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级变速器控制装置、无级变速器和配备有它们的车辆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37129 阅读:19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无级变速器控制装置、无级变速器和配备有它们的车辆,其避免了加速期间由初级带轮相对于带的空转引起的驱动舒适性的降低。变速器(20)包括输入轴(12)、输出轴(13)、与输入轴(12)一起旋转的初级带轮(23)、以及绕初级带轮(23)和次级带轮(24)两者缠绕的带(25)。变速器(20)包括通过驱动初级带轮(23)的可动带轮(23a)来改变变速比的电动机(22)。变速器(20)的控制装置(ECU5)包括检测带(25)的旋转的次级带轮转速传感器(28),并且ECU(5)的控制部分(55)在启动之后检测到带(25)的旋转之后执行带轮位置控制,即变速比的常规控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无级变速器控制装置、无级变速器和配备有它们的车辆
技术介绍
在现有技术中,能够无级改变变速比的电控无级变速器(此后,称为"ECVT"(电控无级变速器))被用于速可达型摩托车、所谓四轮汽车 等中。通常,ECVT包括与输入轴一起旋转的初级带轮、与输出轴一起旋转 的次级带轮、绕初级带轮和次级带轮两者缠绕的带、以及改变初级带轮的 带槽宽度的致动器。此外,上述车辆包括控制ECVT致动器的控制装置。 控制装置控制致动器,并且基于车辆的驱动状态(例如车速、发动机速 度、节气门开度等)并还基于示出了与变速比的关系的变速比对照图来改 变变速比。因此,在安装有ECVT的车辆(此后,成作"配备ECVT的车 辆")中,不需要骑乘者改变档位和操作离合器。具体而言,初级带轮通常具有能够在输入轴的轴向上滑动的可动带轮 和在输入轴的轴向上固定的固定带轮。致动器连接到初级带轮的可动带 轮。初级带轮的可动带轮由致动器驱动,并在输入轴的轴向上滑动。这改 变了初级带轮上带槽的宽度。此外,次级带轮具有能够在输出轴的轴向上滑动的可动带轮和在输出 轴的轴向上固定的固定带轮。将可动带轮向固定带轮侧推压的弹簧连接到 次级带轮的可动带轮。由弹簧将次级带轮的可动带轮朝向固定带轮侧定常 地推压。由此,在使带槽的宽度变窄的方向上(在使带的缠绕半径变宽的 方向上)的负荷定常地施加到次级带轮。于是,初级带轮从次级带轮侧定 常地接收到在使带槽宽度变宽的方向上(在使带的缠绕半径变窄的方向 上)的负荷。对于这种结构,当初级带轮的可动带轮在固定带轮的方向上滑动时, 初级带轮的带槽宽度变窄,并且带的缠绕半径增大。伴随着此动作,随着 次级带轮带槽中的带向次级带轮的径向上的内侧移动,次级带轮的可动带 轮抵抗弹簧的推压力在远离固定带轮的方向上移动。这样,变速比变小, 并且可动带轮向所谓高档位置移动,在高档位置处变速比处于最小值。另一方面,如果初级带轮的可动带轮在远离固定带轮的方向上移动, 则初级带轮的带槽宽度变宽,并且带的缠绕半径减小。伴随着此动作,随 着次级带轮带槽中的带向次级带轮的径向上的外侧移动,次级带轮的可动 带轮由弹簧的推压力在向固定带轮的方向上移动。这样,变速比变大,并 且可动带轮向所谓低档位置移动,在低档位置处变速比处于最大值。同时,通常控制装置控制致动器,使得当车辆停止(包括怠速)时初 级带轮的可动带轮返回到低档位置(在低档位置,带槽宽度处于其最宽并 且变速比处于其最大值)。此外,控制装置控制致动器,使得在动力打开 时初级带轮的可动带轮确保地返回到低档位置。但是,例如当紧接着通过紧急制动停止驱动之后动力关闭时,致动器 有时在没有使初级带轮完全返回到低档位置的情况下停止。此外,如果在 此状态下动力再次打开,则初级带轮的可动带轮将在带未旋转的同时通过 自身移动到低档位置。换言之,无论带是否旋转,初级带轮侧上的带槽宽 度变宽。于是,带可能从初级带轮脱离。但是,如果带从初级带轮脱离,则初级带轮将在不与带一起旋转的情 况下空转,并且力将不会被传递到带。此外,如果用于使初级带轮的可动 带轮滑动以改变变速比的带轮位置控制在此状态下开始,则由于带从初级 带轮脱离而导致力不会被传递到其的带将被转速已经升高到一定程度的初 级带轮夹住,这将引起力突然传递到带。由此,产生不平滑的加速和较差 的骑乘感受。因此,已经提出了,当发动机启动期间初级带轮的槽宽比预先设定的 规定槽宽窄时,不执行变速比控制(或者称为带轮位置控制),直到发动 机速度已经超过规定变速允许速度时的时间点,并且在发动机速度已经超 过变速允许速度之后,开始变速比控制(例如,见专利文献l)。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解决的问题对于专利文献1中描述的ECVT控制装置,其假定如果发动机速度超 过变速允许速度则带将与初级带轮一起旋转。