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骑式车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930833 阅读:158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7-17 22: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跨骑式车辆,在搭载于车身架上的发动机主体的汽缸头上,连接有以空气滤清器为上游端并沿着前后方向延伸的进气装置,该进气装置的一部分由节气门主体构成,该节气门主体以使节气阀配设在具有沿着前后方向延伸的进气通路的主体上的方式构成,将燃料朝向在所述进气通路内流通的吸入空气喷射的燃料喷射阀附设在所述节气门主体上,能够以抑制燃料泵向车宽方向突出的方式实现燃料泵的紧凑配置。将来自支承在车身架上的燃料箱的燃料向燃料喷射阀(48)供给的燃料泵(49)以使泵轴线(C2)与进气通路平行延伸的方式配置在节气门主体(46)的下方,并且安装在主体(52)的下部。

Straddle type vehicle

The invention provides a straddle type vehicle in cylinder head mounted on the body frame of the engine body, connected with the air inlet device with air filter to the upstream end and extends along the fore-and-aft direction, a part of the air intake device by solar term door body, the door body is located in the main solar term intake channel along the fore-and-aft direction on how to make the solar term valve, fuel flow in the intake passage toward the inside inhaling air jet fuel injection valve attached to the door body to solar term, to suppress the fuel pump to the car to highlight the way to achieve wide compact configuration of the fuel pump. From the fuel tank will be supported on the body frame of the fuel injection valve to the fuel pump (48) fuel supply (49) to the pump axis (C2) extending in parallel with an intake passage arranged in a solar term door body (46) is installed on the main body and the lower (52).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跨骑式车辆,其中,在搭载于车身架上的发动机主体的汽缸头上,连接有以空气滤清器作为上游端且在前后方向上延伸的进气装置,该进气装置的一部分由节气门主体构成,该节气门主体以使节气阀配设在具有沿着前后方向延伸的进气通路的主体上的方式构成,在上述节气门主体上附设有将燃料朝向在上述进气通路中流通的吸入空气喷射的燃料喷射阀。
技术介绍
由专利文献I已知一种内燃机的燃料喷射装置,其在以使节气阀配设在具有进气通路的主体上的方式构成的节气门主体上,安装有用于将燃料向附设在该节气门主体上的燃料喷射阀供给的燃料泵。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5-105987号公报在上述专利文献I公开的专利技术中,在车宽方向上配置有燃料泵,该燃料泵具有相对于节气门主体的通路正交的轴线,则需要将用于配置燃料泵的空间在车宽方向上确保得较大,而在适用于跨骑式车辆的情况下,则需要从谋求驾驶员用的空间确保以及车身的紧凑化的观点出发,来考虑燃料泵的紧凑的配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是鉴于上述情况提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以抑制燃料泵向车宽方向突出的方式实现燃料泵的紧凑配置的跨骑式车辆。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跨骑式车辆的第一特征在于,在搭载于车身架上的发动机主体的汽缸头 上,连接有以空气滤清器为上游端并沿着前后方向延伸的进气装置,该进气装置的一部分由节气门主体构成,该节气门主体以使节气阀配设在具有沿着前后方向延伸的进气通路的主体上的方式构成,将燃料朝向在所述进气通路内流通的吸入空气喷射的燃料喷射阀附设在所述节气门主体上,其特征在于,将来自支承在所述车身架上的燃料箱的燃料向所述燃料喷射阀供给的燃料泵,以使泵轴线与所述进气通路平行延伸的方式配置在所述节气门主体的下方,并且安装在所述主体的下部。另外,在第一特征的基础上,本专利技术的第二特征在于,所述车身架具有:以能够转向的方式对将前轮轴支承的前叉进行支承的头管;从该头管向后下方延伸的主车架;和以能够摆动的方式对由后部轴支承后轮的摆臂的前部进行支承,并从所述主车架的后端部在车宽方向上分离而向下方延伸的左右一对的枢轴架,所述节气门主体及所述燃料泵配置在一对所述枢轴架之间。在第二特征的基础上,本专利技术的第三特征在于,所述发动机主体具有曲轴箱和从该曲轴箱的前部向前上方倾斜并向上方延伸的汽缸部,在所述汽缸部的后方且所述曲轴箱的上方,配置有所述节气门主体及所述燃料泵。在第一特征的基础上,本专利技术的第四特征在于,所述车身架具有:以能够转向的方式对将前轮轴支承的前叉进行支承的头管;从该头管向后下方延伸的单独的主车架;和以能够摆动的方式对由后部轴支承后轮的摆臂的前部进行支承,并连接设置在所述主车架的后部而向下方延伸的左右一对的枢轴架,所述节气门主体及所述燃料泵配置在左右一对的所述枢轴架的一方的上方且所述主车架的后部的一侧方。