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软的导电薄片作为固定触点和与连接触点连通的开关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29903 阅读:18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开关,它要接通的电路的连接触点(38)通过软线与其固定触点(6)连通,后者与其运动触点(33)结合将电路接通,其特征为:软线由软导电薄片(1)构成。(*该技术在201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汽车用的开关,尤其是转向柱上开关。在这些开关中,在通常铸入底板内的触点与开关的连接触点之间必须形成通路。已知铸入底板内作为触针的接触板从外壳引出,所以固定触点与连接插头通过整体式连接板互相连通。但这类措施只适宜在没有过多的接头从开关引出和除此之外在固定触点与连接插头之间的通路较短的情况下采用。但另一方面还有一系列开关,在这些开关中固定触点远离连接插头。例如在转向柱上开关中便是这种情况,在那里开关触点安置在开关杆的可转动或可压入的杆端内。这类触点例如公开在DE-AS2853746中。在这种开关中,装在手柄内的固定触点通过在开关杆内部运动的导线通往在转向柱上的开关外壳。开关与触点的连通比较复杂。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要在这里提出一种简单的解决方案,这种方案一方面在固定触点与软的连接导线之间不需要特殊的连接技术,另一方面提供了这样的可能性,即,连接导线不必通过开关杆的内腔导引。因此本专利技术以权利要求1前序部分所述类型的开关为出发点。上述目的通过权利要求1特征部分所述的特征组合达到。因此本专利技术的本质在于,采用布设在导电薄片上的整体式软导线代替分开的逐根与固定触点连接的软导线。因此按本专利技术的连通装置可有细长软薄片的外观,在软薄片上借助于由印制电路技术已知的措施加上互相基本平行的印制导线。这些导电薄片非常容易制造,并如下面还要说明的那样呈现出在固定触点与开关的连接触点之间的一种新型的连通技术,以及提供了其他一些极为有利的可能性,即,可以是一种易于制造和可靠的具有长的连接导线的开关设计。本专利技术突出的优点在于,按照权利要求2的特征组合,软导线在面朝固定触点的连接端可以直接过渡为固定触点。为此只需在连通装置面朝运动触点的那一侧除去绝缘层或在那里原先根本没有施加任何绝缘层,所以导线可直接起触点的作用。因此沿连通装置延伸的印制导线整体地过渡为固定触点,这些触点不必再专门与连接导线连接。然而因为软导电薄片没有足够的强度以便能为配属的运动的开关触点构成足够稳定的支承,在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设计中推荐按权利要求3的特征组合。采取这一措施保证固定的印制导线触点有一个相对于开关外壳稳定的位置,并因而适合于与相关的运动触点有良好的触点闭合。为了便于装配和为了使薄片相对于在它下面的板固定,在进一步的设计中推荐按权利要求4的特征组合。由此保证薄片在其处于安装状态时也采取与运动触点相配的位置并固定在这一位置。固定触点相对于板的固定还可以采取按权利要求5的措施得到进一步改善。但也可设想采用其他的连接技术,例如薄片焊在外壳板内或突起与板焊接或在加热作用下这些突起铆接式夹紧。使用印制导线直接作为固定触点在实际工作中业已证明是绝对可靠的。一方面覆在薄片上的细长的印制导线可以很窄,所以导电薄片在此区域可以容易布设,而另一方面应当注意,必须通过机械条件使运动触点并固而还使相配的固定触点彼此有一规定的距离。为了尽管如此仍能在这里采用本专利技术,在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设计中推荐按权利要求6的特征组合。据此,沿导电线路段较窄和最好互相平行导引的印制导线过渡成一平面的接触区,它在俯视图内总体上大体有一块小印制电路板的外观。平面的固定触点特别适用于其运动触点实施的是移动运动的开关,因为沿相对于印制电路板平行的移动方向几乎不产生不平度。然而为了做到移动触点能突然从固定的平面触点移开,在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设计中推荐按权利要求7的特征组合。也就是说,人们通常将移动运动触点从固定导电区移入一个绝缘区,而在按权利要求7的建议中,为了终止触点闭合,运动触点在移动运动的同时抬高并因而突然与平面的固定触点分离。按权利要求7的措施突出的优点还在于,通过简单地更换绝缘薄片可以获得不同的接触次序,直至固定触点完全被绝缘薄片覆盖并因而完全不再能触点闭合。因此,通过替换或匹配绝缘薄片的形状可以获得特别有利的可能性,即,使得除此之外没有任何变化的开关的开关功能适应于不同的需要。实践中业已证实,平面的印制导线触点在开关内作为固定触点是可靠的。然而,在固定触点负荷特别大和需要高于平均水平的耐磨强度的情况下,在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设计中推荐按权利要求8的特征组合。其中,可能在导电薄片导电区所加的触点弯卷上或铆上。此类触点闭合尤其适用于带提升运动的运动触点,其中运动触点垂直于导电薄片运动。若要避免固定触点逐个与有关的印制导线触点闭合,则在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设计中推荐按权利要求9的特征组合。