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双来专利>正文

动静并行交替的旋转动力传递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33234 阅读:19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取代曲柄连杆机构的动静并行交替的旋转动力传递机构,由旋转活塞和环形缸体组成,活塞为前后二个180°对置,分别固接在上、下活塞轮上,环形缸体由上、下环形缸体通过螺栓连接成为一个整体。活塞绕互为断开的上、下主半轴旋转,在上、下主半轴上分别固接全齿轮,在输出轴上固接不完整齿轮。适用于发动机,压缩机等动力机械。机械中一半活塞交替地你动我静或并行地工作,输出(入)动力作功,具有节能降耗的优点。(*该技术在200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是在泵,动力机械,发动机中以通过原输出轴或另增加的轴上,再增设不完正齿轮及其上的锁住、定位、防摆、防冲击机构来实现动、静并行交替的旋转活塞在环形缸体内进行工作的机械,来取代曲柄连杆机构。目前国内的泵,动力机械、发动机中的活塞做往复直线运动,再通过曲柄连杆机构或输入,或输出动力。由于死点的存在,只有通过惯性力的作用及其运动才能过死点而改变往复运动活塞的运动方向,所以存在活塞的爆发力Pt 不能全部发挥出来——对发动机来说。以及动力不能全部送往活塞处——对动力机械与泵来说。故提高机械效率一直是人们所关注的关键问题。当今国内外先后有各种不同类型的旋转活塞式发动机,及动力机械出现,最终的目的全是要以高效率的机械代替传统的往复式曲柄连杆机构的机械。如DE——GM(技术)7528719US-PS1163142,US-PS4004555。及我国90年CN1046363A,91年CN1049215A,92年CN2099841U以及其它的专利技术,或技术。但都存在或这或那方面的问题,如体积大,传动构件多而复杂。又还有“因通过中间构件再将活塞力传给中轴上,从而使回转半径减小而削减扭动力矩”,以及气密性润滑性和功率不好提高及难实现的问题……等。在CN1046368A中,活塞的爆发力要通过齿轮组及曲拐才能传出来,所以仍未能丢掉曲柄连杆机构。仍有与死点作用相近的曲柄与连杆在一条直线时不能传递的现象存在,从其专利技术中公开了一种在他的图5中的“通过凸轮曲线克服传动死点位置”,所表示的装置来克服死点作用。(众所周知,连杆传递之力的方向必与连杆直线方向一致,若其与曲拐垂直,方能最大的完全的传递扭矩,反之,互不垂直,则连杆方向要分解成与曲拐垂直之力才能产生扭矩,这才是起作用的力。由于分解的结果,所以连杆方向之力不能全部发挥作用,特别是死点位置连杆方向之力分解到与曲拐垂直之力为零,故此位置不能产生扭矩),但是死点不能传递扭矩及死点附近少传递扭矩的现象仍不能全部消除。在CN1049215A中,活塞2A、2B的爆发力Pt是通过与其滑动结合在一起的方滑块传动轴4及此轴上的滚动套5在外定位套7和凸轮轴6之间并靠挤动凸轮转轴6转动而驱动凸轮转轴6转动而往外输出动力,所以方滑块传动轴4是中间的传力构件,其所传之力仍为爆发力Pt但传力半径R减小为凸轮轴6的凸轮与方滑块传动轴4的半径之和。这R与活塞2A、2B中心到凸轮轴6中心之距R0相比是减少了,所以也存在着活塞的爆发力。Pt产生之扭矩国为R0减少为R而减小了。在CN2099841U中,因为有旋转活塞1的园凸起1A,与活动阀门3相接触而增大摩擦阻力,从而使活塞的爆发力Pt将有一部份克服这种阻力而影响功率。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设计一种动静并行交替的旋转活塞在环形缸体内进行工作的动静并行的旋转动力传递机构,适用于包括空压机、冷冻机、气压机、制氧机、风机、水泵、其他液体泵,以及内燃发动机。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旋转动力传递机构是由动静交替的旋转活塞在环形缸体内完成的,缸体内有二个或偶数个成双的旋转活塞,活塞前后两个180°对置分别固接在上、下活塞轮上,且又在上、下环形缸体内、两半环形缸体通过螺栓连接成为一个整体环形缸体,并通过地脚螺栓固接在机架上,活塞绕互为断开的上、下主半轴旋转,在上、下主半轴上分别固接全齿轮,在输出轴上固接有不完整齿轮。附图说明图1、动静并行交替的旋转动力传动机构原理图;图2、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3、气缸、半轴的结构示意图。