但是,实际上,不能肯定地 确定初级带轮没有在不与带一起旋转的情况下空转。换言之,如果初级带 轮在不与带一起旋转的情况下旋转,则可以根据发动机速度而肯定地确定 带正在旋转。但是,如果初级带轮在不与带一起旋转的情况下空转,则不 能通过发动机速度来确认带的旋转。由此,对于上述控制装置,即使初级 带轮在实际上不与带一起旋转的情况下空转,则带轮位置控制可以因为发 动机速度已经超过变速允许速度而不合适地开始。因此,对于专利文献1 中描述的ECVT控制装置,不能肯定地检测初级带轮是否在与带一起旋转 的情况下旋转。结果,最终难以解决当初级带轮在不与带一起旋转的情况 下空转时实现平滑加速的问题。已经考虑到这些情况构思了本专利技术,并且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对于使用致 动器来控制变速比的无级变速器,避免由加速期间初级带轮在不与带一起 旋转的情况下空转使驱动舒适性降低。解决问题的手段本专利技术的电控无级变速器的控制装置是如下所述的电控无级变速器的 控制装置,所述电控无级变速器位于驱动源与车辆的驱动轮之间,能够无 级改变变速比。所述无级变速器包括输入轴,输出轴,初级带轮,初级 带轮包括与所述输入轴一起旋转的初级固定带轮体和初级可动带轮体。所 述初级可动带轮体面向所述初级固定带轮体并能够改变在所述输入轴的轴 向上相对于所述初级固定带轮体的位置。所述初级可动带轮体和所述初级 固定带轮体一起形成了延伸并朝向径向外侧变宽的初级侧带槽,所述初级 可动带轮体随着输入轴的旋转而旋转。所述无级变速器还包括次级带轮, 其包括与所述输出轴一起旋转的次级固定带轮体和面向所述次级固定带轮 体的次级可动带轮体。所述次级可动带轮体能够改变在所述输出轴的轴向上相对于所述次级固定带轮体的位置,并和所述次级固定带轮体一起形成 了延伸并朝向径向外侧变宽的次级侧带槽。所述次级可动带轮体与输出轴 一起旋转。所述无级变速器还包括带,其缠绕在所述初级侧带槽和所述 次级侧带槽中;致动器,其通过改变所述初级侧带槽的宽度和所述次级侧带槽的宽度中的至少一个宽度来改变所述初级带轮与所述次级带轮之间的变速比;带旋转检测传感器,其直接或间接检测所述带的旋转;以及控制 部分,其控制所述致动器。所述控制部分在启动之后检测到带的旋转之后开始致动器的控制。根据上述控制装置,在启动之后,在检测到带的旋转之后开始改变变 速比的致动器控制。于是,当初级带轮相对于带空转时,不执行致动器控 制。于是,可以避免由于在初级带轮空转时改变变速比的致动器控制的开 始而引起的加速期间冲击的发生本专利技术的优点根据本专利技术,使用致动器来控制变速比的无级变速器能够避免由于加 速期间初级带轮相对于带的空转引起的驱动舒适性的降低。附图说明图1是利用本专利技术的摩托车的侧视图。 图2示出了车把部分的构造的概要。 图3是控制装置的框图。图4是示出当变速比处于高档时的变速器的图。图5是示出当变速比处于低档时的变速器的图。图6是示出启动控制的流程的流程图。图7是示出第一修改示例的启动控制的流程的流程图。图8是示出第二修改示例的启动控制的流程的流程图。图9是示出第三修改示例的带旋转检测传感器的图。图IO是示出第四修改示例的带旋转检测传感器的图。图ll是根据第二实施例的无级变速器和控制装置的框图。附图标记说明1摩托车2动力单元3后轮5ECU (控制装置)6力传递机构7a错误警告灯10发动机12输入轴13输出轴20变速器(无级变速器)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控无级变速器的控制装置,所述电控无级变速器位于驱动源与车辆的驱动轮之间,能够无级改变变速比,其中 所述无级变速器包括: 输入轴, 输出轴, 初级带轮,其包括与所述输入轴一起旋转的初级固定带轮体和面向所述初级固定带轮体并能够改变在所述输入轴的轴向上相对于所述初级固定带轮体的位置的初级可动带轮体,所述初级可动带轮体和所述初级固定带轮体一起形成了朝向径向外侧延伸并变宽的初级侧带槽,所述初级可动带轮体随着所述输入轴的旋转而旋转, 次级带轮,其包括与所述输出轴一起旋转的次级固定带轮体和面向所述次级固定带轮体并能够改变在所述输出轴的轴向上相对于所述次级固定带轮体的位置的次级可动带轮体,所述次级可动带轮体和所述次级固定带轮体一起形成了朝向径向外侧延伸并变宽的次级侧带槽,所述次级可动带轮体随着所述输出轴的旋转而旋转, 带,其缠绕在所述初级侧带槽和所述次级侧带槽中, 致动器,其通过改变所述初级侧带槽的宽度和所述次级侧带槽的宽度中的至少一个宽度来改变所述初级带轮与所述次级带轮之间的变速比, 带旋转检测传感器,其直接或间接检测所述带的旋转,以及 控制部分,其控制所述致动器,其中 所述控制部分在启动之后检测到带的旋转之后开始致动器的控制。...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海野敏夫
申请(专利权)人:雅马哈发动机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