在开关中同时安置多个互相成一体的固定触点例如通过浇铸是已知的。但本专利技术的这一进一步设计却是特别有利的,因为借助于唯一的一个操作程序可以将许多连接导线与有关的固定触点连通。与是否印制导线本身仅仅起固定触点的作用或是否通过附加的接触材料增强无关,有关导电薄片与插头或类似物的连接推荐按权利要求10的特征组合。据此,按与接触板类似的方式,触点布设在一根根最好互相平行延伸的导线端部,它们现在不是用作固定触点和与外壳固定连接,而是最好带有插销,接线插头可以插在这些插销上。还可以设想其他的连接技术,例如插头端置入刀形插接件内;在浸焊槽内将触针端焊在印制电路板触点上等等。在开关外壳内接头与相关固定触点的连接的一种最佳设计由按权利求11的特征组合给出。据此,如前面早已说明的那样,可以将各固定触点设计成平面的,所以它们在横向于导线连通装置的纵向延伸的方向,有一个比互相平行的狭窄的导线连通装置更大的尺寸。上面早已提及,薄片上带固定触点的段可以通过薄片中的孔固定,孔中可插入从开关外壳伸出的突起。按权利要求12的特征可推荐作为用于连通段的类似措施,在此连通段中窄的印制导线互相平行地沿长的线段导引。本专利技术可特别有利地应用于这样的开关,即,这种开关按照权利要求13的特征组合,其特征在于在连接区与固定触点之间有长的连接导线。例如在转向柱上开关中便属于这种情况。但总体上在这里所介绍的连接技术也能应用于从开关外壳起到另一个位置离得很远的连接点必须导引长的连接导线的所有场合。尤其在转向柱上开关中,在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设计中根据按权利要求14的特征组合,推荐沿开关杆的纵向导引印制导线的连通装置,因为这样可获得一种特别短的连通装置。本专利技术突出的优点在于,印制导线一方面是柔软的,但通过薄片又能互相保持距离。这意味着所有的连接导线一方面非常扁平,而另一方面又能容易弯曲。此外,所有印制导线包括绝缘在内的总的横截面尺寸很小。其结果是印制导线不仅可放置在转向柱上开关的开关杆内部,而且也可布设在其外部区内,例如通过绕开关杆表面弯曲地导引此印制导线。在这方面的缺点仅仅在于,在这种情况下根据开关杆的配置从外面能看到印制导线。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设计中针对这种情况推荐按权利要求15的特征组合。据此,开关杆沿其纵向看至少由两个大体沿连接导线长度延伸的杆部分组成。因为这两个杆部分互相有一接触面,所以可将软的印制导线包覆在开关上此接触面区域内。在这种情况下提供了各种有利的可能性。一方面开关杆可由两个基本上同心的部分构成,此时导电薄片固定在里面部分的表面上,然后第二部分套在第一部分上作为遮挡板。但也可以设想开关杆有一个沿其纵向延伸的缝,印制导线由于其截面很小所以很容易放入此缝中。沿开关杆纵向延伸的缝可例如用制动机构封闭,使开关杆保持开关过程所需的刚性。也可以设想印制导线至少围绕开关杆的一部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开关,它要接通的电路的连接触点(38)通过软线与其固定触点(6)连通,后者与其运动触点(33)结合将电路接通,其特征为软线由软导电薄片(1)构成。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开关,其特征为固定触点(6)由软导电薄片(1)的印制导线构成。3.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开关,其特征为软导电薄片(1)带有固定触点的触点段(2)固定在一块固定地装在开关上的板(13)上。4.按照权利要求3所述的开关,其特征为为了触点段(2)在板(13)上定位,至少一个从板(13)凸出的突起插入触点段(2)内一个相应的孔(8至12)中。5.按照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开关,其特征为触点段粘在板(13)上。6.按照权利要求1至5之一所述的开关,其特征为固定触点(6)直接由在导电薄片(1)触点段上的平面的接触面(6)构成,其中,平面的接触面组合在软的导电薄片(1)内并与之连接成一体。7.按照权利要求6所述的开关,其特征为固定触点(6)配属于运动触点(33),后者可平行于固定触点(6)的表面移动;以及,固定触点的接触面(6)通过放在这一段上的一个绝缘薄片(35)的切口形成。8.按照权利要求1至5之一所述的开关,其特征为固定触点(17)由接触薄板构成,接触薄板触点闭合地装在导电薄片(1)上,其中,从接触薄板伸出的爪(19)最好贯穿并卡住薄片(1)以及与薄片(1)挤紧。9.按照权利要求8所述的开关,其特征为接触薄板(17)由一整体式触点多脚接头(16)构成,在触点固定后它被分隔开。10.按照权利要求1至9之一所述的开关,其特征为连接触点(38)弯卷在软导电薄片(1)接头端的连接面(7)上。11.按照权利要求3至10之一所述的开关,其特征为在触点段(2)上的固定接触面(6)通过互相平行的印制导线(5)与连接面(7)连通,在这种情况下带有印制导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瓦尔特·黑希特贝特拉姆·格青格鲁道夫·克莱因
申请(专利权)人:ITT欧洲自动车股份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