零件号名 称零件号名 称1 轴承座 21 配气齿轮2 轴承座 22 输出(入)齿轮3 下主半轴 23 给油齿轮4 单向锁住器 24 轴承座5 下环形缸体 25 下不完正齿轮6 上环形缸体 26 定位缓冲块7 单向锁住器 27 防摆块8 上活塞轮 28 组合螺栓9 轴承座 29(29′) 活塞10 ″ 30(30′) 活塞11 下活塞轮 31 地脚螺栓12 上主半轴 32 密封环13 全齿轮 33 密封环14 上不完正齿轮 34 曲密封条15 定位缓冲块 35 密封环16 防摆块 36(36′) 锁紧螺母17 定位增速块18 输出轴19 轴承座20 锁住曲块附图中活塞29,29′与活塞30,30′为前后各两个180°对置的活塞,分别固接在上、下活塞轮8与11上,且又可在上、下环形缸体6,5内,又在密封的条件下做同一方向,分别固接以及绕互为断开的上、下主半轴12、3旋转。两半环形缸体6,5通过组合螺栓23连结成一个正体的环形缸体,又通过地脚螺转31使其固接在机架上,通过固接在机床上的轴承座1、2、9、10而使上、下主半轴旋转为一定的方向,其上有正反扣锁螺母36、36′固接,上、下主半轴上分别固接全齿轮13,又分别和输出轴 18上的固接的不完整齿轮14、25啮合,输出轴18支承在轴承座19、24上,上面固定有输出齿轮22、配气齿轮21、组合齿轮23输出齿轮22实现向外输出功成向内输入功(泵或成风机等的电动机带动的机械)密封环35及32、33以及曲密封条34起到密封作用,上不完整齿轮为 14下不完整齿轮为 25上各有机关的有无齿部位。环形缸体5、6内有活塞,上、下活塞轮8及上、下主半轴12、3为空心轴,以轴承座1、2、9、10支承,并绕输出轴18转动。7(4)是以发动机大小,而决定是否增设的单向锁住器4、7使活塞轮18、11只可单方向运转。在全齿轮13与不完整齿轮14(25)上、分别有锁住块20、定位增速块17、全齿轮13上分别有防摆块27(16)、定位缓冲块26、15。图3P0力施加是为了保证密封而设,密封环35、33、32及曲密封条34必须两个方向有力施加到密封件与被密封体之间并使其互相挤压才可使密封效果最好,对密封环及曲密封条来说,在曲率半径方向安靠曲率变化(直径变化)来实现,另一方面出靠施加P0力,以及在密封环32内增设往点来实现。若当密封条件要求较严时,就要将密封环32的密封方法改为密封环33的密封方法,(垂直方向缝隙改为水平方向缝隙。而密封环33的P0施加力是靠上、下缸体5、6之间的垫板的厚度来控制的,因为组合螺栓28拧紧造成垫板变形而施加到密封环33,曲密封34的力,并使其大小等于P0数值。该机构是具活塞并行、停止并行,运转并行互相交替的功能。权利要求1.一种动静并行交替的旋转动力传递机构,由活塞和缸体组成,其特征是,缸体内旋转活塞前后各两个并成180°对置分别固接在上、下活塞轮上,环形缸体由两半环形缸体通过螺栓连接成一个整体环形缸体,再通过地脚螺栓固接在机架上,活塞绕互为断开的上、下主半轴旋转,在上、下主半轴上分别固接全齿轮,在输出轴上固接不完整齿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动力传递机构,其特征是,旋转活塞个数为偶数,最少为二个。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动力传递机构,其特征是活塞与半环缸体间有密封环。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动力传递机构,其特征是上活塞轮与环形缸体,活塞间有密封环,和曲密封条。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动力传递机构,其特征是上、下主半轴为空心轴。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动力传递机构,其特征是齿轮上安装有锁住块,定位增速块。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动力传递机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动静并行交替的旋转动力传递机构,由活塞和缸体组成,其特征是,缸体内旋转活塞前后各两个并成180°对置分别固接在上、下活塞轮上,环形缸体由两半环形缸体通过螺栓连接成一个整体环形缸体,再通过地脚螺栓固接在机架上,活塞绕互为断开的上、下主半轴旋转,在上、下主半轴上分别固接全齿轮,在输出轴上固接不完整齿轮。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双来张双立张大宁张桂芸张宏伟张连成张纪宁
申请(专利权)人:张双来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3[中国|河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