在第四特征的基础上,本专利技术的第五特征在于,所述燃料喷射阀安装在所述主体的上部,所述燃料泵以将所述节气门主体的所述进气通路夹在其与所述燃料喷射阀之间的方式安装在所述主体的下部。在第五特征的基础上,本专利技术的第六特征在于,在安装于所述主体的下部的泵壳体内,收纳有使泵轴线前倾为在侧视下与向前下方倾斜的所述进气通路平行的所述燃料泵,在所述泵壳体的前端部上连接有对来自所述燃料箱的燃料进行引导的供油管路,在所述泵壳体的后端部上连接有将含有蒸汽的剩余燃料返回至所述燃料箱侧的回油管路。进一步地,在第六特征的基础上,本专利技术的第七特征在于,与所述主体的前后长度相比形成得较长的所述泵壳体以在俯视下使所述主体的前后方向的全长与该泵壳体的一部分重叠的方式安装在所述主体的下部。专利技术效果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一特征,燃料泵以使泵轴线与沿着前后方向延伸的进气通路平行延伸的方式配置在节气门主体的下方,并且安装在节气门主体的主体的下部,因此,燃料泵能够避免向进气装置的侧方突出并支承在节气门主体上,无需为了避免燃料泵与车身架中的配置在进气装置的周围的车架部件发生干涉,而将进气装置的路径弯曲得很大,从而能够使乘员的空间确保变得容易,并能够谋求车身的紧凑化。另外,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二特征,在左右一对的枢轴架之间配置有节气门主体及燃料泵,因此,无需使进气装置的路径弯曲得很大,并且,通过节气门主体及燃料泵的配置而避免车身架向侧方突出,使乘员的空间确保变得更容易。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三特征,在从曲轴箱的前部向前上方倾斜并向上方延伸的汽缸部的后方且曲轴箱的上方,配置有节气门主体及燃料泵,因此,能够用曲轴箱从燃料泵的下方对其进行保护,并且,与基于左右一对的枢轴架之间的配置而实现的相对于侧方的保护相辅相成,可以通过防止车身盖的大型化而实现车辆的紧凑化。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四特征,在使上端部连接设置在主车架的后部的左右一对的枢轴架的一方的上方且主车架的后部的一侧方,配置有节气门主体及燃料泵,因此,能够抑制进气装置的路径的弯曲,并且能够抑制进气装置向车身侧方突出,并且还能确保燃料泵的维护性,提高保养性。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五特征,燃料喷射阀及燃料泵以将进气通路夹在相互之间的方式安装在主体的上部及下部,因此,能够缩短燃料泵及燃料喷射阀之间的燃料通路,还能围绕进气通路的中心轴线紧凑地配置燃料喷射阀及燃料泵。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六特征,在泵壳体内收纳有具有在俯视下向前下方倾斜的泵轴线的燃料泵,在所述泵壳体的前端部连接有对来自燃料箱的燃料进行引导的供油管路,在所述泵壳体的后端部连接有将含有蒸汽的剩余燃料返回至所述燃料箱侧的回油管路,因此,能够高效率地将泵壳体内的蒸汽导出至燃料箱侧,还能使燃料泵及燃料箱之间的配管路径不从进气装置向侧方突出,从而能够实现包括该配管路径的车辆的紧凑化。进一步地,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七特征,泵壳体与主体的前后长度相比形成得较长,在俯视下使主体的前后方向的全长与泵壳体的一部分重叠,因此,能够将燃料泵及泵壳体的外径抑制得较小,并且能够确保泵容量,并且,能够易于确保泵壳体向主体的结合强度。附图说明图1是第一实施方式的二轮摩托车的右视图。图2是节气门装置的侧视图。图3是图2的3向视图。图4是图2的4向视图。图5是图2的5向视图。图6是第二实施方式的二轮摩托车的右视图。图7是车身架的立体图。图8是表示车身架、发动机主体以及进气装置的相对配置的横剖俯视图。图9是第三实施方式的车身架的立体图。附图标记说明14 前叉15 头管16、81、86 主车架I7、83、87 枢轴架21汽缸部22发动机主体23燃料箱26曲轴箱32 摆臂44进气装置45空气滤清器46节气门主体48燃料喷射阀49燃料泵51进气通路52 主体53节气阀64泵壳体74供油管路78回油管路C2泵轴线FA、FB、FC 车身架WF 前轮WR 后轮具体实施方式参照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参照图1 图5对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方式进行说明,首先,在图1中,二轮摩托车的车身架FA具有:以能够转向的方式对由下端部轴支承前轮WF的前叉14进行支承的头管15 ;从该头管15稍微向后下方延伸的左右一对的主车架16...;从这些主车架16...的后端部向下方延伸的枢轴架17...;以与上述主车架16...相比更陡的角度倾斜并从上述头管15向后下方延伸的单独的下伸车架18 ;从上述枢轴架17...的下部向后上方延伸的左右一对的后车架19...;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跨骑式车辆,在搭载于车身架(FA、FB、FC)上的发动机主体(22)的汽缸头(28)上,连接有以空气滤清器(45)为上游端并沿着前后方向延伸的进气装置(44),该进气装置(44)的一部分由节气门主体(46)构成,该节气门主体(46)以使节气阀(53)配设在具有沿着前后方向延伸的进气通路(51)的主体(52)上的方式构成,将燃料朝向在所述进气通路(51)内流通的吸入空气喷射的燃料喷射阀(48)附设在所述节气门主体(46)上,其特征在于,将来自支承在所述车身架(FA、FB、FC)上的燃料箱(23)的燃料向所述燃料喷射阀(48)供给的燃料泵(49),以使泵轴线(C2)与所述进气通路(51)平行延伸的方式配置在所述节气门主体(46)的下方,并且安装在所述主体(52)的下部。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井口贵正
申请(专利权)人: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