的截面中的上述接合缘部,为比上述催化剂装置的外径大的扩径部,由此,无需使SUS(不锈钢)绒或衬垫介于催化剂装置与保持催化剂装置的缩径部之间,能够削减零件数而以简单的构造保持催化剂装置。在上述结构中也可以是,上述催化剂装置容纳排气管是将上述第1半体和上述第2半体各自的接合缘部焊接而使上述第1半体与上述第2半体成为一体的构造。根据上述结构,即使将催化剂装置容纳排气管设为将第1半体和上述第2半体的接合部焊接而使其成为一体的构造,由于将相对于催化剂装置容纳排气管的分割方向垂直地进行了切断时的与缩径部相同的截面中的接合缘部设为了比上述催化剂装置的外径大的扩径部,因此,也能够在由缩径部保持催化剂装置的同时,不使催化剂装置与催化剂箱部的接合缘部接触地将第1半体和上述第2半体的接合缘部焊接,能够防止催化剂装置熔接于接合缘部上。在上述结构中也可以是,上述催化剂装置具备成为外壳的筒状的外壳部、和收纳于上述外壳部内的催化剂,将上述扩径部设置为在与上述外壳部之间存在间隙,并使上述缩径部与上述外壳部抵接。根据上述结构,由于与缩径部相同的截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跨骑型车辆,具备:/n车身架(12);/n单元摆动式发动机(13),其具有曲轴箱(34)及大致水平配置的汽缸部(35),且经由连接部件(38)以能够摆动的方式支承于所述车身架(12);和/n排气装置(120),其与所述单元摆动式发动机(13)连接,且具备排气管(121)及配置于该排气管(121)的中途的催化剂装置(140),/n该跨骑型车辆的特征在于,/n所述连接部件(38)配置于所述曲轴箱(34)的上方,/n在侧视时,所述催化剂装置(140)的至少一部分与所述汽缸部(35)相比配置于下方,并位于对将所述连接部件(38)连结于所述车身架(12)的连接部件连结部(61)和所述曲轴箱(34)的前端进行连结的假想线(L1)、与对与所述排气管(121)的一端连接的所述单元摆动式发动机(13)的排气管连接部(35e)和所述连接部件连结部(61)进行连结的假想线(L2)之间的区域,/n该跨骑型车辆设有将所述曲轴箱(34)与排气装置(120)连结的排气装置连结部(135)。/n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70329 JP 2017-065112;20170330 JP 2017-0679671.一种跨骑型车辆,具备:
车身架(12);
单元摆动式发动机(13),其具有曲轴箱(34)及大致水平配置的汽缸部(35),且经由连接部件(38)以能够摆动的方式支承于所述车身架(12);和
排气装置(120),其与所述单元摆动式发动机(13)连接,且具备排气管(121)及配置于该排气管(121)的中途的催化剂装置(140),
该跨骑型车辆的特征在于,
所述连接部件(38)配置于所述曲轴箱(34)的上方,
在侧视时,所述催化剂装置(140)的至少一部分与所述汽缸部(35)相比配置于下方,并位于对将所述连接部件(38)连结于所述车身架(12)的连接部件连结部(61)和所述曲轴箱(34)的前端进行连结的假想线(L1)、与对与所述排气管(121)的一端连接的所述单元摆动式发动机(13)的排气管连接部(35e)和所述连接部件连结部(61)进行连结的假想线(L2)之间的区域,
该跨骑型车辆设有将所述曲轴箱(34)与排气装置(120)连结的排气装置连结部(13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跨骑型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催化剂装置(140)以其长度方向指向车宽方向的朝向配置,
在仰视时,以所述催化剂装置(140)的长度方向中心线(60b)为基准,所述排气装置连结部(135)和将所述排气管(121)与所述汽缸部(35)连接的所述排气管连接部(35e)以左右分开的方式配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跨骑型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装置连结部(135)具有曲轴箱侧支撑件(136)、和与所述曲轴箱侧支撑件(136)连结的排气装置侧支撑件(137),
所述曲轴箱侧支撑件(136)与所述排气装置侧支撑件(137)在车宽方向上偏移配置,
所述曲轴箱侧支撑件(136)与所述排气装置侧支撑件(137)在车宽方向上重叠地连结。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跨骑型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装置连结部(135)的所述排气装置侧支撑件(137)设于容纳所述催化剂装置(140)的催化剂装置容纳排气管(131)。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跨骑型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曲轴箱(34)是以曲轴箱分割面(CS)分开的左右两部分,
所述排气装置(120)的所述排气管(121)具有:从汽缸部(35)的排气管连接部(35e)向下方延伸的垂直部(122g);与所述垂直部(122g)的下游侧连续且在仰视时相对于从所述曲轴箱(34)的曲轴箱分割面(CS)通过的假想线(C)向一侧延伸的侧方延伸部(122e);和与所述侧方延伸部(122e)连续且呈U字形折回的弯曲部(121a),
曲轴箱侧支撑件(136)在仰视时相对于从所述曲轴箱分割面(CS)通过的所述假想线(C)设于另一侧。


6.一种跨骑型车辆的排气装置,具备引导内燃机(30)的废气的排气管(121)、和配置于该排气管(121)内的中途的催化剂装置(140),
该跨骑型车辆的排气装置的特征在于,
所述排气管(121)具有容纳所述催化剂装置(140)的催化剂装置容纳排气管(131),
所述催化剂装置容纳排气管(131)具备容纳所述催化剂装置(140)的催化剂箱部(131b),
所述催化剂装置容纳排气管(131)具有沿着废气流动方向分割的第1半体(132)和第2半体(133),是所述第1半体(132)与所述第2半体(133)各自的接合缘部(132e、133e)合在一起而成为一体的构造,
所述催化剂装置容纳排气管(13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仓泽侑史樱田启太饭村秀士久保俊博牧理清水孝彦
申请(专利权)人: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