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动箱壳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29250 阅读:19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传动箱壳体,由一个至少带一个用来安装传动元件的凹腔的基体组成,其特征在于:除第一凹腔(25)以外还设有一个第二凹腔(60),它的开口一侧与第一凹腔(25)的开口一侧背对背分布。(*该技术在201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传动箱壳体,它由一个带至少一个用来安装传动元件的凹腔的基体组成。这种传动箱壳体特别是用在刮水装置中,其中括水装置以及它的驱动装置通过一个电子装置来控制。已经有过这样的建议将电子控制装置与壳体连在一起,以便达到一个结构紧凑的单元。但是迄今为止的这些建议在这方面不能令人满意。因此建议,除了用来安装传动元件的第一凹腔外在基体上设置一个第二凹腔,它开口的一侧与第一凹腔开口的一侧背对背。在壳体内本身设有使两个凹腔相互连接的孔。现在电子控制装置可以放在第二凹腔内,其中可以通过孔建立与传动箱壳体的联系。其次设计一个与基体成一体的插头壳体。这使得可以在电子控制装置上设置触销,随着电子控制装置装入第二凹腔它们插入插头壳体。传动箱壳体提供一个安装电机的法兰面。固定电机的法兰具有一个通向第一凹腔的孔。如果这样一种传动箱用于刮水装置,那末通常设有一个停止位置开关,它按以下的方法实现。在齿轮(蜗轮)传动箱上设有断开的接触轨道,接触弹簧沿着它滑动。通过接触轨道适当的结构可以达到,使得即使在主回路断开以后电机还得到电流,直至受驱动的刮水器到达它的停止位置为止。通常接触弹簧做在冲制的栅板上,栅板放在第一凹腔的底面上。这个接触栅板一方面与第二凹腔内的电子装置,另一方面与通向电机的导线导电连接。这个结构具有这样的优点,全部导线可以留在壳体内部,使得驱动单元的外侧不走导线,从而减小造成短路的危险。下面叙述机动车刮水装置电机驱动单元的结构。正如由叙述中可以清楚地看到的,这个装置的主要元件也可以用于其他应用目的的电机驱动单元中。叙述借助于下面所示的十个附图进行附图说明图1表示不带盖板的电机驱动单元,其中局部为顶视图,局部为剖视图。图2表示沿图1中II-II线的剖视图。图3表示不带盖板的传动箱壳体的顶视图,带一块放在壳体底面上的接触板。图4表示沿图3中IV-IV线的剖视图。图5表示从外朝向壳体底面的视图,局部为顶视图,局部为剖视图,带一个放在里面的电子单元。图6表示电机电刷的支承板。图7表示沿图1中VII-VII线壳体的剖视图。图8表示图2的局部放大图。图9a,b表示放在壳体内的接触板。图10表示接触板在壳体内固定的一种可能性。图11表示水流过从动轴的局部视图。首先参看图1。这个单元由一个电机1以及一个传动箱2组成,电机1从侧面固定在传动箱壳体3上。这个传动箱是一种所谓的摆动传动箱。该单元由下列元件组成。电机轴4是加长的,在它的加长一端上装有一个蜗杆5。它与蜗轮6啮合。带一个扇形齿轮9的第一杠杆8相对于蜗轮6的轴线7偏心地在回转点13处可旋转地与蜗轮6相连。扇形齿轮9与从动轴上的另一个扇形齿轮9′相啮合。第一杠杆8上的一个旋转中心12通过第二杠杆10这样地铰接在从动轴11上,使得旋转点12始终在围绕从动轴11轴线的部分圆周上运动。当蜗轮6通过电机单向驱动时,由于第一杠杆8在回转点12、13的双铰链连接,它作一个强迫运动,促使从动轴11来回运动。通过适当地选择扇形齿轮9、9′以及铰接点12、13的几何参数,可以调整到从动轴11的几乎任何一个回转角度。正如特别由图2可以看到的,回转点13的轴略微突出于第一杠杆8。在这个末端上套一个罩15,它在传动箱壳体3的盖板17的底侧上滑行。为了支承这个传动装置设有一个传动箱壳体3,它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一个塑料基体20,它具有多个空腔。