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降机用新型蜗轮蜗杆减速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37599 阅读:17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升降机用新型蜗轮蜗杆减速机,包括箱体,在箱体内设置有蜗轮和蜗杆,蜗轮和蜗杆互相啮合,蜗轮在上、蜗杆在下。蜗轮由轮毂和轮缘组成,钢材质的轮毂和铜材质的轮缘直接铸成一个整体。在蜗杆轴上形成轴肩,在轴肩和轴承之间设置有推油盘。箱体、电机座、蜗轮盖、蜗轮闷盖、蜗轮大盖和蜗杆盖采用镁合金铸造成型。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简化了制造工艺、节省了铜材、总重量减轻、刚度提高、减速机温升降低,耐腐蚀性提高、有利环保。同时,由于推油盘阻挡了润滑油流向油封,使油封大大地减少了变软、变形,保持了良好的密封状态,避免了输入端长期运转的漏油现象。(*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一种减速机,具体涉及一种升降机用新型蜗轮蜗杆减 速机。
技术介绍
如图l、 2所示,现有技术的升降机用蜗轮蜗杆减速机,包括箱体l, 在箱体1内设置有蜗轮3和蜗杆4,蜗轮3和蜗杆4互相啮合,蜗轮3在上、 蜗杆4在下。在蜗杆4的轴上设置有轴承8、锁母12,轴承8安装在轴承座 13中,蜗杆盖7用螺栓紧固在箱体1上,在蜗杆4轴的端部安装有风扇叶6, 在风扇叶6的外部设置有风扇罩5。在蜗杆4轴的另一端安装有轴承9,电 机座2用螺栓10和箱体1连接。蜗轮轴14的两端安装有轴承、油封和O型圈,蜗轮盖15用螺栓紧固 在箱体1上,蜗轮闷盖16用螺栓紧固在蜗轮大盖11上,蜗轮大盖ll用螺 栓紧固在箱体1上。现有技术的蜗轮3采用组合式,轮毂17的材质一般用45ft钢,轮缘18 的材质一般用铜合金(ZCuSnP10—l),轮毂17和轮缘18用螺栓19固接。 这种组装式的蜗轮组件存以下缺点轮毂、轮缘分别铸造,分别粗、精加工, 然后用螺栓紧固在一起,最后精加工、制齿,制造工艺复杂,生产效率低; 轮毂尺寸大,用铜量大;工艺复杂、产品成本高。另外,升降机用减速机一般均是在露天工作,大气和粉尘的污染比较 严重,特别是在高温炎热的夏天,也是施工最繁忙的季节。由于连续工作, 减速机箱内的潤滑油温度可达到10(TC左右,由于温升高,潤滑油变稀。又 由于在输入端(蜗杆轴的右端电机法兰处)装有和电机相连接的联轴器, 因同轴度的偏差,在运转中产生偏摆和振动,对油封处的密封十分不利, 最后导致在输入端有漏油现象产生。如制造精度和装配质量稍微差一点, 漏油现象就更为严重。另外,箱体1、电机座2、蜗杆盖7、蜗轮大盖11、蜗轮盖15、蜗轮闷 盖16等六种关键件的材料一般采用铝合金(ZL201)低压铸造成型,上述材 料虽然有强度嵩,削切性能好,可进行热处理强化等优点。但缺点是铸造性 不好,合金有热裂和疏松倾向,气密性较差,耐腐蚀性低。所以铸造时废品 率较高,但由于气密性较差,所以加工中会出现由于铸造缺陷而报废, 一旦 检查不到,特别是箱体,在使用中发现箱体有渗漏现象,造成不良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其目的是提供 一种蜗轮的轮毂和轮缘做成一体型,并在蜗杆轴上设置挡油盘,以及箱体、 电机座等部件用镁合金铸造的升降机用新型蜗轮蜗杆减速机。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升降机用新型蜗轮蜗杆减速机,包括箱 体,在箱体内设置有蜗轮和蜗杆,蜗轮和蜗杆互相啮合,蜗轮在上、蜗杆 在下。蜗轮由轮毂和轮缘组成,钢材质的轮毂和铜材质的轮缘直接铸成一个 整体,在轮缘的端部加工出蜗轮齿。箱体、电机座、蜗轮盖、蜗轮闷盖、蜗轮大盖和蜗杆盖采用镁合金铸 造成型。推油盘的形状为碟形,碟形内侧面形成圆锥角。 在浇铸铜质轮缘前,在轮毂的外圆周上加工出多个径向圆弧槽。 所述的径向圆弧槽的数量为6 10个,最佳为8个,沿圆周均布。 本技术的有益效果-(i )简化了制造工艺,提高了劳动生产率;(ii)轮缘和轮毂铸成一 体结构刚度高,承受轴向载荷和圆周载荷的能力提高;(iii)节省了铜材, 降低了成本;(iv)六大部件改用镁合金后减速机总重量减轻;(v)镁合 金比铝合金有更好的压铸成型性,刚度比铝合金高;(vi)镁合金导热性能、 散热性好,所以用镁合金后减速机温升可降低;(vii)耐腐蚀性、减振性、 电磁屏蔽性均优于铝合金,所以它是一种节省能耗,减少排污,安全性高的 环保材料;(viii)油封大大减少了变软变形,保持了良好的密封状态,避免 了输入端长期运转的漏油现象。