最大一个空腔用来安装蜗轮6,使得基体20基本上是一个罐形或者盆形。基体20开口一侧通过已经提到过的金属盖板17封闭起来,它构成传动箱壳体的第二部分。基体20除了支承传动元件外还支承用来控制电机的其他元件,它们中尤其是电子单元23(见图5)和一个带接触凸台的接触板22,接触凸台沿装在蜗轮6上的相应开关线路滑行。为了能够安装这些元件,在基体20上设有其他空腔或孔,下面借助于图3、4和5应该对此作较详细的阐述。第一个区域用来安装蜗轮6,因此下面应该称为蜗轮腔25。它是圆形的,并具有基本上相当于蜗轮高度的深度。正如由图3可以看到的,蜗轮腔的底面上齐平地放了一块接触板22。腔的中央有一个销轴26,它构成蜗轮6的轴线。这个销轴固定在蜗轮腔底面27上一个相应的孔28内。底面还具有其他的凹陷处28′,28″,在它里面装入一个防干扰电感线圈29以及电容器29′,它们装在接触板22的底面上。蜗轮腔25上连接有一槽30,加长的电机轴4上的蜗杆5装在这个槽内。为了轴能够穿过,槽30在轴线方向连接着一个缺口,它直到电机1的法兰为止。槽30朝向蜗轮腔处是开口的,从而使蜗杆5和蜗轮6能相互啮合。在蜗轮腔25的另一侧上,相对于槽30约转过90°,并背向电机法兰有一个回转区31,正如由图1可以清楚地看到的,它用来提供第一和第二杠杆臂8、10的回转可能性。该回转区31朝外部限制为矩形,其底部扁平,且比蜗轮腔25浅许多,由此在蜗轮腔和回转区31之间可形成一台阶32。为了容纳支承套40在回转区31以及蜗轮腔25的连接部位设有一个罐状的支承凸台41。支承凸台41的棱边大致上从回转区31底面的高度开始。支承凸台41的底部42比蜗轮腔25的底面还要低得多。因为凸台41的外轮廓局部地突入蜗轮腔25,在这个区域的凸台壁被削去。凸台的中央有一个支承套40,它从回转区31底面高度开始,穿过凸台41的底面42并伸出去。在凸台内壁和支承套40外壁之间沿凸台整个高度上分布着加强筋。在局部,也就是在突入蜗轮腔25的区域加强筋被削掉。所说的区域蜗轮腔25、槽30,回转区31以及凸台41被一个边框50所包围,其上棱边分布在同一个高度上,用来作为金属盖板17的结合面51,在必要情况下棱边和盖板之间放入密封垫。由图4和5可以看出,边框50局部延伸到个别区域底面的下方。在图5中可以看到,下边框区52在大约180°的范围内包围蜗轮腔25底面53的下侧面。从这个越过底面下侧面的延长的下边框区52到一个中央底座55之间分布了四条筋54,底座同样突出于底面53的下侧面,正如由图2中可以看到的,它用来安装销轴26。可以看到,底座55和凸台41的底面42在差不多同样的高度处终止。在底座55和凸台41之间布置3条加强筋中间的筋56从底座55的中心伸展到凸台41的轴线,两条侧筋分别与底座55以及凸台41相切。所以选择这样的筋片布置是因为,销轴(也就是蜗轮6的旋转轴线)以及从动轴11的轴线相互之间必须保持准确的位置,以避免电机运行时出现噪声。为了达到对此所必需的刚性,底座55不直接连接在支承套40上,而是中间隔了一个具有比支承套40大的直径的凸台41。因此通过筋片56,57可以更好地承受可能出现的扭转。支承套40本身通过加强筋45牢固地固定在凸台41内。回转区31范围内的边框50也向下伸出,使得背对回转区31的一侧上形成一个安装腔60,它用来安装电子控制装置23。这在图5中可以特别清楚地看出来,其中封闭这个腔的盖板61局部剖开,使得可以看到上面装着电子线路元件的薄板62。安装腔60一侧由向下伸出的边框,另一侧由筋片54和侧筋57围成。在回转区31以及安装腔60的侧壁上与蜗轮腔25的壁相切的部位,做一个插头壳体70。这个插头壳体是一个矩形的盒子71,它向上向下都是开口的。盒子71通过一个平行于两个开口的侧面分布的隔板72分成两个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贝恩特·瓦尔特赫里斯托夫·霍伊贝格尔马丁·切尔马克汉斯彼得·林哈特
申请(专利权)人:ITT欧洲自动车股份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