附图说明图1是现有技术升降机用蜗轮蜗杆减速机的装配图; 图2是现有技术减速机的蜗轮与蜗杆的装配剖面图; 图3是本技术的蜗轮的轮毂铸铜前的剖面图; 图4是本技术的蜗轮的轮毂铸铜前的俯视图; 图5是本技术的一体型蜗轮和蜗杆的组装剖面图; 图6是本技术的升降机用新型蜗轮蜗杆减速机的装配图。 其中1 箱体 2 电机座 3蜗轮4蜗杆 5风扇罩 6风扇叶7蜗杆盖 8轴承 9轴承<table>table see original document page 5</column></row><table>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参照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升降机用新型蜗轮蜗杆减速机进行详细说明如图3 6所示, 一种升降机用新型蜗轮蜗杆减速机,包括箱体26,在 箱体26内设置有蜗轮20和蜗杆4,蜗轮20和蜗杆4互相啮合,蜗轮20在 上、蜗杆4在下。在蜗杆4的轴上设置有轴承8、锁母12,轴承8安装在 轴承座13中,蜗杆盖31用螺栓紧固在箱体26上,在蜗杆4轴的端部安装 有风扇叶6,在风扇叶6的外部设置有风扇罩5。在蜗杆4轴的另一端安装 有轴承9,电机座27用螺栓10和箱体26连接。蜗轮轴14的两端安装有轴承、油封和O型圈,蜗轮盖28用螺栓紧固 在箱体26上,蜗轮闷盖29用螺栓紧固在蜗轮大盖30上,蜗轮大盖30用 螺栓紧固在箱体26上。其中,轮毂21与轮缘24相连,钢材质的轮毂21和铜材质的轮缘24 直接铸成一个整体,在轮缘24的端部加工出蜗轮齿25。一体型蜗轮的制作步骤如下首先用钢材质铸成轮毂21; ,然后在轮毂21的外圆周上加工出一个环行槽22;再在轮毂21的外圆周上加工出多个径向圆弧槽23,圆弧槽23的数量 为6 10个,最佳为8个,沿圆周均布。为了防止减速机漏油,在蜗杆轴14上形成轴肩32,在轴肩32和轴承 9之间设置有推油盘33,推油盘33的形状为碟形,碟形内侧面形成圆锥角。 在轴承9的右端设置有调整垫34,在调整垫34的右端设置有油封35。箱体26、电机座27、蜗轮盖28、蜗轮闷盖29、蜗轮大盖30和蜗杆盖 31采用镁合金(AZ91D)铸造成型。权利要求1、一种升降机用新型蜗轮蜗杆减速机,包括箱体(26),在箱体(26)内设置有蜗轮(20)和蜗杆(4),蜗轮(20)和蜗杆(4)互相啮合,蜗轮(20)在上、蜗杆(4)在下,其特征在于蜗轮(20)由钢材质的轮毂(21)和铜材质的轮缘(24)组成,轮毂(21)和轮缘(24)铸成一个整体;在轴肩(32)和轴承(9)之间设置有推油盘(33);箱体(26)、电机座(27)、蜗轮盖(28)、蜗轮闷盖(29)、蜗轮大盖(30)和蜗杆盖(31)采用镁合金铸造成型。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升降机用新型蜗轮蜗杆减速机,其特征 在于推油盘(33)的形状为碟形,碟形内侧面形成圆锥角。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升降机用新型蜗轮蜗杆减速机,,其特 征在于在浇铸铜质轮缘(24)前,在轮毂(21)的外圆周上加工出多 个径向圆弧槽(23)。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升降机用新型蜗轮蜗杆减速机,其特征 在于所述的径向圆弧槽(23)的数量为6 10个,沿圆周均布。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升降机用新型蜗轮蜗杆减速机,包括箱体,在箱体内设置有蜗轮和蜗杆,蜗轮和蜗杆互相啮合,蜗轮在上、蜗杆在下。蜗轮由轮毂和轮缘组成,钢材质的轮毂和铜材质的轮缘直接铸成一个整体。在蜗杆轴上形成轴肩,在轴肩和轴承之间设置有推油盘。箱体、电机座、蜗轮盖、蜗轮闷盖、蜗轮大盖和蜗杆盖采用镁合金铸造成型。本技术简化了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升降机用新型蜗轮蜗杆减速机,包括箱体(26),在箱体(26)内设置有蜗轮(20)和蜗杆(4),蜗轮(20)和蜗杆(4)互相啮合,蜗轮(20)在上、蜗杆(4)在下,其特征在于:蜗轮(20)由钢材质的轮毂(21)和铜材质的轮缘(24)组成,轮毂(21)和轮缘(24)铸成一个整体;在轴肩(32)和轴承(9)之间设置有推油盘(33);箱体(26)、电机座(27)、蜗轮盖(28)、蜗轮闷盖(29)、蜗轮大盖(30)和蜗杆盖(31)采用镁合金铸造成型。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邢长元崔振东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市奥亚机电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2[中国|天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